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技术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在途中跑“后蹬屈膝式”技术及放松、步幅、节奏等技术方面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正> 后蹬跑是将途中跑后蹬阶段的动作加以强调和突出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练习。后蹬跑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腿部力量有积极作用,对纠正途中跑时后蹬不充分而造成“坐着跑”、步幅过小的缺点也有较大帮助。 一、动作要领 (一)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有力摆动。 (二)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大幅度摆动,带动同侧髋充分前送。  相似文献   

3.
短跑的全程技术包括起跑、疾跑和途中跑、终点冲线三个部分。而中学短跑教学则应着重教好途中跑,因为这是决定跑速和跑的能力重要因素。途中跑要求保持起跑疾跑后的速度和发挥最大速度,而速度高低很大程度又决定于后蹬、高抬腿两个要素,故教学中要首先解决后蹬、高抬腿两个重点技术环节。学生跑时出现的错误、缺点有不少都和这两个重点问题解决得不好有关,因此教学中必须通过多种跑的专门练习和辅助练习来增强腿部力量,使学生掌握好这两个环节。学生在短跑练习中容易产生的主要错误有如下三种: 1、坐着跑。产生原因是后蹬没有充分发挥,后腿没有蹬直,髋关节没有伸展,重心低。 2、前摆大腿抬不高,下压不积极。产生原因址大腿肌肉和腹肌力量差。  相似文献   

4.
途中跑技术是短跑技术中最精华的部分,开阔的步幅、良好的节奏、快速的步频,正确有力的摆臂是途中跑的技术特点。一、防止“坐着跑”途中跑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跑动中,步幅不开阔、上体过于前倾、重心后坐,形成“坐着跑”,给人的感觉就像“丑小鸭”。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1. 后蹬不充分,即在后蹬没有蹬伸完毕时,就着急做下一个动作,从而使整个技术环节不能够流畅完成;2. 腰腹力量不足,从而不能够很好地保持身体适度的前倾,在跑动中越想提高速度,就越用力,从而更加难以控制身体,最终导致错误动作更加严重。纠正方法:1. 给学生讲清…  相似文献   

5.
在短跑技术教学中往往出现由于过分紧张而使技术动作变形,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教学中采用积极的教法手段,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放松技术是改变这一错误动作的有效办法。良好的放松技术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减轻高速跑动中大脑皮层的负担。决定跑连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幅,步幅的大小取决于腿的长短,后蹬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重点: 1、短跑途中跑应抓好轻松自然跑的技术。 2、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抓步长和步频,在一定的步频的基础上增加步长。 3、在整个途中跑技术教学中也要抓好两臂的正确摆动的技术。二、教学环节 1、掌握途中跑的后蹬技术,而在后蹬技术中应抓住蹬地结束时快而有力的充分伸直髋、膝关节的技术,因为后蹬是产生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 2、掌握摆动腿的送髋和膝关节有力的向前上方摆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年,美国田协男子短跑发展委员会拍摄并分析了在加利福尼亚的弗雷斯诺举行的全美少年田径锦标赛男子短跑技术动作。我们分析的重点是途中跑步幅的五个阶段,即着地、缓冲、摆动、后蹬和腾空。由于100米、200米和400米跑的力学机  相似文献   

8.
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而速度又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础。因此,上好田径课,教好跑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促进各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我教短跑都是在跑道上进行,不论做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单足跳等辅助练习都离不开跑道。讲解示范后,便让学生跑。教法单调乏味,不管教师如何强调和严格要求,都很难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短跑成绩也很难提高,影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率。学生虽然学了几年跑,但跑起来还是步幅小,频率慢,后蹬不充分,前摆抬腿不高等缺点,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都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短跑处于徘徊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短跑技术教学法的研究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也是其原因之一。在世界性的比赛中,可看到国外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很好,途中跑后蹬时,髋、膝、足关节充分伸展,折迭技术合理,摆动腿向前、向上拾得好,髋能带上去,步幅很大。扒地动作积极有力,脚掌落地富有弹性,着地点尽可能地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造成向前用力的最佳姿势。缓冲时不但技术合理,而且能造成向前用力的最好条件。从整个跑的技术动作看,既跑得轻松、省力、园滑,又能做到上下肢动作协  相似文献   

