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宪民 《文化学刊》2010,(5):165-169
扳指即拉弓射箭扣弦之器,乾隆御制诗中吟咏谓"韘",或赋其制作材质,或有诗记狩猎骑射之事。乾隆《题穿杨玉韘》诗,御制《穿杨说》屏风并墨书《穿杨说》御制文,阐述考释"百步穿杨"之意。乾隆忆随皇祖围猎射箭情景,谈臂病艰于步射、骑射对射箭难于命中靶鹄的愧疚心境。清顺治、康熙、乾隆帝等亦多次到木兰围场狩猎习武,倡导"国语骑射"不忘祖制,而清代宫廷绘画图卷中亦为我们留下了清帝佩戴"韘"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2.
艾珺 《文化学刊》2012,(6):187-188,194
牛耳毛钱狎主盟,萸山珍本出书城。酿花扫叶皆清课,坐拥寒毡对短檠。诗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二五七《席鉴玉照》。本文所及这方"学然后知不足"藏书铭印,见于席鉴的藏书。明末清初的常熟席家是著名藏书、刻书世家,中国历史上刻印古今书籍逾两千余部的著名出版机构扫叶山房即出自席家。席鉴,别号茱萸山人,席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藏书纪事诗》记述说:黄延鉴《爱日精庐藏书志序》:“汲古毛氏、述古钱氏,两家陵替,吾邑藏书之风寝微.然亦未尝绝也。以余所闻,玉照席氏、庆曾孙氏、虞岩鱼氏,皆斤斤雪钞露校。衍其一脉。惟多留心于说部小集,以一二零编自喜,而于经史转略。”《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顾抱冲案头有影宋本《东家杂记》,末有茱萸山人席鉴跋云:‘毛省庵先辈影写本,余于丙申仲夏得之汲古阁中。”’《天禄琳琅》:“《离骚草木疏》,  相似文献   

3.
《诗·豳风·狼跋》诗旨与所谓周初管、蔡等"四国流言"无关,《狼跋》陈述的是周人冬季季节性的"猎狼""献狼"礼仪;诗中的狼是人所扮演的仪式中的狼,所以才会进退有难,狼狈不堪;"猎狼""献狼"礼仪是上古四时巡守礼的组成部分,乃"冬狩"的准备性礼仪;诗中的"公孙",指"猎狼""献狼"礼仪的主持者,当为周公,此所以《豳风》诗多被认为与周公相关的原因所在。本诗诗旨,《序》以下多谓赞美周公,当是古来传承,不为无因。  相似文献   

4.
艾珺 《文化学刊》2011,(1):181-182
校勘学家向视"误书",即误字或文字上有错误的书籍。《北齐书.邢传》:"有书甚多,而不甚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东坡《春帖》用‘翠管银罂’(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相似文献   

5.
艾珺 《文化学刊》2011,(4):178-179,194
曾任苏州知府的清末金石学家吴云有方篆刻印文,据说是苏轼的一首《养生诗》,亦即明.都穆《南濠诗话》所载:"东坡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张廷济的《清仪阁杂咏.黄椒升藏周公瑕紫檀椅》亦载此诗并有发挥:"周公瑕有紫檀椅,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志·诗赋略》从《六艺略》之《诗》家别出,故"诗赋"与"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在《诗赋略》序文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从春秋赋《诗》制度的衰亡到失志之赋的创作,完成了对《诗》文化价值功能的衔接与转化。荀卿、屈原的赋文创作实现了对诗讽谕之义的传承,而扬雄、刘氏父子及班固的赋观念则表现了对诗之讽谕和古诗之义的坚守。序文中的歌诗观不仅与《诗》家序"哀乐之心感,而歌永之声发""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观念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对其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席艺洋 《文化学刊》2011,(4):162-168
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诗学主张诗歌向唐诗中自然山水禅境的回归,同海德格尔的"诗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韵诗论"气"、"韵"的内涵在"体味自然之趣,再现自然之势"。诗中之思,诗中之情的表达借助以自然为范本的描摹系统。另外,"意在言外"包含一种生态流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诗之思引领人进入另一个世界。"伫兴"、"神会"源自山水的顿悟,再现了不饰雕琢的无工。"清远"则是一种诗思向自然的归化,是来自于万物的自然法则内化于心的自然欲求,亦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诗思在自然中的自我存放,自然天地中适应安然的居住感。  相似文献   

8.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古人的理想。然而,门闩、门锁久传不衰,证明在许多时候,不拒绝夜不闭户理想的人们,也不肯放弃每晚关门闭户,换得一觉到天亮的安全感。这中间,理想同现实相隔多远,如果要量一量的话,可借宋代《芝田录》之语当尺子:"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这反映了一种颇为可爱的想法,夜须闭户,且要门扇上锁;  相似文献   

