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硕士研究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成长,各种压力导致他们心理脆弱,压抑的情绪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影响其身心健康。通过对西安邮电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性别、年级、是否应届生等角度分析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特点,从社会、家庭、学校、研究生个人等角度,分析研究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提出疏导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方式,以期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人格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了解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笔者对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和招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研究结论是:广西高校专业设置较少,授权点较少,招生方式相差不大,招生起始时间都较晚,招生类型较少,招生人数每年相差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面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正遭遇着“冰峰”,从数量上看,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质量上看,他们的工作意向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较大,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造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高校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性、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消费观念”的变化、硕士研究生择业存在误区等,但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中间性与就业市场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南疆某本科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黄涛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南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在专业选择自由度、专业热门程度、学习成绩及家庭来源上专业认同总分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性别上专业认同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自编问卷和SPSS19.0软件对江苏6所不同类型高校、共计1035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有关特征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不高。被试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因其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时间投入、导师指导方式、参与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等因素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其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被试从事教育教学类工作经历、前学历学校类型、现就读学校类型,是否为跨学科生源等生源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8所高校184位二年级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培养过程。调查发现,研究生对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体上较为满意,普遍认可课程设置和校内导师指导,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发现,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认知、专业实践环节安排、授课内容与方式、“双导师”队伍建设等很多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提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提升与宣传工作,构建能够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林业硕士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质量,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北光 《大学教育》2023,(14):36-38+42
为高中教育培养高水平师资,是高校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使命。时下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校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理念较落后,课程设置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需要,导致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相差较远,不能满足高中教育的需求。为此,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强化教育实践研究能力,形成新的培养体系,以凸显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H师范学院144名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持续性较差,其中认知认同随着年级增长而增长,情感与行为认同则逐年下降,专业认同在性别、专业、年级、是否跨考等因素上呈显著差异。分析得知,专业认同水平主要受到自身压力、培养模式、导师专业程度等因素影响。为改善其专业认同现状,本研究建议:提供科学心理辅导,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高校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提高研究生心理素质,更有效地做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我们随机抽取广州市高校3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校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比率为23.3%,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这4项因子上发生比率较高,研究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在性别(t=0.817,p>0.05)、专业(t=0.556,p>0.05)、培养方式(p>0.05)和婚恋状况(p>0.05)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龄(t=-2.641,P<0.05)和年级(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单调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和自我意识的不完善是导致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建议从多个方面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0.
谢隆艳 《考试周刊》2013,(98):160-161
研究生就业关乎全社会的稳定及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但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呈现。本文从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认知、就业观念误区等自身层面,以及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等高校层面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并从提高硕士研究生自身核心竞争力、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角度探讨面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以高就业为导向,以"三高一融合一服务"为办学理念,以"始于您的就业需求,终于您的满意就业"为就业服务宗旨,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创出了特色,造出了品牌,做成了精品,毕业生都能在技术岗位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全国2976名在中小学工作一年后的师范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考察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客观因素,如性别、学段、毕业学校、任教学校所在地、工作量对新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而教师职业热诚度、感知工作负担、人际关系、教学能力与发展需要因素以及学校的制度环境因素对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为提高新教师工作满意度,需要重视教师主观因素和学校制度因素的关键作用,塑造新教师的积极职业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组织环境,关注其工作适应状态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茂名学院2007、2008届体育学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现状与特点,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导师指导行为的现状,结果表明:导师与研究生见面交流的频度和效果有较大缺陷,导师的指导方式和自身素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严格导师遴选,建立导师工作规范,加强导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导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电大会计专业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进入职业角色作好了心理准备。但要真正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就必须实施以"双证书"教育为突破口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缩短学生上岗就业的实践和距离。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主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现实状况,并给出了综合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和6个就业满意度的具体指标的状况,最后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过度教育及其他控制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性。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对毕业生、市场和社会、高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linked to autonomou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However,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ether satisfy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nd student happiness. Furthermore, this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examined in samples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and racial backgrounds. In th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tudy (N = 1,961), we found tha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were positively and moderat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atisfaction of psychological needs for autonomy, relatedness, and competence. Satisfying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urn, was moderate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appiness. These findings held across African American, Asian American, and Latinx subsamples. For the overall sample, students in higher grade levels perceived that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were met to a lesser degree than students in earlier grades. However, only the Latinx subsample replicated this effe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may promote happiness via meeting psychological needs.  相似文献   

19.
厘清研究生满意度基本理论对于研究生满意度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满意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态度理论、需要理论、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以及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生满意度区别于顾客满意度,具有主体能动性与差异性以及需求的心智性与精神性、难替换性、高层次性、研究性特征。基于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生满意度的特点,本研究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管理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研究生满意度测量指标,以期为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increasingly gauged by graduate employment outcomes. Measuring outcomes in full-time employment terms does not capture the complexities of underemployment, the rise of portfolio careers, the constraints of the labour market and graduate motivations for working arrangements that can allow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work-life bala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areer outcomes of Busines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graduates using both traditional measures (full-time employment outcomes) and a suite of broader measures that examine career satisfaction,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perceived career success, underemployment, and graduate motivations for seeking new roles. Findings confirm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graduate experience, and raise some broad concerns abou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mployment, particularly given the lack of improvement in outcomes over time since course completion. Findings suggest graduates are optimistic about their career futures, despite unmet expectations – particularly on in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