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儿童电视动画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电视动画片对儿童思维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种种原因,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儿童电视动画片在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节目与儿童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曾经有过辉煌的国产动画片正陷在低迷的困境中.本文探索如何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更好地推动儿童电视动画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动画片的适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人群的关注.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游戏特点和想象特点为切入点,对儿童动画片分年龄等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文哲  龙耘 《传媒》2015,(10):72-73
动画片的受众以少年儿童为主,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动画片是儿童观察外在世界和学习他人行为的社会教材.但令人担忧的是,这部“社会教材”里却充斥着暴力、粗鄙等不良内容.本文在回顾媒介规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动画片影响儿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回避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全面论证并尽快建立动画片生产及播放的规制机制与实施细则,以制度促进动画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产儿童动画片生产数量大幅增长,艺术质量不断提高,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儿童效仿动画片情节,发生人身伤害事件;存在成人化倾向,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商业色彩浓重,教育职责被忽视。国产儿童动画片中的问题,不禁让人冷静审视、反思如何为孩子们制作播映健康有益的动画片。  相似文献   

5.
李琦 《声屏世界》2010,(8):43-45
在媒介时代,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BBC的《花园宝宝》和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是针对低幼儿童而作,童真童趣童心在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两片在得到小观众认可的同时,又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针对近年来国家对国产动画片大力扶持、动画产业不断扩大,但是影响力仍不尽如人意、深受欢迎的作品依然很少的状况,《花园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播出,能给我国电视动画片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经验?我们又该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电视动画片?值得电视动画片制作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陈玲 《视听》2016,(7):55-56
本文主要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讨论我国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对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的必要性的研究,主要内容是儿童年幼的特性使其易产生媒介认同感,易发生模仿行为。动画片的错误引导很有可能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第二是对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可行性的研究,其中借鉴美国分级制度和法国分级制度的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勇 《声屏世界》2006,12(9):14-15
“真人动画”是不是动画?该不该叫停?面对近期一些电视台出现的“真人动画”热播态势,一时众说纷纭。国家广电总局对此高度重视,2006年2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画片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对以真人演出的所谓动画片一般不得作为动画片受理审查并发放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对未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动画片一律不得播出。密集举措“保驾护航”,“真人动画”必须叫停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方针的确定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我国动画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认为,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为低幼儿童,于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之类低幼化的作品仿佛就是动画片的范本。而事实上,动画片的受众中还包括大量13岁以上的青少年,但过于低幼化的动画作品引不起他们的观赏兴趣。从年龄特点上说,13岁以上青少年对动画片的迷恋和依赖程度甚至超过低幼儿童。据尼尔森观众收视调查,我国大城市中电视剧、动画片、新闻的收视率分别为20%、18%和10%到13%。  相似文献   

9.
动画片广阔市场必须真正打开。动画片的分级制度势在必行。动画片如果要融入电视剧产业当中,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还很多,到现在为止,中国电视动画片在这方面并没有迈出步伐。市场没有更广泛的打开,动画片根本就没有多少题材可言,从而级别上的规定也毫无意义。所以,在这两方面打好基础后,通过电视剧的近水楼台,中国动画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为庞大高效、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真正获利产业。动画片和电视剧产业的共融性成为动画片发展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施柳梅 《视听界》2015,(2):92-94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青少年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动画片应当思考如何为青少年树立健康、正面的价值观。本文以本土新秀动画片《熊出没》和英国经典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为例,剖析两部动画片在价值观引导方面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海外经典动画片对国产动画片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是一个动画人物的灵魂,决定着动画片的风格,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生命力。为了制作出更符合儿童观众收视习惯和成长发育的动画片,本文着重分析了儿童动画片中人物性格设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王毅 《新闻界》2012,(7):28-31
"儿童本位"的创作取向体现在幼儿动画片中,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将"玩乐"作为首要创作出发点。儿童动画片要以儿童作为主角,创作者应该以儿童的视点去理解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和他们进行交流,抛弃强加在儿童作品中的教育功能,让教育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以儿童的心态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3.
国产动画片衍生童书与国产动画片的互动式营销必将产生两种市场的共振,即双方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衍生童书的营销与动画片的播映配合紧密,它具有三种突出表现:一是同期亮相,即图书在动画片播映期内登陆市场;二是捆绑宣传,“童书捆绑动画片”的代表形式是将动画片的信息特别是播映信息直接附着在图书上,“动画片捆绑童书”的最佳形式是动画片的播映平台携带童书的相关信息;三是童书随着动画片播映强度调整营销力度,在时间上根据动画片播映强度的累积效果和变化态势进行营销阶段划分,在空间上针对动画片的强势播映地区进行细分市场的营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我国儿童动画片的出品量在逐年升高,而有关儿童的电视剧却在逐年减少,作为一个特殊受众群体,儿童电视剧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对国产儿童电视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永强 《出版参考》2009,(19):26-26
大型魔幻励志动画片《小牛向前冲》目前正在央视一套“大风车”栏目热播。根据同名动画片改编的动漫读物《小牛向前冲》日前在青岛书城举行了全国新书首发式。国内资深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当天也现身发布会现场,并领着孩子们一同学习“小牛”精神,为祖国母亲六十华诞送上祝福。青岛市新闻出版局、青岛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6.
媒体传真     
《新闻世界》2010,(12):2-2
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超15%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悉,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2009年,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达到322部17万分钟,  相似文献   

17.
何菲 《出版广角》2018,(3):77-79
动画片作为一种多媒体文化传媒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并深刻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成长.在丰富学前儿童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时,动画片中蕴含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学前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文章分析动画片中的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彭译萱 《中国出版》2013,(16):49-52
本文以获奖动画短片《抢狮头》等一些优秀动画片为蓝本,叙述中国元素在我国动画片创作中的作用,探讨动画创作中中国元素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国产动画片如何表达中国元素以及民族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初,国内20家动画片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全国同行承诺决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切实保证动画片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发挥积极健康的引领作用。央视《新闻联播》把矛头指向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动画片,把社会上出现的儿童暴力、不文明等现象归咎于动画片的内容。很多人质疑,把责任归于动画片未免过于牵强,儿童的暴力行为真的是受到动画片的影响吗?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早在80年前的美国,就对这一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开始,国产动画片对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尝试就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美日动画片屡屡改编中国古典故事,背后表达的却是本国精神;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往往采取另类的“大话”“恶搞”形式,或者更多的还是在扮演一个循循善诱的说教者角色。而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结果让这种国内外对比变得更加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