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位资深记者,也是一家新闻单位的领导.我几次听他发言,每每谈及创业政绩,总结奋斗经历,他都会豁达大度、真挚诚恳地讲上一句: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努力…… 这种善于加一个"们"的说法,体现了一个人的胸襟.  相似文献   

2.
在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中,89岁的山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他也是新闻界的老前辈,可谓是"老新闻"了.虽已年近九旬,但他仍时刻关注着他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关注着他向往的红旗渠.于是,他不顾年事已高,赶到了红旗渠,赶到了他心目中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圣地".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4.
搞新闻工作的人,一切要从事实出发,"所见"是第一位的,"所状"是第二位的.先有事实发生后有状况描写.但是"状"有实"状"与虚"状"之分.所谓实状,是实打实的描摹事实,而所谓虚状,则是采用分析综合的手段,进行联想,既通常人们所说的合理想像.虚状描写的作用是更好地再现新闻,表达新闻事实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记者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5.
"你们这些记者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位记者在追问一新闻当事人时得到的回答.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并不鲜见,经历了"无冕之王"的辉煌后,社会上对于记者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恭敬配合,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激进言辞,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和"宣传"的概念清晰起来,新闻特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上海一位博士生的回乡笔记,引爆社交媒体。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还结合本身工作对其作出详细点评。博士观点是否偏颇,新华社记者评论是否一定正确姑且不论,单就这篇笔记的传播效果,就非常值得新闻从业者深思,对正在开展的各类"走基层"活动也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虚假报道"一直与媒体相伴而生,如影随形.每年年末都会有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出炉.虚假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媒体亲手炮制的"宿敌". 2010年7月,济南多家媒体都接到一条线索:连日来,30岁的泰安男子张某拿着一个"元宝",呆在济南一条大街上,边乞讨边守候一位请他吃饭时将"元宝"遗忘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8.
"文旗随战鼓"——邓拓与"游击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年代邓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办报思想.其中"游击办报"的思想与实践无论在中共党史或是中国新闻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如关东",邓拓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实现了这样的豪情壮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者,更用"八匹骡子办报""七进七出"坚持办报的经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10.
刘晓琴 《当代传播》2011,(2):116-118
范长江和史沫特莱,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闻工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闻活动中却表现出了大量相似之处,他们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创作了大量新闻史上的不朽之作.本文拟从他们的新闻思想、创作活动、写作技巧及影响等方面着手,对两位新闻巨敬30年代的新闻活动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误会"人生     
《传媒》1999,(2)
王建男原本是学版画的.1966年考上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他"险些"成为画家.10年后,1976年,也许画家的情结起了作用,插队返城的他考上了哈尔滨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此后又事隔20年,1996年,<王建男眼中的美国>摄影展览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举行.1997年1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此向其颁发证书:"第一位在美国举办个人摄影展览的中国新闻摄影家".  相似文献   

12.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韬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一位伟大先行者.在纪念他诞生110周年之时,我们老一辈出版人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不少人思绪万千.我们不仅期望韬奋精神能浩然长存,韬奋著作能永垂青史,更期待今天的出版界,涌现出像韬奋一样优秀的出版带头人,领导从业者开拓新局面.希望他们不仅学习韬奋的精神,还要研究借鉴韬奋创造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他倡导的优良敬业传统,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求得出版业的大发展、新繁荣.  相似文献   

14.
每年年底,照惯例都要来一次自媒体上的舆论焦点之争,去年年底是关于乡村衰落的.首先由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磊光的《我们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发端,文章在推送时因标题加上"一位博士的春节返乡笔记"而走红网络,从而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张在网上蹿红的照片,几天内不胫而走,引发同友的热烈围观.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武汉一位50岁出头的供电抢修工,脖子紧贴着脏水,在摸索水底出故障的电绳.网友不吝美誉,素切地称他"彪悍抢修哥".7月29日,"抢修哥"赢得了我们"国台"的致敬,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报道形式是"新闻特写",标题是<致敬,抢修哥>,播出时间长达2分14秒.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素材中寻找新闻点,并将新闻点做到标题中去,这是每一位编辑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但是,最近几年,有一个热词成为一些媒体人,特别是一些新媒体人在做标题时最强调的,那就是"爆点",所谓的"爆点"就是能使新闻刊播之后能够"像炸弹一样嘭的一声爆炸"的新闻元素.除此之外,还有"矛盾点"敏感点",甚至还有生造新闻点.这些标题手法频繁使用是产生"标题党"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影响到新闻的品位、价值,甚至导致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下深水,捉大鱼"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职业历程上孜孜以求的梦想.有的人,穷其一生,虾米众多,所得无几,如过眼云烟;有的人,如玉串珠,佳作传世,为时代烙下印迹.新闻作品有大鱼小虾之分,新闻人成就有高下之别,穷其根源,往往在于新闻价值大小的把握.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既是新闻工作者从业基本功的体现,也是媒体夯实"四力"的必须.  相似文献   

18.
外文出版局专家艾泼斯坦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前不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作了一次讲演,就记者如何做笔记的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经验,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很值得做新闻工作的同志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是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新闻以及受众通过传媒获取信息的双向选择过程.一位外国资深媒体人说得好:"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方法可以诱使他阅读,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  相似文献   

20.
"固化"对一同新闻的记忆——央视《新闻周刊》创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电视的新闻周刊栏目发展很快,一方面,观众面对庞杂的一周新闻,需要透过镜头看背后,通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电视台在一周内拥有庞大的新闻资源(包括内容和图像),有效地挖掘这个富矿,对纷繁复杂的新闻内容进行梳理.是电视台进行资源再利用的必然途径.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提出"新闻胶囊"的说法.栏目制片人为此解释说,在周末的45分钟相对短的时间里介绍给观众一周国内最重要的新闻,一个人吃下这颗"新闻胶囊",就会固化他对一周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应该是与他最有关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应该知道的."新闻胶囊"的提法得到了栏目创作组的认同.我们不妨沿着固化记忆的角度,探析<新闻周刊>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