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构建生命共同体,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理念,强调自然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共生、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生命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目标,是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强调以系统思维加强生态现代化治理、倡导全球生态共同治理进而构建地球家园的共同体;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方式,旨在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路径,为引领全球携手走向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范式,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生态层面的显著体现。  相似文献   

2.
绿色现代化以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协同共生为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最鲜明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实践中逐步总结和自主探索的治国理政方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维度和鲜亮底色,其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迥异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绿色现代化探索经历了法制化奠基、发展观变革、实践深入、全面协同四个阶段,具有迥异于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丰富理论蕴涵。中国共产党探索绿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是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结合、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与人民逻辑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世界历史”观引领绿色现代化探索,既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出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体现为对“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中国式解答”,其要义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独特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哲学根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建设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为发展目标,以“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通达路径,形成了完整逻辑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也为后发展国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绿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底色,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绿色发展之路既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位置,对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内涵和推进路径做出了部署安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尊重自然的生态智慧、弘扬公正公平的生态文化、创新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产业,以久久为功的生态韧性创造绿意盎然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内在于中国式现代化且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生活形态,是人类现代生活理想在中国的实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价值特征,实现了生活形态的根本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个蕴含多种价值诉求的矛盾统一体,共享发展与利益机制、不断满足需要与绿色消费、为人民谋幸福与为世界谋大同等不同价值诉求之间充满张力。为了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在社会重大变革中遭遇的现代性问题,必须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本身包含着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现代化要求。在核心内容上,将生态要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概括提炼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质论、发展与共享统一的生态共富论、清洁美丽的生态目标论、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论。在理论视野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观、价值主体等维度,实现了对西方生态观的扬弃与超越。在实践指向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强调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捍卫人民的生态利益、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定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引领者,开拓了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为破解西方生态危机创造出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绿色职业教育有助于助力世界向生态兼容方向发展转变,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绿色职业教育是全球共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发展绿色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参鉴。当前,我国发展绿色职业教育要加强绿色职业院校建设,全面推进绿色技能教育与开发,加强绿色职教理论研究,推动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评价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青年力量、先锋力量,培育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安宁片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追求;丰富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反思西方工业文明经验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基础上走出的创新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命共同体为理念指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导向、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战略擘画、以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为基本路径,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创造了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贡献了推动全球生态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构之维""特征之维""价值之维"有助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构贯穿于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的全部主题和主线,经历了百年求索奋进而日趋成熟定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至上、谋求共同富裕为核心要义,以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目标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具有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领跑人类现代文明之路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其成功开创不仅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标识的中华民族步入了不可逆转的复兴征程,也彰显了书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篇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开辟世界现代化发展新路径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观”——使命观、大同观、生态观、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传统文明”与“现代实践”的辩证统一,秉持“人民至上”的使命观,将“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与现代化生态图景相契合,致力于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同时并举的现代化价值取向,铸就了独具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创造性发展和现实性超越,厚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天下为公”大同观的使命担当,也为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蓝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适应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世界一流的价值取向,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助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既反映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思想印记。可从历史使命、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耐心等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规律,为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关键理据。  相似文献   

15.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要求,是生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地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文章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例,从情境创设、问题主导、活动模拟、正确导向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强调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良好生态效能;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促进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形成良好经济效能;强调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形成良好社会效能;强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形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底色,主动融入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扬弃西方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17.
在自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消费理念和模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全球性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导致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型是生态消费提出的背景,异化消费批判理论、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生态消费是在与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比较中揭示含义与特征的,是作为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建构生态消费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突破,也是生态消费理念在现实中的必然展开。在当代系统研究生态消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人民共享共荣的现代化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接续性奋斗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跨越式赶超,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统筹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之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瑶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59-63,10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一条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新路,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较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绿色发展的永续保障。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局限,证实了"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真理性,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把“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推进到超越性和科学性新高度,成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对标下,文化强国建设拥有了更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上,具有巨大人口规模的现实立足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学锚定、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生态向度、中国与世界同发展的百年经验。要以立心立魂、凝心聚力、崇德向善、守正创新、讲好故事作为实践追求,走好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