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的要求,设计一款无碳小车,该小车由车身、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微调机构等组成。针对运行轨迹的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转向机构,并使用Matlab进行轨迹仿真,从理论上解决了小车的设计、制作问题,满足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用智能差速驱动小车作为现代农业中通用的运载平台,是针对复杂农田环境下运载农业设备的机器人。该小车以ARM Cortex-M4为内核的MK60DN512ZVLL10控制器,内嵌μC/OS-II操作系统,设计差速转向农用小车控制系统。通过面阵式摄像头对路况进行实时采集,将传感器数据送到K60主控器进行循迹控制,结合双轮差速和舵机进行转向控制,并采用编码器及PID+bangbang闭环算法控制小车速度。经实验测试,该小车实现避障、自动循迹、自动停车等功能,可提高小车实际农田路况的行驶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4)
由于设计、制造、装配及现场发车等各种原因,无碳小车实际行走的轨迹与理论轨迹往往存在一定偏差。转向机构作为无碳小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其设计成微调结构能有效的调节轨迹偏差。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连杆机构各杆长变化时对小车轨迹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和制作的小车实际调试试验,分析当小车轨迹产生偏差时的微调方案对小车实际调试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成本较低、结构优良、功能多元化、载物能力较高等要求的智能爬楼载物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分析现有爬楼越障技术优缺点的前提下,采用电机驱动、传感技术与爬楼功能结合方式,开发支撑式-星轮式爬升机构的智能爬楼梯载物车。智能爬楼载物车能够实现高度、角度和方向可调的攀爬结构,实现无需人力的智能化控制,并实现爬楼和平地行走转换。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究的是可自发行走的方向可控的无碳小车,利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后轮轴实现前进动作;并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前轮转向。我们根据功能要求分别做模块化分析。原动机构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要降低摩擦损耗。传动机构把机械能转化为满足小车前进及转向的动能。转向机构利用齿轮-齿轮(带有滑槽)间的传递,后经滑槽连接的连杆传递给转向轮,实现往复摆动,调节转向轮转角大小使小车顺利绕桩行走。应用Solidedge、Proe、CAD等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及仿真分析轨迹路径,验证了小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8)
针对命题"原始桩之间距离1m,偶数桩在±200~300mm范围内移动的无碳小车的设计与制作",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行驶机构、转向机构、动力机构三个机构列矩阵进行计算,推导出无碳小车部件设计权重比值,并探析较重要部件的优势,并为该部件的合理的摆放提供参考意见。最后,通过权重分析结论设计出合理的零部件、微调机构,并制造一台无碳小车样车,试跑结果表明无碳小车按照预定轨迹稳定行走。  相似文献   

7.
自动运料小车是实现小车自动加料和卸料的装置,主要对象为小车。首先,分析了自动运料小车的工作过程及其组成单元,对其设计原理及功能做出了详述。其次,进行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软件编程,分析了小车在自动和手动模块下的程序设计。同时,结合小车的工作过程,编写MCGS组态程序。最后,对装置进行了仿真调试,基本实现了自动运料小车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的爬楼车,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力辅助才能爬楼。本项目结合互联网,单片机技术,提出一款"互联网+"智能爬楼托运车的设计。该车可由手机控制行进,或自动跟随路面标志行进。该爬楼托运车的采用创新的双摇臂式车架结构,四履带式设计。时刻与楼梯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爬楼车的攀爬能力,并时刻保持车身稳定性。提高此类爬楼车的便捷性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国内外的爬楼梯轮椅相关的专利数据,提出履带式爬楼机构和行星轮式爬楼机构的研究比重较大,研究人员更加注重对具有连续攀爬能力轮椅的研究的观点。在轮椅行业起到对爬楼梯轮椅的创新研发的指导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辅助老年人或残疾人自助独立的攀爬步梯,设计了一种可以爬楼越障、跨越沟壑的轮组式爬楼轮椅。此轮椅主要由运动装置和驱动装置组成。本文主要对运动装置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行星轮、行星轮悬臂等,并确定了行星轮半径、行星轮的间距和悬臂的几何参数,并通过建模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以后设计轮组式爬楼轮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设计一种重力势能驱动的自动避障小车,整个环节包括小车的轨迹计算与优化、机构设计、加工和装配调试。无碳小车以"8"形轨迹绕桩循环运行,轨迹曲线的平滑度和形状直接决定了小车的稳定性和绕桩数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无碳小车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不断地调整,最终获得了具体的分析结果和直观的轨迹函数图像,从而确定了影响小车运行轨迹的各参数最优值。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4)
针对第5届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利用重力使能转化为动能的三轮8字形"无碳小车",利用转向机构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无碳小车行进路线沿8字形轨迹绕行。运用Solidworks进行建模装配,并利用相关运动学公式计算出8字形曲线的理论轨迹,以便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的8字形无碳小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无碳小车的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调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无碳小车的设计制作对提高机械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第六届全国工程能力大赛"s"型无碳小车的命题要求,设计了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并使用转向机构达到自主绕桩的效果。该转向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为实现不同桩距可调,在曲柄上设有不同孔距的螺纹孔,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制作一种专用夹具,辅助CAM进行编程,并通过数控铣床加工,最终满足曲柄的加工精度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电控自动避障功能的小车。针对这种命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稳定性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舵机实现转向,齿轮组和变速机构共同完成自行行走的势能小车。本文从能量转换、传动与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重力势能小车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势能小车的尺寸、传动比等各参数,势能小车即可用于竞赛小车,也可以作为教学载体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为使小车按8字形状轨迹走,顺利绕过两个相距一定间距的障碍物,使用凸轮机构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由于凸轮存在周期性的特性,小车可以周期性的按8字形轨迹行走,从而实现小车在重锤的重力下持续绕过障碍物的过程。其中寻找或构造8字形曲线的常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寻觅现有的连续曲线,并能直接得到该曲线方程,而另一种是构造8字形轨迹。本次课题是使用圆弧和三角函数线来构造类8字形轨迹。本课题主要从分析前轮转角,并结合转向机构设计凸轮相应的半径和角度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完善的且应用性强的爬楼梯运输车,考虑到各项问题,设计出一款新型爬楼梯运输车。本新型电动爬楼梯运输车,可以依靠其自身机构轻松稳定的载物爬楼,并且电动机的寿命更长,闲置时收缩放置可减小占地面积,应用性极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农业大国的现状和现代电子科技的进步促使农业自动化的发展。该设计基于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循迹小车,主要利用红外传感器、黑白传感器对周围信息进行采集更新,C51对信息处理并且通过直流电机、舵机驱动控制完成对草莓定向、定高、定点采摘和智能卸载工作,完成农业自动一体化任务。采摘机器人是农业机器人的一种,在农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生对既有移动副又有转动副的机构设计仿真方面学习困难,本文利用当今世界先进的三维造型软件UG对凸轮泵体机构进行精确三维造型并实现运动仿真,制作了教学模板,阐述了机构运动仿真的意义,同时指出了在UG中创建机构运动分析方案的步骤,并按照该步骤详细地阐述了实现运动仿真的过程。再现凸轮泵体机构的运动过程,检验机构的运动结果是否与设计相一致,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仿真结果显示设计是合理的,可避免发生失误。该设计是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与CAD/CAE/CAM技术相结合的典型应用,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理论力学进行大型支架臂机构设计,并通过三维建模夹具和使用有限元对其机构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比计算值与有限仿真结果,证明机构是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