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透视2007年中考作文,我们不难看出,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增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因此,总结这些作文审题失误  相似文献   

3.
问题综述 中考作文命题降低“门槛”是发展趋势,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门槛”。近两年“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这方面常见的失误有:  相似文献   

4.
2007年的中考作文,"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这一新情况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曹津源 《学语文》2007,(6):30-31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燕桂荣 《现代语文》2010,(7):107-108
【教学缘由】 从中考实际情况看:2005-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连续五年都为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特点尤为明显,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考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开放中有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增多,而在作文中,因审题偏  相似文献   

8.
芮瑞 《学语文》2005,(4):6-27,2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9.
伍芬香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强,主要体现在写作角度开放、文体开放、眼界开放和思维开放等方面。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切合话题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但话题作文的开放也不是不要限制,它要求考生在选定自己所擅长或占优势的范围内加以“自我限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陕西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提示语要求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有一个考生…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因其相对开放与自由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得以在各类语文试卷上频频亮相,其势方兴未艾。正是由于话题作文“限制少、有话说”,学生作文常常显得内容空洞、结构随意、文意散漫,往往给人以泛泛而谈四不像之感。如何才能将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从1999年高考那一刻算起,进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视野中已有五年之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知道话题作文的特征就是:文体开放、立意开放,命题限制少。也知道考查这种作文的意义: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写起来却常常与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各类语文考试,作文命题存在随意性和强制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特别是有些命题作文没有认真考虑面向学生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导致学生作文平庸、雷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两年全国高考和各地中考作文有很大程度的改革,出现不少好文题。例如,今年黄冈市中考作文命题,敢于直面学生多彩生活,挣脱一元化思维模式,命题不受文体限制和强制性条件限制,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材料可选。我在组织武穴市中考语文阅卷时,发现不少如行云流水、奇思妙想的好文章。特别值得赞许的是这些佳作奇葩不是一种开放形式,而是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现从黄冈武穴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材料作文在占据了长达十数年的时间后,于1998年开始,其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用一段提示语限制范围的命题形式。它围绕一个话题,启发思考,激发想像,让学生广泛展开联想,可记叙、描写,亦可议论、抒情,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话题,文体不限,内容不限。  相似文献   

15.
编者:虽然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但不少考生还是频频出现失误,影响了语文成绩。下面请特级教师朱小建、中考作文研究专家罗小军谈谈失误作文的类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新的命题形式应运而生 1999年以后.高考作文开始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由于话题作文具有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的开放优势,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但是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样式。比如2006年的全国卷(乙卷)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7.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叉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半命题形式既便于考生放飞个性的风筝。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据笔者初步统计。2006年中考作文半命题占26.7%.其占比超过全命题和材料作文.紧随话题作文(占比36.9%)之后.表现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紧逼气势。所以,研究2006年中考作文半命题形式这只“风筝”的新特点和放飞艺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上看,尽管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开放格局,但从整体上来看,话题作文仍以其独特魅力占据着重要席位。命题者为了避免宿构和抄袭成文的可能,在内容上加大了限制。这样,就给学生审题带来了一定韵难度,再加上以前较少限制的话题作文,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作文只要粘上话题的边就不算离题。因此,审题的意识相对淡薄了,作文中偏题、离题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这个弱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当话题作文率先出现于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之时,其"三自",即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后改为自选)、题目自拟的开放性,完全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关于立意及文体的种种限制。倡导自主、开放、个性化作文的话题作文,使中规中矩刻板教条的作文增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