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评论,就是要对某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要求写评论不仅要摆事实,更要讲透道理。讲透,是指要有一定深度,围绕着论题,紧紧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像剥大葱一样,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证。只有增强说理的透彻性,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战斗性。 有人说,大块头的评论如报刊社论、编辑部文章,容易把道理讲透,而小言论不好讲出多深刻的道理,这话是没有根据的。人民日报的言论专栏“今日谈”,发表的言论长则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可谓微型言论,但都能做到以事论理…  相似文献   

2.
新闻停滞不前时,时评则迂回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国维 《青年记者》2004,(10):14-15
当越来越多的报纸、越来越多的版面变成时评时,我们为新闻感到悲哀。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的国家.两千多年以来,从先秦两汉时期的贾谊、晁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祢衡、阮籍、嵇康、范缜,唐宋时期的韩愈、柳宗元、陆贽、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氏父子,到明清时期的方孝孺、王世祯、李贽、王夫之、魏源、龚自珍、冯桂芬,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政论作家,他们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各有师承,各擅风骚,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至今还灿若繁星,熠熠生辉,为世人所爱重.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新闻评论作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定义新闻评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根据定义提出了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即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论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6.
周鼎安 《新闻知识》2004,(10):21-23
从一个资料上看到,2003年10月3日至4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了一期“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大学、新疆财经学院等评论界、教育界和实践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博士生、硕士生、新闻评论特长生等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共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论33篇。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报纸娱乐新闻版面上,常常读到一些妙语如殊,令人忍俊不住的小言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类文章篇幅不大,长则千字,短则几百,写法上借鉴了不少杂文的笔法,旁征博引,说古论今,议论风生。但又不同于副刊杂文,它不止是有感而发,而是紧扣着娱乐新闻事件去议论,印证也有一定的限度,不是漫无边际地“说开去”。这种“小”言论点缀在五颜六色的娱乐版面上,像一道可口的“开胃小菜”,可以引得人食欲大开。本文现就这类新闻文体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发现新颖的选题,阐发深刻的理念,应当是写作新闻评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能否做到这两点,也是衡量新闻评论文章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尺。以此来观照当前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情形似乎并不乐观,空话套话乃至虚张声势者还占有相当的版面,令读者难以卒读。作为媒介直接发言的一种方式,评论文章如果不能进入读者的视野,怎么能完成其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的任务呢?因此,在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4,(8):15-16
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对国内50余名知名时评人发出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多份,下面的数据是根据返回问卷综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陈旭鑫 《新闻与写作》2004,(8):10-11,14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报刊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大行其道。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开办起了时评类栏目,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当前的报刊时评写作应如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语境下,对于全能型新闻人的需求更为迫切。本文以极目新闻近两年“评论记者”模式的探索为分析对象,从“评论记者”模式出现的现实合理性、记者写评论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评论记者”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艾君 《青年记者》2004,(9):21-22
因为时评的繁荣,也引发了人们(准确说也是一些时评人)对时评的各种议论,其中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对时评指责的多,褒扬的少,更有人对当前时评存在的问题拿了“放大镜”看,发出“不得了”的惊呼,忽略了近几年来时评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明进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内容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新闻的及时性和公开性都是由此派生的.本文从新闻特性延伸至新闻评论规律的感悟,认为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同时新闻评论要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改进党报新闻评论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与新闻两种文体结合的边缘体裁。它源于议论文,在报纸以政论文为本位的时代,新闻评论重“评论”而轻“新闻”。随着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逐渐由“以政论为本位”转入“以新闻为本位”,新闻性逐渐得到加强。新闻规律强调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追求信息量,以鲜明突出的新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新闻性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表现是,立论以新闻为主要根据,其他材料,包括取自于史实的材料,仅为旁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电视上除了存在于《新闻联播》中的类似于报纸上评论员文章的本台评论外.还风起云涌地发展起了一系列适应电视媒体特点的新的新闻评论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7.
批评报道屡吃“官司”的原因,就文章本身的内容看,不外乎两种:客观性的事实失实──或基本失实,或部分失实;主观性的言词失当──或恣意推论,或片面评论。由于事实属实是任何报道都必须无一例外恪守的准则,没有探讨的余地,所以用词规范就成了批评报道必须尽力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少惹麻烦。言词的客观性是由事实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所以客观性的言词失实仍然属于事实失实。而言词的主观性则表现为作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动机而作出的判断和评价,所以带有主观色彩的言词的失实基本体现为评论失实、推论失实。如何区分评…  相似文献   

18.
19.
20.
韩锦 《新闻世界》2011,(4):46-47
在广播诞生之后,评论,这一纸质媒体表达观点与个性的新闻报道体裁经过移植改造,成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评论,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