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韶山宾馆住下,就问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里?”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  相似文献   

2.
吴倩 《报林求索》2012,(7):80-83
<正>借力体育赛事"东风",始终如一地进行体育赛事营销,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将品牌的"纸鸢"放得更高更远。她在行业里算是一位"老人儿"。这个词一定要用京腔读出儿化音,否则就会变味。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她。她曾经在李宁公司工作了5年,由于签有保密协议,我们只能略去她的名字。说到李宁公司赞助的各项赛事,她滔滔不绝。"李宁赞助了很多国家队的项目,04年的雅典奥运会,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主要赞助国家队的比赛服,因为领奖时运动员可以穿着比赛服,所以同时又作为领奖服曝光。"  相似文献   

3.
感谢情敌     
男人打电话说周日出差回来,叮咛女人不要来接机,说不放心她一个人开车走绕城高速公路。她笑,说我正好还有点事情,就不去接你了。  相似文献   

4.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时任国家跳水队副总教练的于芬在队伍解散后,别离国家队至今。之后12年间,于芬在清华跳水队培养了伏明霞(复出后训练)、何姿、林跃等一大批世界及奥运冠军苗子。作为中国最优秀跳水教练,她却始终与国家队无缘。不接受国外高薪聘请,不认同国家队员“准人”机制,不满游泳中心奖金分配……屡向国家现行跳水体制和负责人发动”炮轰”的于芬,到底为什么?为什么国家队始终不能对她敞开大门?  相似文献   

5.
回家     
《出版参考》2005,(11):6-7
德里克站在卫生间门口,望着妻子菲尔纳迅速而又整齐地收拾着行装。想到她要出差,感到挺有意思。妻子踮起脚吻了吻他的脸颊。看到她脸上淡淡的红晕,他知道妻子很兴奋。她要开始新的工作,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德里克感到很紧张、很陌生,甚至感到像是被遗弃了似的。“高兴点,”妻子对他说,“只有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可他面临的这两个星期,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  相似文献   

6.
王濛不再是那个打架斗殴与教练和国家队不睦的“假小子”,也不再只是一个能让对手胆寒,拿下金牌就恃才傲物的运动员。她开始穿上正装,开起了公司,对各界人士迎来送往。她学会了寒喧和忍让。但这只是个起点,对于一个有个性的运动员来说,未来的路仍然漫长。  相似文献   

7.
当18岁的石建英光着脚跑回姥姥家的时候,家里人吓了一跳。妈妈还埋怨她不该把鞋子丢掉,建英十分委屈,她觉得能活着回来已经不错了。  相似文献   

8.
罗琦归来     
万凡 《新闻天地》2004,(6):56-58
音乐殿堂里,她是忠实而虔诚的信徒。为了追求极致,她敢于做一朵昙花,用她脆弱的心灵来托起这极致的美丽曾经风风雨雨.流落他乡.痛苦浸透她的流浪。尽管寂寞,凄凉,罗琦的信念永远不会倒下。在灵魂迷失的世界,所有美丽转瞬即逝,只有伤痛是真实,只有坚强是睢一。冥冥中,她听到有个声音:回来……回来……用泪水把黑夜照亮,洗去灵魂的迷茫;用生命和梦想,燃烧这瞬间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新年刚过,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中午,我如约前往毗邻中央电视台的梅地亚宾馆。我的采访对象是王小丫,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仅仅半年时间,王小丫就伴随着“用知识换取家庭梦想”的声音,在色彩纷呈的电视屏幕上崭露头角,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天上午她应邀到人民日报网络版做网上直播去了。由于路上堵车,她晚回来了一会儿,刚跟我们表示完道歉,就急不可待地说:“快请帮我拿一盒饭来吧!”谈起刚才和网民的聊天,她挺认真地说:“网民对我真是太客气了。听说有的‘名人’还被聊哭过呢。”这就是电视屏幕之外的王小丫,她的率…  相似文献   

