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县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提高农田灌排标准;(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5)提高农村供水能力;(6)加快圩区治理步伐;(7)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8)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改革,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主渠道不畅通;最大的瓶颈是建设维护水利设施的投入少、投工难;最难啃的"骨头"是水利条件较差、干旱严重的局部区域;最棘手的矛盾是水费收取和水价确定问题;最急需研究的是如何做到多部门效益的最大化。鄂北岗地区域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水利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多渠道融资,倾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坚持依靠基层组织,依靠广大群众,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兴水的路子;坚持兴水与节水并重,建设水利工程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并举;处理好供水、管水、用水的关系。鄂北岗地水利建设应从加快推进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实施鄂北岗地东西高干渠、唐东补水、长山泵站等三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疏浚和修复干、支渠为重点,全面恢复各灌区灌溉能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护;强化基层组织责任,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全民兴水,全面节水;争取把鄂北岗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为全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水利工作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重大型轻小型、重骨干轻配套、重工程轻实效等问题,全国水利工作的着重点逐渐从抓建设新工程转移到抓管理、注重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上来.在国家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积极改革水利投入方式,实行分级负担,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加强已建工程的配套和更新改造,全面推进水利经营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因水利投资相对减少,水利工程面临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和北方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全国水利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治黄科技信息》2010,(1):22-24
1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全年落实预算内中央水利投资637亿元,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达1400亿元,较上年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中所形成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是水利工作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在工作中进行查考、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水利工程信息的源泉。在重大旱、涝灾害面前,在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档案中一个小小的数字,一句简单的文字,就能帮助决策者们做出正确的抉择,以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的安全。所避免的损失无法用数字衡量。因此,管理好水利工程档案,使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的为水利事业服务是各级领导和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治黄科技信息》2009,(4):21-22
经历了大旱的严峻考验,我国夏粮丰收在望。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生产,水利立下汗马功劳。近年来,发展民生水利成为我国水利事业的突出亮点。仅去年一年,2505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482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对349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亿kg,增加节水能力48亿m^3。  相似文献   

8.
水利是水资源控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总称.水利建设生态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防洪、发电、灌溉、水运、水产、工业用水或城乡居民供水等方面.近两年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很重视水利经济问题的讨论,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正朝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转移.  相似文献   

9.
陈启洪  刘宏友 《考试》2010,(11):38-41
命题背景: 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为了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水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是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基本特征。应加快推行节水措施对节水型社会的宣传。采取一系列有利综合措施加大节水力度。明晰水权。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节水措施。使用权用水结构更加合理;工程建设节水措施。提高渠系系统配置;工业节水措施。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城市生活节水措施。村绝跑、冒、滴、漏、长流水;水价控促使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行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来节水。珍惜水才能实现节水社会。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发展,坚持大搞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每年拔大批的款项用于水利建设,除了特大型、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外,小型水利工程也是星罗棋布,难以计数。若这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将会使大量的修缮工程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新建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无穷的隐患,水利工程不分大小,其施工管理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1928年成立的华北水利委员会是以科学方法进行水利建设的新式水利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华北防洪、灌溉、航运、水力及其他水利工程事宜。该会成立后在华北水利测量、水资源勘测,以及引水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制定水利计划、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华北水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做一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央"三农"政策的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英明决策.水利事业是服务"三农"的先行官,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收,把好工程质量关,健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越来越突显出水利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完成,为国家的水利事业,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涵 《贵州教育》2008,(12):8-9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同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13亿人口中有7.4亿在农村,农村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首要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人口的增加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利设计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出的作用都有直接的影响.在水利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理念的认识与运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做出简述,并对当前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同时对如何推动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水在农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节水型农业,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坚持节水灌溉、坚持节水农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获取泸县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水资源利用及水利工程变化数据,主要农作物平均灌溉定额和节水灌溉定额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法对泸县未来几年的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7年水稻、玉米、小麦在采用节水技术后共计用水量分别为:14.2亿m3、11.08亿m3、0.46亿m3,共计节水量分别为:14.04亿m3、11.41亿m3、0.59亿m3。研究得出: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进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昭通水利建设属初创阶段,主要体现在,自"改土归流"以后,疏濬河道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决新建昭通府城及附郭恩安县的固定饮用水问题。不过清朝水利开发遗留问题颇多,昭通和鲁甸两地老鸦岩石峡水利纠纷,正属此例。民国十九年(1930)昭鲁水利工程治理是为此段纠纷之止。民国时期该县水利事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既有政府政策支持,又制定了完备的治理方案,相关制度得到发展,水利事业获得保护。梳理清代至民国昭通水利开发过程,考察水利与昭通农田生产、民众生活、区域民众之间(昭通与鲁甸)水利纠纷等关系,进而探讨水利与昭通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联系。是研究昭通区域社会史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和行业发展需求对传统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新技术为支持进行专业改造升级是必然趋势。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水利类专业提升改造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强调”:强调传统水利工程专业与技术新发展、行业新需求的融合;强调培养具有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智能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通过升级培养方案、改造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革新培养模式、加强特色课程教材建设、推进融合型师资建设与能力提升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