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预示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产生了影响。以湖北省为例,留在农村的以中老年居多,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诸多不利。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探究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尝试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因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考量必不可少。借助文献研究方法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发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互为影响、相辅相成,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乡村振兴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对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龙湖大方居小区为例,分析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加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18-22
王如松: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近日,记者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特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  相似文献   

5.
早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工业化以及集约化的程度加深,低碳理念成为了城乡发展的基本准则,至于大力发展"低碳农村",才能构建魅力农村。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指出,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问题。文章通过阐述和分析我国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提出了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立足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就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海和谐"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探索,理性审视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探讨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设想,旨在为推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又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即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经过文献阅读和整理,梳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成果,厘清相关的研究内容、现状以及不足,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实现路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三个方面搜集整理资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创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民能源利用方式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以科技创新为途径,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以科技教育为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目标的能否实现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是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本文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厦门PX事件为例,通过揭示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并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赟 《未来与发展》2012,35(7):31-34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借鉴民政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全国各地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新发展模式是公共需求管理型模式,目标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集自治型、服务型、平安型、生态型、学习型、数字型等"六位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不断深入认识的重大工程。石家庄作为一个年轻的省会城市,在生态文明县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但其又面临着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严竣问题。本文从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策略,为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得源  李彦青 《科技风》2015,(6):228+230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日渐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标志着旧的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将之取缔,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居民生态意识不强,个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草场退化、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总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与任务,顺应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观,促使摒弃不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和不文明的社会行为,推进全国生态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提升我国社会发展文明层次指明前景、强化实践。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与人们的福祉相关,是与国家的未来相联系的,也是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是本文所阐述的重点。文章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生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其重中之重,但面对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状,引进新技术、新能源成为必然,光伏太阳能以其能耗低、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等优点逐渐进入能源供应行列,将其应用到农村建设当中,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结合光伏太阳能技术特点,立足新农村各方面建设,阐述了光伏太阳能技术在大棚、农业灌溉、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美丽中国"的蓝图跃然纸上。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十八大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河南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有重大意义的人文工程。这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之后广大农民的日渐突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河南省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成败。河南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力量源泉,应从政策领导、乡土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把握机遇,多方参与,大力支持,加强传统文明对农村社区文化的整合力度,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新风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昭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生产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鲜明特征和重点任务。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