10.
烟火人生     
朋友刚从欧洲回来,以为她会一脸幸福地讲述欧洲历史,她却痛苦地说不知道什么是饱,就知道天天饿,也不知道欧洲人民是如何生活了这几百年的?简直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6,(2)
期刊、书籍和食品──访美散记文/@@秦生贤从家里走的时候,女儿叮咛我说,给她带些英文版的书籍和期刊回来,她想练习练习英文翻译。如今这个时代,孩子的叮咛就是圣旨,特别是学习方面的事,大人一点怠慢不得。一踏上美国的国土,我就留神这件事。田于在语言和文字上...  相似文献   

12.
军报为媒     
我爱军报。未婚妻也爱军报。是军报为我俩架起了一座鹊桥,缔结了一次本已无望的姻缘!说起来还真是一段情缘。那次部队施工回来,我一身泥土,却和她邂逅在一家照相馆,通过她一位同事的介绍,我们相识了。后来,那位同事告诉我,对方择偶的条件很高,你可要悠着点,果然不幸言中,才约会一次,相互间还不曾有一点了解时,她就发出了最后“通谋”。说心里话.由于对她极佳的第一印象和介绍人的一再赞扬,我非常欣赏她,认为她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人家已不愿交往。正在我感到无望的时候,倾放军报》(1995年间月5日》在6版头条以大字…  相似文献   

13.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0):56-56
他她篇 娶妻 三个人结拜兄弟,发誓两年后要各自娶回个漂亮的老婆来。 两年后,甲领着老婆从日本先回来心想:“不能让他们先看见。”就把老婆藏到一破庙里。 不一会,乙一个人也回来了,甲问乙:“你去哪了,有老婆了吗?”  相似文献   

14.
婚姻如棋     
刘希 《新闻天地》2011,(3):77-77
她很小的时候,哥哥从英国留学回来,带回一盘黑白相衬的棋子,玻璃制成,玲珑剔透的,甚是好看,她便记住了那个好听的名字:“西洋棋”。哥哥和父亲下棋的时候,她就在旁边转悠着,父亲见状,便教她认棋子,演练王、后、车、象、马、兵的行走规则。  相似文献   

15.
在回来的地铁上,我又遇到了那个卖报纸的中年妇女。说又,是因为能经常见到她。卖报纸的人很多,但我没见过第二个人比她更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别的人只叫嚷“看报啦,5毛钱一份”之类的,而她却带着解说,把报纸上的无聊新闻描绘得活灵活现,非常吸引人,因此总是见到有人掏钱买她卖的报纸。  相似文献   

16.
知识与命运     
湖北省的一座大山里,有一对兄弟叫安中、安泰。他们幼年时,阿爸就去世了,家里全靠体弱多病的阿妈支撑着。生活的艰辛,使两弟兄早早地分担家务。暑假里,他们除了每天在家替阿妈料理一些家务之外,还要出去放牛。开学的日子近了,为了他们两个的学费,阿妈整天一筹莫展。天渐渐黑了,安泰和安中刚放完牛回来,就被阿妈叫到了床前。屋里很静,除了小虫子的叫声外,就是阿妈忽重忽轻的呻吟声。看见兄弟俩,阿妈用力地坐起来,直了直虚弱的身子说:“明天就要开学了,可我们的钱……”阿妈的泪流了下来,她赶紧转过头去,她不想让孩子看见她…  相似文献   

17.
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文化现象在产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我对东方电台的认识有一过程。她创立的时候我不在上海。去年很长时间在香港和台湾,回来以后。很多人都劝我听听东方电台。好象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而且好多都是文化界的朋友。听了以后,可就有点欲罢不能了。...  相似文献   

18.
一位参加某新闻写作学习班的青年,选了两个实习报道题目:一是某印刷厂工人创造的水调油墨,一是某特殊灯具厂完成生产任务的先进事迹。她问我这种消息该怎么写,我叫她抓住事物的特点,每篇写两三百字就行。几天以后,她愁眉苦脸地跟我说,不行,打回来  相似文献   

19.
陈文茜将自己的新年描述得活色生香。全家族的人会从世界各地回来聚在一起,然后由她来安排一大家族的人吃吃喝喝,出门旅游。虽然已46岁,且没有个人的家庭,但她跟别人说起自己的生活,总是这么热闹,快乐。  相似文献   

20.
鲜花慢慢开     
他和她恋爱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下岗了.她闷闷不乐起来,觉得安全感全没了.他知道了她的心思,搂着她,坚强地说道:"等我吧,我会早日回来娶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