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钟文京 《科技广场》2014,(8):231-236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走清洁化和节能化道路,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的技术保障与政策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南昌市作为我国重要地方区域及工业城市,应抓住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机遇,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路,即政府与企业间、技术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应用的现状,提出了继续优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提倡新能源汽车"公交先行",以项目示范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化促进市场化进程,提升消费需求刺激技术创新等相关建议,以推动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应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峰回路转,新能源汽车规划(2012—2020)目标任务圆满收官。这一年,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元年,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折年,也是新能源汽车利好发展政策纷纷出台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的研究汽车节能技术,需要深入工作实际,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节能技术措施,以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科技》2014,(1):42-42
<正>频频落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将再次给产业打入一剂"强心针"。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一方面是新能源第二批免车船税名单的公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政策即将破茧,这两举令一直被行业看成在云端的"新能源政策"开始贴近市场、步步落地。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家的政策也渐渐明晰。按最新的规划显示,2011-2020年,凡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的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十年大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推出。计划到202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程度和市场规模都将达到全球第一位!毋庸置疑,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来扶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然后对近年来南昌市四大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昌市实际,面对科技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促进南昌市四大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低碳、零排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盛行。车市上,不仅有丰田凯美瑞、普锐斯,本田思域等引进技术组装的混合动力车型,也有比亚迪E6、奇瑞S18等所谓自主品牌,更有山寨电动汽车暗流涌动,新能源技术更完善的雪佛兰VOLT、日产LEAF等车型也将在各大城市,公交企业正忙于改装、拼装电动公共汽车;既不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又不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的厂商,却高举核心技术研发大旗,积极引进组装产品,大干快上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当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纷纷制定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62-63
三年前《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但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7月,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仅一万余辆,私人购买的仅一千余辆。巨大的落差下,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再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包括研究免除对新能源汽车摇号、限行、车牌拍卖等限制措施,引发社会关切。新能源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何时才能开进“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9.
继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工程推广以来,奇瑞一次再次凭借新能源优势产品频频亮相。继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政府当务之急。安徽奇瑞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布局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合肥不但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列,还人选国家首批5个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之一。这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的“皖家军”来说,是一个利好。  相似文献   

10.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一旦出台的问题上,就新能源汽车必将在市场再度掀起一波新能源汽车的热潮。记者仔细考察各个相关产业环节,由于所处的行业位置差异较大,不同产业链的获益程度相差颇多。接受采访的专家们大多认为,产业获益的排序基本是电池、电机、电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门最优,整车厂商次之,上游的原材料领域再次。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是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随着汽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汽车行业的重点研究课题。一些高职院校开始着力于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教学内容中,除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多地涉及到汽车生产装备和性能维护等等,以使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针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是各国提升自身在世界技术、经济等综合国力角逐中的地位,争夺新形势下高新技术领域市场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开拓全球市场,各国都出台了各种发展规划与政策,因此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最为基础的辅助设施,影响着一个区域内电动汽车的覆盖率。因此充电设施的建设水平、形式以及覆盖率,在某一城市内对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藏高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5月20日举行的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再次强调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雄心,根据不久前已经公布的方案,未来10年政府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安庆衡透露,工信部牵头制订的新能源节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于近日正式公布。根据规划草案,工信部的目标是,2020年以纯电动车为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随着2013年9月17日《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正式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主打,始终是最受"关照"的补贴类型。即使如此,成本高、充电难、续航能力差仍然是电动汽车未能快速打开市场的三大瓶颈。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5,(5):118-119
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处于由研发向应用转型的阶段,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包括动力系统、产品规划、开发设计等环节的人才,掌握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研究方向、掌握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的方法和作用。积极开展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一个汽车使用大国,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的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服务市场和销售市场,让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与世界接轨。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全球,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都表现不俗: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持续递增,日本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已经占到美国汽车总销量的一成以上,欧洲市场上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各占半边天。今天就带您看看,各国新能源车是如何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技术发展前景,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与策略建议,其中着重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新能源车企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而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锂离子电池易燃,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