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用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一个新的几何体,大家拼得很好.现在我们用课前自己收集来的几何体,3个人一组互相配合,拼一个新的你们所喜欢的物体.要求是: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想拼一个什么物体,商量好后,小组同学再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个物体搭建起来.……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用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一个新的几何体,大家拼得很好.现在我们用课前自己收集来的几何体,3个人一组互相配合,拼一个新的你们所喜欢的物体.要求是: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想拼一个什么物体,商量好后,小组同学再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个物体搭建起来.……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用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一个新的几何体,大家拼得很好。现在我们用课前自己收集来的几何体,3个人一组互相配合,拼一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 (师出示一个黑塑料袋,里面装了几个圆柱体模型,每小组摸出一个模型) 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这是一个圆柱. 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5.
邓美琴 《江西教育》2004,(15):57-57
[教学实录] 师:老师今天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想与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学生异口同声地高声回答:想) 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砝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一个初三男生交了女朋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被班主任发现,这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们这样在一起有想过不好的影响吗? 学生:我们的交往没有干扰到别人,只是我们两个想在一起. 老师: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做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在一起. 老师:嗯.为什么不能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呢? 学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和别的同学也在一起,但我们更希望我们两个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师: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让我们到“幸运52”去参加竞赛,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幸运52”的现场,就由王老师当一次主持人好吗?师:挑战第一关,请听抢答题:1.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2.看一看,下面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的分数对不对?师:挑战第二关,请听必答题:1.连线题:2.填空题:今天参与我们活动的同学共有36名,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6名同学,每组同学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两个小组的六分之一是()名同学,一个小组的六分之一是()名同学。…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师:同学们,从左边起,这是第1小组、第2小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请同学们记住自己是第几小组第几排,老师要和你们做个小游戏。师:请第2小组和第7小组的同学相互间挥挥手。师:请第3排和第5排的同学站起来,朝后面的老师笑一笑。师:请第4列第3排的同学向老师敬个礼。  相似文献   

9.
(33名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实验桌上有挂摆的支架。一个红线绳的摆,一个黄线绳的摆。实验报告单。有4个小组另有一块球状橡皮泥。) 师:每天我们都能见到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物体。你们发现了吗,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的方式又是各种各样的。如:足球在草坪上滚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老师采用小组对抗赛进行教学,结果一个小组的学生获胜了,这个小组的学生非常兴奋,甚至有的同学向另一组做出了多余的鬼脸.相反,另一个小组因为有两个学生做错了题目,受到老师的批评,每个学生情绪都很低落.不仅如此,老师还在全班表扬获胜的同学,要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而对另一组那两个做错的同学说道:"希望你们要努力,不要因为你们两个同学影响整个小组."这种小组对抗赛性质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方式,但如此运用上述方法,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也说"拼"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对"拼"的解释: ①合在一起;连合.②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 义项①是指某人把零碎的物体合成一个整体,如"拼图""拼音""拼布块""拼积木"等.义项②是指某人努力地做某事,如"拼命""拼死""拼搏"等.在当前的许多报纸、时尚杂志以及网络传媒中,常见到跟"拼"有关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都没有收录到词典里.我们把这些新词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X 拼"式,一类是"拼 X"式.(本文的例句均来自百度网)  相似文献   

12.
老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50名同学中起码有两人的生日相同,你们信吗? 小明:不信.除非您看过我们的档案材料. 老师: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你们的出生日期,因为那些资料都在你们班主任手里.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师出示一个黑塑料袋,里面装了几个圆柱体模型,每小组摸出一个模型)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生:这是一个圆柱。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以几个学生为单位组成一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共同使用一个练笔本,每天安排一名同学写.第二天的同学先阅读前面同学写的文章,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议,然后再写下自己的文章,依次循环.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老师采用小组对抗赛进行教学,结果一个小组的学生获胜了,这个小组的学生非常兴奋,甚至有的同学向另一组做出了多余的鬼脸。相反,另一个小组因为有两个学生做错了题目,受到老师的批评,每个学生情绪都很低落。不仅如此,老师还在全班表扬获胜的同学,要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而对另一组那两个做错的同学说道:“希望你们要努力,不要因为你们两个同学影响整个小组。”这种小组对抗赛性质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方式,但如此运用上述方法,对于小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16.
秦剑  陈晨 《辽宁教育》2002,(1):111-112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五组) 师:老师课前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袋精盐,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请每个同学都用手去掂一掂,感觉一下这袋精盐的重量.  相似文献   

17.
一 复习回顾,明确任务 师:超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去超市购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周前,我们确定了"超市的学问"这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板书)我们一共提出了132个小问题,经过归纳,最后确定四个小课题进行研究:购物环境、商品价格、食品安全、商品摆放.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上网查资料、拍摄相关照片来研究这些问题,不时有同学跑过来要与我分享活动中的快乐.今天就分小组展示你们的成果.下面,请四个研究小组闪亮登场吧.大家掌声欢迎.  相似文献   

18.
秦剑  陈晨 《辽宁教育》2002,(2):111-112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五组)   师:老师课前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袋精盐,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请每个同学都用手去掂一掂,感觉一下这袋精盐的重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8单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吗? (生想) 师: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揭开谜底。 (请4名同学上讲台) 师:请你们在袋里随便摸出一个物体,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说对的话,同学们就为他鼓掌。 (4位同学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这4种形状的物体,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它们的立体图。)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认识物体”的数学课。 (板书:认识物体)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分类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体验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2.能与小组同学共同研究光的传播特点;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3.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在微机中演示(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各种发光物体的图片及实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发光的物体及其材料,每组准备一个手电筒,三块20×20cm的硬纸板并在每块纸板中间扎一孔,定位夹6个。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教室与以往的教室有什么不同?(教师事先关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