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几十年以来,有不少大专院校的文学研究者以及站在语文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都对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进行过一系列的专门研究,他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方面,他们注重对《凤凰涅槃》的形象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对《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的;另外,也有人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凤凰涅槃》进行过独到的解读。作为《凤凰涅槃》的继续解读者,笔者将从语境的视角出发,去发现《凤凰涅槃》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凤凰涅槃》的意象含混。  相似文献   

2.
对郭沫若《凤凰涅槃》和鲁迅《阿Q正传》的研究虽多,但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却少.本文从形象意义的角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凤凰形象和阿Q形象进行具体比较,并揭示出形象的本质内涵、对人的启发意义和象征意蕴的差异.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两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对郭沫若《凤凰涅槃》和鲁迅《阿Q正传》的研究虽多,但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却少。本从形象意义的角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凤凰形象和阿Q形象进行具体比较,并揭示出形象的本质内涵、对人的启发意义和象征意蕴的差异。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两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李福坚 《学语文》2003,(3):31-31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 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凤凰涅槃》是《女神》诗集的名篇之一,写于  相似文献   

5.
《凤凰涅槃》主题思想比《狂人日记》主题思想更丰富、更深刻。丰富性表现在:前者不仅有对旧社会的揭露,也有对新社会的歌颂;深刻性表现在:前者不仅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而且也指明了砸碎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诗创作的佳篇。1914年春,郭沫若抱着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到日本去留学。1919爆发了五四运动,使远在异国的郭沫若十分兴奋,他感到祖国可以因此而新生了,于是便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一诗篇。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涅槃”是梵语的音译,即解脱之意。“菲  相似文献   

7.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每周一章,到次年2月12日登毕,共9章。  相似文献   

8.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所以“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阿Q正传》的研究受一种文化诗学的影响,研究者多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寻阿Q精神的源头,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现象学、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来界定阿Q精神反映的是人类普遍的弱点,对示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对《阿Q正传》艺术表现上的研究侧重于作品的悲喜剧特色及阿Q形象的多义性、复杂性在艺术上的原因。本文试科对九十年代国内学术界对《阿Q正传》的研究现状进行描述,并作出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自发表以来,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通过分析《阿Q正传》复杂的叙述者的身份、叙述态度以及文本复杂的叙述结构来探讨《阿Q正传》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仅仅从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关系视角和层面上解读和定住《凤凰涅槃》及一部《女神》,在这方面,以往的研究已积累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阐释模式。然而,对于《女神》是否还诗意地蕴藏着某种超越时代(五四)而可能向所有时代开放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文章从象征的、浪漫的诗性方位细读文本,从《凤凰涅槃》到《女神》,开掘其“诗意的栖居”的陌生的方面,重估其审美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节奏是一种无形的话语,与表面有形的话语相互交织,构成了诗歌完整的结构和意蕴,对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具有巨大的作用。《凤凰涅槃》对节奏性的追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代中国文学中诗歌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与诗人们对节奏的把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说《红岩》是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一部红色经典,作者以他自己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的经历与见闻,生动地描写了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格。然而,罗广斌写《红岩》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同时更是以知识分子共产党员的凤凰涅槃,隐性表达了他内心世界一直存留的巨大遗憾。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的态势不可阻挡,到2010年10月15日,人民币比2005年7月21日升值了近20%,再升3-5个点,中国外贸企业就开始大量倒闭,若升10个点,就可能全军覆没。如果中国没有能力阻止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我们只能接受"凤凰涅磐"的事实。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雨田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将其诗歌里的火焰、燃烧、麦地、乌鸦等核心意象与郭沫若的<凤凰涅榘>中作为"五四"新诗转型的开端意象作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对比,揭示出现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心灵的轨迹.以及个性精神创造的转折,从中透视出人类生存境况的巨大变化和诗人反思的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16.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时代新心理主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秉承了日本文学历来对"生"与"死"这个主题的讨论。作家擅长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入手,讨论人物对于生死的选择转变。在作家致力终身的代表作《菜穗子》中,他用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了三村、黑川两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菜穗子——这个旧时代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小说当中,菜穗子的生死选择几经变化。她也曾逃避现实,选择孤寂落寞的避世生活。然而童年玩伴的人生悲剧和丈夫的转变最终使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她对于"新生"的追求犹如凤凰涅槃,冲破了小说中现实环境的桎梏,展示了堀氏小说主题从"死"到"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涅是佛教学说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修行的最高目的.大乘佛教兴起后,涅的含义较之原始部派佛教有了重要转变.<维摩诘经>是重要的初期大乘佛典之一,该经的涅观念初步体现了大乘佛教发展初期涅观的基本内涵.考察该经"世出世间不二"涅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成因,将有助于从理论和历史背景的层面更好地理解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8.
禅宗的语言观是其区别于其他宗派的鲜明特色之一,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即"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其形似乎截然相对,其实却是圆融会通的,若得涅透悟,二则一也。  相似文献   

19.
禅宗以心作为本体论的范畴,“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空、境、悟”集中体现了它的美学智慧。受众凭借审美心理的“共通感”而获得普遍的主体认同。在无意识的直觉洞察中觉醒,日常感性中获得涅磐,康德的“共通感”理论赋予悟道者以超越世俗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涉及《近与远》人物出世修持,从世俗的痛苦中逐渐解脱出来,最后进入涅?境地。在小说中,迈尔斯准确地把握了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