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GLONASS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的设计与实现,根据GLONASS导航系统频分多址的特点给出了基带信号产生和数字滤波技术两项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给出模拟器总体框架设计,分解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予以概要设计。完成设计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给出了定位结果,证明该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郭小娟  纪元法 《大众科技》2010,(4):19-20,32
针对单频GPS接收机受空间环境误差影响较大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空间环境误差特性在GPS导航中造成的定位误差。详细介绍了空间环境误差的两个典型的误差模型,即Klobuchar模型和Hopfield模型。并通过卫星信号模拟器进行实验,在不考虑空间环境误差模型和考虑空间环境误差模型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考虑空间环境误差模型后,导航定位精度在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也验证了空间环境模型在实际应用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卫星——移动接收机信道特征的信道模型,常用于通信及导航信道模拟。基于已有的两状态窄带陆地移动卫星模型,探讨并分析了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模型以支持GNSS模拟器的动态模拟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对高山、海洋、城市等室外环境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然而,当面临有建筑物遮挡的室内环境时,卫星导航定位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定位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人们对于室内高精度定位服务提出的更多需求,“羲和”系统应运而生。“羲和”系统是针对构建基于多系统融合的精确、泛在、智能化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的需求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该系统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项目。“羲和”系统基于北斗/GNSS、移动通信、广播和卫星通信等系统,提供室内导航信号和室外卫星导航增强信号,采用协同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大幅提高室外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有效解决卫星导航信号到达个人移动终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北斗系统应用的精细化和延伸,与北斗的结合将有力地带动北斗走进公众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迅速弥补单一北斗系统与GPS等系统竞争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GPS卫星信号可以帮助你给妈妈打电话,远距离操纵家用电器,甚至帮助你进行飞机起降。但是一个廉价的塑料盒子却可以将这一切化为乌有。PS卫星信号可以帮助你给妈妈打电话离操纵家用电器但是一个廉价的塑料盒子却可以将这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6.
导航卫星是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和空中用户导航定位的。导航卫星定位不仅定位精度高,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信息,而且用户设备也很简单。导航卫星主要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为核潜艇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同时它也为地面战车、空中飞机、水面舰艇、地面部队甚至个别士兵提供精确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子午仪”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7.
MATLAB具有方便的硬件接口函数,可以作为PC上位机的显控软件平台。利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向导GUIDE设计了显示控制界面程序,通过串口与BD/GPS卫星信号模拟器主机进行通信,实现卫星信息的显示,并下发控制命令,介绍了详细的步骤和架构。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建立起国家坐标框架,现在已经在测绘地理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大众、政府机关以及企业的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当前全国卫星导航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可以满足于人们的日常使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本文针对全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事件:前不久有报道称,北斗地图App会在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一时间,北斗地图App将上线的消息形成刷屏之势。北斗系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北斗系统可以给电子地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但说成是"北斗地图"则容易引起误导。因为导航卫星只能提供定位,只有遥感卫星才能帮助生成地图的影像。  相似文献   

10.
GPS欺骗干扰中欺骗概率较大的是生成式干扰,流程是信号同步以及欺骗策略实施,研究可以为抗欺骗干扰的研究提供参考。信号同步需要精确的模拟产生目标接收机所接收到的真实GPS卫星导航信号,即码相位、多普勒频率、载波相位各项参数能够和真实信号对齐,以及修改导航电文部分参数;此外,成功控制并牵引目标接收机还要符合的一定信号功率等条件。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是飞机上重要的导航方式,可以为飞机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数据。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机载设备,卫星接收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飞行安全紧密相关。分析了卫星接收机在民机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向全球范围提供高精度导航及通信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我国民机的卫星接收机应综合使用北斗和GPS数据,并加快接收机国产化进程,以实现卫星导航的完全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一种无人驾驶小车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该系统拥有室内室外两种传输信号路径,在室内时,磁带导航模块接收到磁信号,而后传输给控制模块来完成对无人小车的闭环控制的操作;在室外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将接收到的无人驾驶小车的位置信息与惯性模块接收到的无人小车的位姿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从而实现无人小车的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别的     
早在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是中国继2000年12月之后发射的第三颗导航定位卫星。完成了三星定位系统。新华社对于此次发射的评价是:“意味着我国完全依靠自已的力量完成了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刘大可 《学会》2023,(9):22-25
<正>学会名片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协会现有个人会员299名,单位会员829家,下设29个专业委员会,涵盖卫星(卫星导航、通信、遥感等应用)、导航(泛在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天地基定位和泛在的时间空间位置服务)。协会致力于提高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位置服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引领和推进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助力新业态,大力促进北斗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际上被称为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它是通过卫星进行无线电通信、测距、用计算技术确定用户的精确几何位置,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地面中心站和其他用户的系统,它的功能包括导航、定位和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与功能原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一个定位信息控制处理中心(地面中心站),和大量不同类型用户收发机(用户机)组成。该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对移动用户精确导航定位、双向简短数据通信和传送定时信息。这些功能可以同时在同一个信道中完成。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2月1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姚铮被美国导航学会授予2017年"早期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卫星导航信号设计和多路复用方面取得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设计的重要推动作用。早期成就奖是美国导航学会针对35岁以下青年学者在国际导航领域设立的最高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一名对世界导航科学和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学者作为获奖人。该奖于1997年设立,至今共有22位获奖者,而姚铮是获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17)
随着GPS,北斗等导航定位应用逐步为人类所接受,对于各类卫星定位的精确度也随之逐步提高,目前所最为引人注目的主要方面是对卫星信号的精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而这两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则往往集中于高层环境电磁波的大气延迟。因而,对高层环境电磁波的大气延迟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延迟改正方法,是卫星信号的精确性和实时性的重要手段,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详述了在导航定位中,高层环境大气延迟的来源并对其来源方法并对各类环境下的方法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当前导航卫星系统在全球民航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作为研究背景,根据GNSS完好性异常来源及监测方法研究分析,确定RAIM算法是完好性监测的重点研究对象,完成了对最小二乘RAIM算法的研究并进行了可用性及可靠性分析,最后进行GNSS的完好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卫星环境不良的情况下GNSS系统时差可以使RAIM算法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Strobe技术在卫星导航信号接收中的多径抑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GPS、GIS等技术被大范围应用,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日益完善,无线电导航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防、军事以及经济建设领域中均可给予必要的支持。我国在航空领域开展的自主研究活动也日益活跃化。在给卫星设置导航接收机时,需将射频前端部分的设计工作做好。可以射频芯片为研究基础,进一步优化射频前端部分的设计工作,使其更具通用性,现探讨相应的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