10.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经常利用坡度的训练方法。坡度的训练如:上、下坡跑、台阶蹈、上坡跳跃练习与台阶跳跃练习。上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提高,以及大腿抬高和后蹬力量的增大。下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步频加快,步幅加大。在坡度训练快速跑,定时跑既能促进途中跑的步幅与步频,又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如何正确判断学生的技术动作 (一)教师必须对合理技术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例如,在短跑途中跑教学中,教师应了解途中跑时应有的躯干姿势、用力顺序、后蹬角度、摆腿结构、脚落地的方法、摆臂的方向和幅度等各项规格。当然,田径运动的项目较多,技术动作各不相同,尤其在田径运动飞跃发展、技术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钻研,努力掌握运动技术的规律,提高分辨学生动作正确与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的短跑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授课为4-6学时。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短跑教学不容易掌握技术,若用“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为目标,以提高50米跑成绩采用几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效果会更好。一、全面了解短跑的完整技术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跑是短跑技术的四个部分。可利用观看电影、录像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的方法,全面讲解和示范短跑技术,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为实践课及课后练习打下理论基础。二、掌握好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原地摆臂四种练习,是针对跑的技术而进行的一些辅助…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与思路途中跑技术是快速跑的重要组成环节,在稳定步频的条件下提高步幅是提高快速跑成绩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中,多利用后蹬跑、下坡跑等方法解决步长问题,由于后蹬跑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以及坡道条件、授课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改进步长的  相似文献   

14.
技术训练在提高高校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狠抓短跑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大小腿折叠前摆,正确、合理掌握下压扒地动作,改进后蹬技术,科学地解决形成正确技术与训练强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来看,从事短跑练习,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短跑教学所占的学时比重是相当大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短跑途中跑的教法又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短跑途中跑的教法,一般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来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由于这些专门性练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机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起来既困难,又费时;而学习途中跑技术的时间却很少。即使学会了“跑的专门性练习”,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学生仍然掌握不好途中跑的技术功作。这种教法从小学到大学,从五十年代起,一直被延用至今。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三年,我们开始研究,在短跑途中跑的技术训练中,究竟什么是主要的?经过一段摸索,我们认为,从掌握跑的技术过程来看,重点应摆在“着地”,并按照跑的动作的合理性(力的规律)与“经济性”(放松省力)的全面要求,试搞了一个“鞭打功”的训练方法。经过多年来的训练实践,我们初步认识到,这个方法对于新队员的技术训练很有帮助。(一)众所周知,在途中跑的过程中,通过后蹬所获得的反作用力,是推动身体向前的基本动力。但是,当后蹬力增大以后,如果后蹬角(身体总重心与支撑脚支点中心之联线与地面所成之角)不变,则跑的步幅虽有增长,但总重心上下起伏也随之增大,因而步频也必然减慢。因此,腿部力量越强,越需要缩小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短跑技术教学的误区──高重心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不少短跑教练员都认 为高重心跑才是合理的短跑 技术。由于踝关节要尽量踮高来着 地,缓冲时踝、膝、髋三个关节中,踝 承受的缓冲量较大,膝则较少,由于 膝部缓冲较小,后蹬前膝角偏大,则 后蹬角也偏大,步幅就小。这是我国 短跑运动员步幅偏小而一直未能得 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出现这种教学误区的原因,主 要是我国的田径训练理论和教学都 是来自50年代苏联专家的传授,直 到现在都未有大的改进。学习跑的 主要专门练习是小步跑、高抬腿和 后蹬跑,而这些练习都要求尽量踮 起脚掌来做。评定运动员技术好坏 的标准是看跑时重…  相似文献   

18.
直道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主要 部分,其对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故在 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摆后摆到位。二、小步跑练习 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 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三、高抬腿跑 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 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四、后蹬跑 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 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五、中等速度跑50~60米 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 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 分后蹬,蹬摆配…  相似文献   

19.
长跑运动员,并不要特别好的设备和条件,没有田径场地照常开展,也是我们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为普及长跑运动项目,制定详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外,要掌握正确的长跑技术动作,合理运用长跑技术训练方法。一、正确掌握长跑技术动作合理运用长跑技术训练方法长跑的技术也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逐步向前发展的。开始是后蹬伸直有力,步幅较大,步频较慢的跑法;以后又有了速率快动作自然,后蹬迅速有力,步幅较小,步频较快的跑法。现在我们又向着有一定步长,高频率跑法的训练方面发展。在长跑训练过程中,途中跑是长跑的主要阶段,跑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而且跑得轻松、技术合理,必须抓好以下五年环节。 一、抓关键技术 后蹬、前摆和着地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后蹬要求大、快、直、前,即蹬地力量大,蹬离地面速度快,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整个动作向前用力。前摆要求摆动腿的大腿积极向前上方高抬,步幅均匀。着地要求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惯性由前向下后做积极的“扒地”。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解教学,着重学习后蹬、前摆、着地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重复跑、起跑交替、定时跑、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