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妙用"飞信",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每个学期开学时,笔者总是先找到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男女人数、特异体质等),加入班级"飞信群",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把上体育课的时间与上课的具体要求告诉家长,比如上体育课时必须要穿合适的鞋子和衣服,这样就会减少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上好一节体育课,撰写一篇好的案例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俞林老师的案例《旗开得胜》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3个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三性",现与大家分享交流:1.实用性。一篇好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实用性",让读者读出它的真实感,感受到它真实发生在体育课堂上,让体育教师读后,在体育课上可以"借用"。掷实心  相似文献   

3.
<正>本届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共呈现了64节中小学体育课,内容涵盖了53节传统教材与11节民族民间与新兴体育教材。每届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都会是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风向标",通过观摩本届活动的这些课堂,笔者看到了今后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受到启发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思考,在此谈一谈自己观摩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有幸全程观摩和学习了3节内容不同、方法多样的小学体育课,感触颇多。3节不同的体育课展现了什么,相同点是什么,在相同之中又有何不同?结合本次活动主题,聚焦于"有效"进行课堂观察,从"课堂"中分析课堂教学;在课堂观察与分析之余,笔者更想跳出"课堂"看"本质",以展现体育教师的教育情怀。一、运球技术的组合式运用1.亮点回顾《篮球:多种形式直线运球动作方法》一课,从拨地滚球进行走和跑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为了使学生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慢跑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形式。一般的慢跑常是沿田径场跑道进行,而这种干篇一律的活动,常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活动积极性不高,以至于影响上课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利  相似文献   

6.
<正>一、结合实际,完善评价指标以往笔者对体育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课""游戏课",对于其教学内容研究不足。如,一节篮球课,同一名体育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和高年级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更看重的是怎样便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怎样利于"学生的学"。学校教学部门对于体育课的管理也停留在"是否安全,学生是否在进行体育活动"等较浅的层面,缺乏对体育学科育人价值和效果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声响了,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慢跑2圈,做徒手操;然后,体育教师开始上课。殊不知,此类现象招来的便是学生的一致抱怨:"哎!又要跑步了,真没劲!"由此,严重削弱了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甚至导致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对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总会碰上几个让自己头疼、不听话的"坏孩子",教师要了解并利用其个性特征,"对症下药",发挥"坏孩子"的优势。学生A是三(3)班教师眼中的"坏孩子",经常欺负其他同学。他在我的第一次体育课上,就"原形毕露",追着其他学生打闹,我劝都劝不住。课后,我找到他的班主任要到了他父母的电话,他竟情绪激动,扬言"再也不上体育课了"。我与他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让他妈妈配合学校教育,能使学生A做到不随便动手打人。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学每节45分钟的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安排10分钟左右。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先慢跑,后徒手操或游戏的“标准”式准备活动。对此,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不易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再加上讲解、示范等,一节课的时间已用去三分之一。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足球基本知识、技术、战术等,这就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0.
<正>赵伟豪,是去年新学期笔者任教五年级二班的一名肥胖学生,身高120厘米,体重60公斤,双眼皮,留一小平头,很是精神。从形体上去看,粗粗的、宽宽的、肥肥的、肉肉的,又略显"拙笨"。一、问题出现—肥胖生第一节体育课,当笔者宣布绕场地慢跑时,一只胖嘟嘟的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跑不动,能不跑吗?"。学生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你叫什么名字?"听到笔者  相似文献   

11.
非体育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必要性及其形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婕 《体育科技》2007,28(2):91-93
通过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发现,研究生体育教育处在无体育课、无人负责、无人指导的"三无"状态,成了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改变现状需要开设研究生体育课,并对其进行相应地锻炼指导,以促进他们终身体育习惯地培养和保持。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一年级男生体育课上做准备运动时,小同学常常打不起精神,还时常有说活现象。慢跑当中按惯用节奏喊口号,如“1.2.3—4”,虽然好些,但效果并不很显著。于是我尝试着在慢跑中,改变口号的节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次看到关于"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报道,心就会被刺痛。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笔者通过实施课堂"三变"策略,提升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一、变教学模式过去,笔者总是按部就班地上体育课,课上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困惑,笔者走进学生,与他们交流,从学生们那里笔者找到了答案,原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课时学习目标"维度"的确定课时学习目标的"维度"应该怎样划分呢?叶小兵教授认为:"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这一是因为学生情况不同,他们的学习程度、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是具体的,很难用一个模式套住;二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每节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含的教育、教学的因素及意义各有侧重,难以平均划分。"对于体育课而言,笔者认为,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何,学生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益。一是体育知识,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了哪些具体的体育基础知识。二是体育技能、方法,即: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会运用什么样的体育技能和练习方法。三是体能,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身体素质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冬末春初,体育课准备活动A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准备活动不能总是一味地绕场慢跑两周,然后原地做几节学生早已掌握、机械的徒手操。要适应教学需要,就应不断地推陈出新,力求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方面提供几种方法如下:一、螺旋形跑学生以一路纵队慢跑,先是从外向里呈螺旋形跑,跑到圆心后再由里向外跑。二、回形跑学生以两路纵队象回形,一路纵队以顺时针跑,另一路纵队以逆时针跑。三、交叉穿梭跑学生以两路纵队、交叉、穿梭前进。四、街舞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0,(6):47-48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节体育课也是小升初后上的第一节体育课,标志着初中体育教育的起点。体育教师要抓住开学第一节理论教育课的契机,充分运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创新理论课教学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价值、魅力,以及体育课的课堂规则和安全事项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初中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由于学校教育及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大家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差,随意占用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校似乎成了不成文"规定",只要是下雨天,其他学科的教师就找体育教师要课,而一些没有原则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便做个"顺水人情",落得"轻松自在",这就让更多的"要课"教师"趁虚而入",占用体育课便成为了很自然的常事,给学生造  相似文献   

18.
周彤 《体育师友》2003,(2):20-21
据调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生喜欢活动的人数占76.3%,而喜欢上体育课的只占66.2%,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体育课教学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对他们缺乏一定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强体育课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描述:近年来,笔者学校增至56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学校人均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大大"缩水",上课场地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育课的课时数增加,十几个班同时在操场上体育课成为常态,这么多班级如何在操场上"同场竞技",如何解决在多班上课的问题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成为笔者学校近几年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未雨绸缪早打算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在确定课程安排  相似文献   

20.
<正>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择校热"高烧不退,导致各大城市"名校"内班级数量逐年攀升。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视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的出台,使学校体育课程开齐开足成为必然。中小学体育课大都集中在上午第3节、第4节和下午第1节、第2节课,一到体育课时间,操场上就会出现拥挤等现象。那么,如何在学校有限的场地上合理安排多班上好体育课,从而确保体育课质量呢?一、以"小"博"多",成就"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