9.
艾珺 《文化学刊》2011,(6):186-189,194
一、"脉望"与"书连屋" 若说是"床上书连屋",那就无疑是位"书虫"。"书虫"是俗称,雅谓"脉望"。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引道家经典《仙经》说:"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规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0,(4):177-177
李海星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终使烟雾缭绕了百余年的"国民性"批判得以拨云见日。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诗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孔子编撰《诗经》时提出“诗教”的概念,对其内容和风格进行了概括:“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  相似文献   

12.
橄榄俗称青果,取果皮色青;又雅号谏果,因其味苦,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诠释这一异名:"始而涩口,继如嚼蜡,后且回甘,名之曰谏果。言者无罪,闻者足以戒"。谏果之谏,说的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善待迥异于甜言蜜语的那个"苦"。谏,  相似文献   

13.
胡秀春 《文化学刊》2010,(5):111-114
蔡琰的《悲愤诗》是真正的由女性发出第一人称叙述的诗歌,刻画出集女儿、母亲、文人、难民于一身的女诗人真实立体的生活形象。这位女性的命运是与家国兴亡息息相关的,它既是"宏大"的,又是"私人"的。《悲愤诗》张扬的是一种女性主体精神,作者兼叙述者的女性性别特征和不以色相为关注点的叙述方式使它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为我们了解汉魏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风貌提供了生动有力的个案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裕成  左川 《文化学刊》2012,(2):111-111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句大众熟语。这里又讲"一新袍",啥意思?请读明代叶盛《水东日记》:广西总帅府里有个名叫郑牢的老差役,鲠直正派。那年,山云去广西做都督——总帅府最高长官。上任伊始,新都督问郑牢:"世人常说,评价带兵的将军要看是否威武,不必计较贪还是不贪;况且,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1,(1):7-7
贺昌盛在《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可以成为"国学"的有效载体,因为这里所说的"国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共同体"的标志。非但如此,正如欧美和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一样,  相似文献   

16.
李宜蓬 《文化学刊》2013,(6):134-139
诗群互动现象,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从《诗》的应用角度提出的“诗可以群”,也包括从诗的创作角度而形成的“群可以诗”,即一方面强调诗歌的应用对沟通群体思想与感情、凝结群体的共识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诗群互动现象是对“诗可以群”与“群可以诗”的归纳和整合,也是对中国古代诗歌与社会群体关系的总的概括。“诗可以群”与“群可以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诗可以群”,侧重于揭示诗的社会功能;“群可以诗”,侧重于揭示诗的创作情境。二者相反相成,构成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现象和诗学理论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17.
“思无邪”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诗经》曾有一个总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标准,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讼不已的论题,以至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张戒《岁寒堂诗话》)。不过稍加留意就会发...  相似文献   

18.
艾珺 《文化学刊》2010,(5):187-188
"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这是清代著名学者兼藏书家陈■的一方藏书铭印。清叶德辉(公元1864年-1927年《)书林清话》卷十《藏书家印记之语》云:藏书与藏法书名画不同,子孙能读,贻之;不能读,则及身而散之,亦人生大快意事,此吾生平所持论也。昔宋穆参军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绿我中华”全国征文大赛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经过评委的认真审评,王嘉龙的散文《老队长纪事》和阿娜尔古丽的长篇小说《守林世家》2件作品获得一等奖,李青松的散文《爹》等12件作品获得二等奖,顾立岩的散文《天梦园小记》等25件作品获得三等奖,评委会还评选  相似文献   

20.
唐宋诗之争的论争性有滋其生的文化因缘。首先,擎受轴心作用的《易》之变易意识乃是促成唐宋诗之争发生的观念根源,而宋代《易》学与《孟子》汇通形成的义理内蕴及新铸的理性精神则如两翼一般更加强化了宋诗内涵与唐诗之别。此二者导致了唐宋诗之争的"必有争"。其次,"经""文"理念的转型是促成唐宋诗之争发生的重要因素。宋人潜心以新的"经""文"理念替代汉唐旧的"经""文"理念,即注重致用义理,官、文、学三者一身的宋人身份与强烈精诚的个人修养意识。唐宋经文观念的碰撞、对比及后世对两者的取舍、选择和融合导致唐宋诗之争的"须有争"。最后,两宋"士"精神的形成与发酵、当时强烈门庭意识与"帜别则辩"的时代风气则主观上促发了唐宋诗之争的"能有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