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内容为王”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媒体正面临着内容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从内容的生产、传播方式、开发、经营四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作了分析,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但不会让电视媒体消亡,相反会加速电视媒体内容的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4.
王俊健  罗俊 《新闻前哨》2022,(21):25-27
在媒体全面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发挥内容本位优势,利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已经成为广大媒体从业者不断思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本文以“鄂湘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联展”媒体传播项目《非遗薪传》为例,从策展模式、内容策划和构设热点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出发,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媒体传播实践进行探析,为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有效传播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峰 《声屏世界》2017,(9):11-13
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首先是对媒介融合这个无法忽视的大环境进行解析;之后指出了移动终端这个强劲对手对于电视媒体产业的威胁;最后从硬件融合、媒介身份转换、立足内容、媒体责任四个方面对电视媒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动态发展型理论,它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动态发展与电视媒体的创新形成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彼此作用,互相促进。电视媒体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影响下,以受众本位观指导电视媒体信息传播工作,并通过节目设置,在节目方式、节目内容、节目时间设定方面以受众需求与受众收看习惯为服务宗旨进行传播业务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播观念由“传者本位”到“受者本位”的进一步变化,电视媒体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媒体要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媒体的收视率,扩大广告利润,除了要“术业有专攻”外,也要做好“形象工程”,即做出有特色的电视节目外,也要注重提升媒体的品牌形象。于是,台标作为媒体品牌标识成了各个电视媒体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由"传者本位"到"受者本位",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断催生着电视媒体市场意识的觉醒,强化着为受众服务的传播理念。人们称,电视步入了"观众选择的时代"。然而,当媒体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9.
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从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 对电视媒体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形态、运作方式及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媒体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点是技术利用,而且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理解电视是技术媒体,更要从电视媒体、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认识技术,电视媒体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技术是如何改变电视内容、提升电视内容的表现能力以及如何影响着电视与受众之间关系的,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面临复杂情况.如何引导新兴媒体健康发展,实现传统电视媒体转型,平衡传播内容的主流价值、艺术诉求与娱乐功能,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成为影视行业面临的新课题.由顾亚奇所著的《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从宏观观察、内容生产、融合传媒、制播新态四个部分,详细追踪了传媒发展从电视传播到全媒体时代的动态轨迹,揭示了媒体融合业态变革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志 《当代传播》2011,(4):113-114
本文从电视新闻报道侵权的表现形式之一隐私权入手,对电视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行为的特点、电视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的各种表现,以及电视暗访与侵害隐私权的不同,提出改进方法,减少报道内容失实;坚持角色本位,提高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加快新闻立法,完善和健全新闻法律制度,以期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侵权风险防范警示和启发有...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5,(20):6-7
@陈珂: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日益加剧.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外部冲击,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的内部对峙,迫使电视媒体不得不走媒介融合之路.在实施媒介融合战略过程中,借助云技术、大数据、众包等新技术开启"TV+"的崭新时代,为用户提供全新、体验式的服务.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元素在电视转型中,虽然不可或缺,但应居于内容之后, "内容为王"才是电视生存的制胜法宝.内容创新、内容转型以及内容优化是电视媒体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收视率这一概念的出现,使电视走出了原来的单向传播模式,体现了对受众本位的回归.但是,电视媒体在其收视率发展的道路上却越走越远,一切都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以至于收视率成为了"万恶之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高校校园媒体的职能、传播内容和人员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运作模式方面的差异,经过比较分析,借鉴美国高校校园媒体的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提出我国高校校园媒体未来发展的策略方法.高校宣传部门要回归“新闻本位”,淡化宣传色彩,要坚持“受众本位”,突出高校特色,要强化“育人本位”,打造实践基地,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校园媒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民众对媒介的选择性的逐渐增多,异军突起的互联网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三网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使其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包括视频内容播出方式的变化、电视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优势、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等等.传统电视媒体面对这样一个大趋势的到来,该如何顺应需要,不断开创电视事业发展新局面,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推动电视传播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看似被新媒体所冲击以致失去大量受众,但其实是危机与机遇并存,载体的转移使电视机不再是电视的唯一播出平台.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传统电视节目必须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找到适当的内容和形式承载手机电视受众期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何芳 《编辑之友》2015,(12):75-79
T2O模式是电视媒体对"互联网+电视"模式的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节目内容的生产、互动与传播.这一模式探索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终端的内容传播到网上即时消费、线下实时体验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的重构,将电视媒体、电商平台、实体产业和移动客户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价值链,有效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更加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也是电视节目制作寻求新突破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平民化浪潮席卷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平民化体现了电视媒体开始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然而其模式仍以商业化娱乐模式为表征。在2005年平民化娱乐节目对受众市场产生更大影响的今天,如何在和谐与发展中处理好以下问题,也是广播电视的责任和义务。平民化不等于低俗化电视传媒是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特殊传播机构,这就要求电视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受到巨大挑战。电视新闻的创新除了在内容、形式、编排和手段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之外,还要做好"电视+",要跳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视圈,放眼全媒体。当下要抓住电视新闻创新的两个重点,即主题报道创新和加快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地方电视媒体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转型战略,才能扩大影响力、争取话语权,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的品牌化一直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在全媒体时代,提高节目质量更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需要,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节目内容体现出专业化、个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的问题,对广大受众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