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海军 《集邮博览》2018,(12):64-65
集邮者对邮票的品相要求极为苛刻,因为品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邮票的身价,即使再珍贵的邮票破了相,身价也会直线下跌。一枚邮票自发行起,从邮票生产车间诞生再流转到集邮者手中,其间不知要经过多少环节,难免会使出现瑕疵,对其品相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泰初 《收藏界》2010,(2):77-78
所谓品相,是指收藏物品的外表好坏精美程度。 收藏讲究藏品品相,因为藏品的品相决定同类藏品的学术、观赏和市场价值。钱币收藏由于钱币复品较多.就更重视品相。复品越多,藏者对藏品的品相要求相应越高。  相似文献   

3.
我爱实寄封     
前一段时间逛邮市,一位相熟的邮商与笔者闲聊,他叹息着说,现在不玩JT票了,原因是集邮者对品相挑得太厉害,自己年龄大了,眼神不够用,有的瑕疵根本照顾不到,结果不是收了品相差的邮票,就是好邮票卖不上价。无奈之余,让子女帮忙把品相差的邮票挑出来,通过网络卖给邮商插册出售。言外之意,如果笔者需要JT票,他可以提供仅存的品相优良的邮品。  相似文献   

4.
集邮者讲究邮票品相,诸如破损、揭薄、缺齿等皆属次品,即使有道折痕或背有污染,也会大降身价。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由邮政部门或经其允许的其他部门在邮票上故意穿凿的小孔,非但不属坏品相,反而形成一类特别的邮票品种——针孔邮票。  相似文献   

5.
1975年我偶然在看了一本书后,从此迷上邮票,决心收藏邮票。经过30多年努力,我收藏了世界上各式邮票30000多枚,诸如异形邮票、军人邮票、“文革”邮票、旅游邮票、体育邮票等,另外还有人物的邮票30枚,弥足珍贵。我收藏邮票主要受到全国邮票名家收藏故事的启发,加上我酷爱体育收藏,而邮票印  相似文献   

6.
杨扬 《上海集邮》2004,(8):i002-i002
“品”者,物也;“相”者,外貌、外形也。品相,亦物的外貌特征。品相的好坏,有时决定了物的收藏与投资价值,除非是孤品,否则在品相上就有文章可做。作为收藏品的电话卡也不例外。 品相,对于电话卡来说至关重要。同一种电话卡,极品卡与品相低下卡,其任何价值(剔除新卡的使用价值)都有天壤之别。收藏一枚极品级的电话  相似文献   

7.
一部集邮展品包含邮票、小型张、实寄封、邮资封片等很多不同类型的邮品。为使展品具有上乘质量并富有竞争力,每件邮品的品相都应是一流的,甚至是无可挑剔的。现从邮票品相的选择谈点看法,似可归纳为三“严”;一是对背胶质量严格把关;二是对图案位置严格要求;三是对邮戳内容严格选择。 一、背胶 二次大战前,绝大多数集邮者对邮票背胶的完整无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保藏邮票习惯于用贴票簿,往往把胶水纸直接贴在邮票背面,加之当时的护邮用品尚不先进,因此早中期邮票保留至今,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邮票有印刷量、发行量、需求量、消耗量、销毁量、沉淀量和存世量等数量之分别,它们都是影响邮票收藏价值的因素。笔者以为,影响邮票收藏价值的根本因素首先取决于存世量,其次取决于需求量和沉淀量(这里所说的需求指的是集邮需求,沉淀指  相似文献   

9.
单留 《集邮博览》2001,(6):11-11
邮票有什么用?普通人可能回答:邮票可以寄信。集邮则进一步,他们说:邮票可以收藏、欣赏、研究和展览。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邮票可以投资,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邮票的背胶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0,(12):11-11
邮票的背面刷有一层粘性物质,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背胶”,刷上背胶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方便地将邮票贴到信封上。世界上第一种邮票——黑便士邮票面世时就刷有背胶。160年来,背胶的材料也在变化,使背胶成为邮票的一个重要特征。集邮者不仅把背胶做为衡量邮票品相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作为鉴别邮票版别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票和旧票 “新票”是没有在邮政通信中使用过的邮票,“旧票”则相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盖过邮戳;并不在于发行年代的远近,那是邮票的不同品种;也不在于外观的清洁或陈旧,那是邮票的不同品相。收集邮票应集新票还是旧票,这是一  相似文献   

