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的今天,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若干建议,对进一步开拓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新天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另一条途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等措施,促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3.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出发, 尝试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现状,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现实矛盾, 分别从毕业生的价值观、高校的结构和办学模式以及改善农村就业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选择。城乡差距显著是高校毕业生倾向在城镇就业的根本原因。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良好的到农村就业的环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明显转变,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不强和稳定性不够,政策激励和教育引导仍然存在短板。本文分析出现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原因,同时对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出体制构建、政策制定、教育宣导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毕业生就业面临多重困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应深化改革,研究对策,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各级政府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构建完善的就业机制外。广大大学毕业生还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发展的创新理念,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到农村、基层,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奉献,这是落实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不断增加。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现实态度与选择,也深刻揭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精准指导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证调研剖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成因、帮扶需求等。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成因主要受就业能力高低与就业意愿强弱双重影响,就业帮扶需求集中在求职核心能力指导帮扶、求职多元保障支持两个层面,就业帮扶关键人物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学生本人、家族成员和高校辅导员。据此,引入二维度“象限”分析法,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为5个群体类别,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就业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毕业生始终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半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同时,必须认真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关节点,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各种就业歧视也花样翻新,成为阻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第一学历歧视就是在当前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歧视现象,它的实质是出身歧视,严重损害了平等就业。因此,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同时加强立法建设和司法救济,消除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