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小艳 《今传媒》2016,(4):32-33
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诠释.目前大量的新闻报道的失实是对"冰山理论"的误读和误用.新闻报道应从诠释学的文本中心论出发,坚持在"冰山理论"下的"阳光普照",对新闻报道祛魅、去遮蔽.这要求新闻从业者有中立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兼顾新闻伦理与社会伦理,同时也要求建立健全新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新新闻主义"内在的不平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闻主义"的出现是西方新闻报道方式沿革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现象.它轰动一时又很快没落,在其繁盛的十几年里备受争议.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新新闻主义"对文学性技巧在新闻中的运用和它既现实又艺术的写作思维,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格格不入."新新闻主义"这两方面的创新导致自身所难以克服的内在的不平衡性,使得它在新闻与文学两级中摇摆不定,最终不见容于恪守传统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3.
论新闻救济     
本文以"救济"为中心视角,试图论证新闻报道作为救济手段的可行性和在我国当下的必要性。并且试图从权利本身的性质类型着眼,研讨新闻救济应有的启动程序和责任归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的新闻报道加以回顾,提出了当今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呼吁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采制更多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从而改观社会新闻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VR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并由此产生新的新闻报道样式,即—沉浸式新闻".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以及新闻传播过程.本文以—媒介技术决定论"为分析视角探讨—VR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影响,分析—VR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发展和不足,为今后新闻报道做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6.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设置新闻议程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权力掌握在媒体手中,不同媒体的新闻议程虽有差异,但基本不会产生议程冲突,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数字媒体时代,自我赋权把议程交到用户手中,其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冲突议程"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日益增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新闻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法制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媒介审判现象,即媒介在司法审判前对涉案人员做了超前的审判预测.媒介通过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向受众展示"真相",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用"媒介真实"向"客观真实"发出挑战.要使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要规范新闻报道、严肃新闻评论,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者被推上被告席的现象日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名誉侵权案件中,仅因报刊文章引起的新闻诉讼案就占到了20%以上。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引起新闻侵权纠纷案的新闻报道本身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问题。因此,探讨新闻侵权纠纷的产生及如何避免,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引发侵权纠纷的新闻报道称之为“官司”新闻,把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诉讼称之为“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9.
"与众不同,乃众所求."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新闻事件要新,同时要求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要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享受同样的新闻资源时,要做到"与众不同".<牡丹晚报>常常要求记者"要做菏泽最好的新闻".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运作过程中,在"策划"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殷宝刚  李莎 《青年记者》2007,(18):30-30
新闻报道不仅是在传播新闻,而且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也承担着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我们对东西方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东西方在新闻观念、思维方式和表现风格上的差异,这是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途径之一。东西方新闻报道比较2000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和美联社同时对"朝韩离散家属短暂团聚"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2.
以数据挖掘和可视化驱动新闻生产已成为当前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新华网作为"中国数据新闻开拓者",其在数据来源挖掘、报道类型拓展、可视化形态创新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尝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数据新闻报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环球人物网"视频新闻为例,认为它对网络视频新闻文化叙事的建构有三点启示:一是挖掘新闻故事中的人情味,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开拓新闻报道的广度.二是碎片化展示故事中的悬念与冲突,灵活运用新闻背景,深度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三是找准每个新闻报道的亮点以精准定位,不断创新网络视频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提升新闻传播的效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被很多人称之为"网络舆论监督年",这说明了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日渐显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已经不仅仅是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而且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格局.本文以去年两个发端于互联网的新闻事件("中山大学博导事件"和"杨帆事件")为例,从新闻价值判断、消息来源选择和新闻报道框架三个方面,对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状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理解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值"一词初见于<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开头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其痛……"那么,什么是新闻的"文化值",笔者界定为:它是隐伏在新闻事实深层的人文方向和精神内质.它与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的文化值是新闻报道的"本位",是加重新闻分量的砝码,是新闻报道流播久远的旗幡.……  相似文献   

16.
"接地气"的新闻报道,不仅受众喜欢,还能增强新闻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是任何时代媒体宣传的需要.采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从平民视角出发、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讲述故事,这样读者才会喜欢和共鸣,新闻报道也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报纸新闻中,"谐音"词中的运用,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文采或趣味性,这让新闻报道增色不少,但在电视新闻中,运用"谐音"词却并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有时反而会给电视新闻带来负面影响. 一、使用"谐音"词,可能让观众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8.
"文化值"一词初见于<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其开头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其痛……"那么,什么是新闻的"文化值",笔者界定为:它是隐伏在新闻事实深层的人文方向和精神内质.它与受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新闻的文化值是新闻报道的"本位",是加重新闻分量的砝码,是新闻报道流播久远的旗幡.……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新闻中渗透人文精神,重在体现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挖掘新闻现象的"人情味",呼唤人性的回归,发挥出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但当前的新闻报道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社会新闻缺乏人文关怀。本文简要阐述了社会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将人文关怀融入社会新闻报道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审判"(trial by newspaper),也叫"媒介审判",是指"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原是西方媒体中的一个概念,这两年在中国国内不断被人们提起。新闻审判意指新闻报道超过法律规定,干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