12.
陈健 《上海集邮》2012,(6):43-45
法国Roumet公司第531次·1.24128组中国邮品,基本是清代邮品,法国邮票拍卖公司的目录介绍普遍极为简略,基本就是一个邮票目录号,所有邮品的品相几乎就一个词儿"漂亮"。该公司的拍卖比较特别,没有佣  相似文献   

13.
旅人 《上海集邮》2006,(3):21-22
随着J、T邮票大量作为收藏品,其邮资功能被淡化;集邮的普及化、收藏的大众化,新邮的商业化,邮票已成为一种用为收藏和欣赏的微型艺术“图片”。笔者作为集邮队伍中普通的一员,用普通的眼睛去理解、去解读,在评赏中寻找另一番乐趣。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前,特别是八年抗战期间,在沦陷区只有上海一处设立有集邮台。那时集邮增加自己藏品的途径,绝大程度是依靠邮商供应,至于邮友之间的交换,则为个别情况。对于邮票的进出,自然是以当面成交为好,买卖双方都可以做到心明眼亮,而且邮票这种特殊商品,不但在版别、齿孔、纸质、刷色等方面会因略有不同而影响到价格,即使是一枚较罕少之票,也会因为品相、背胶等因素,而使得价格有一定差距。邮品当面成交无疑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何欣 《集邮博览》2009,(11):24-25
中华邮政于1920年试办航空邮政,1921年正式创办,并于1921年7月1日发行第一套航空邮票,至1949年中华邮政共发行5套航空邮票(不含各种加盖航空邮票)。新中国邮政共发行两套航空邮票。笔者热衷收藏中国各时期原地封,中国航空邮票原地封是收藏重点。  相似文献   

16.
邵林 《上海集邮》2000,(1):41-41
我在介绍用邮常识和邮资表时,曾经说到贴用不同邮资的文寄邮件.常是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邮件资费的上佳邮品。它们之中的某些品种,简直垂手可得,而另一些却不易寻觅。因此,集邮者必须养成关心每一个旧信封的习惯.发现自已尚未集得的品种,即应妥善保存;若与藏品重复,不妨挑一个品相较好的收藏,而在准备放弃的旧信封上.则可揭取旧邮票。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3,(4):4-6
1.您集邮吗,喜欢集邮是受谁的影响,最早收藏的邮票还保存吗?您认为自己搞收藏与做协会工作有矛盾吗?  相似文献   

18.
立健 《上海集邮》2000,(5):23-24
上期向读者简略介绍了美国早期邮票的价格,本期则重点介绍中、近期邮票。美国的航空邮票颇负盛名,尤其是齐柏林飞行票更是受人欢迎。这次里金西公司拍卖的1套1930年4月19日发行供齐柏林飞艇欧美大陆往返飞行所携首航邮件上贴用的3枚航空票(图1,部分图见封二),均带边纸,品相奇佳,如同刚从邮局售出之品,估价与斯科特目录上品订价2235美元齐平,说明中期票极品之难得,估计能拍得一个善价。  相似文献   

19.
黄山 《上海集邮》2004,(11):17-18
不少集邮也是集币,对古币和外币都有点兴趣。如果邮票上有钱币图形,那就对他们有了双重吸引力,不但想收藏邮票,而且想知道邮票上这种钱币的故事。本介绍美国1978年发行的“1美分印第安人头像硬币”邮票(图1,图见下页)。不要小看这种邮票,它至少有两个美国邮票的第一:票幅最小;最早在全张边纸上印有版权符志。  相似文献   

20.
从1988年10月开始,美国邮政每季度对1万户家庭进行调查,逐套了解他们购买纪念邮票并收藏起来的情况,并根据这种抽样调查而得出“畅销邮票排行榜”。2006年12月26日,美国邮政总局局长波特向媒体公布了最新的排行捞,包括25套排位邮票的名称,以及被公众的收藏量(见附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