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凡读过《元朝秘史》的人,都知道该书正文是由汉字音写(一般称“音译”),每个字和词的俗语直译(一般称“旁译”)以及适当段落的俗语节略意译(一般称“总译”),共三个部分(可合称“汉译”),计十二卷,近三十万言.组成举世罕见的奇文.  相似文献   

2.
孔子对语言基本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认为言多必失,不利于自身仁德的培养,而且语言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主张“讷于言”.而西方哲学却恰好相反,古希腊人对语言持肯定的态度,并将语言视为追求真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原始字形所表现的,是先民对抽象概念和客观事物的认识。类似的字形,往往可引申出相近、甚至相同的意义。从构形上看,语从吾声,吾从五声,与汉字由独体字向合体字,由表意字向形声字发展的脉络,极为吻合。从字音上看,“语”、“吾”“五”三字,古音又同属疑纽鱼部。证以诂训及甲金文原始字形,可知“语”之声义乃受诸“五”,“吾”为“五”之增偏旁体。后又添一“言”旁作“语”。  相似文献   

4.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的作品。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道:“在教育情境中,成人和孩子并不是碰巧相聚在一起的;相反,他们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相聚的。他们以一种互相交融的联合方式相聚,这种方式构成了一种关系,一种教育的关系。”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的意思,“敏”是机敏、积极的意思。全句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对于教师来说,也同样应该做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在教育中,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要求教师有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信口开河;而对于认定了的事情,必须坚决果断、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著名农家乐三圣乡“五朵金花”为例,基于期望差异理论,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四个方面研究了“五朵金花”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空气清新和悠闲的生活形态是“五朵金花”游客的最重要期望,花卉景观建设和特色农家餐饮是“五朵金花”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出三圣乡“五朵金花”未来应向环境优美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要正确朗读文言文,必须读准字音、处理好节奏停顿及语调语气等。其中,读准字音不仅要认准生字,而且要注意常见字的“异读”现象。所谓“异读”现象,即一个字有几种读音。如何选择“异读”字的正确读音呢?应根据语境(主要是字义)推敲。文言文的字音“异读”,有以下几种情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汉字音形义的教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对汉字形义忽略和淡化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这主要表现在归类识字中,多为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如“大”字,只要学生能回答有“三画”“,男”字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就“顶呱呱,表扬他”;在随文识字中,多为讲读前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后就一味地讲读课文,对之前所认读生字的形义未能很好地结合语境进行析解,讲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写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会稽山的历史渊源出发,结合“会稽”的字音、字义来源,考证了“会稽山”的“会”字应读为kuai,而不应读为gui。  相似文献   

10.
高考“另类”作文面面观 1.“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竞是一篇仿古诗文 武汉汉南二中学生周海洋写了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仿古诗文。该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写了170多字的半文半白的序;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直译、硬译,甚至讹译、误译,常常与外语学习中的三种依赖心理有关。太依赖字典,生搬硬套字典上的释义,结果常常不是准确,而是走样;太死扣原文,硬跟着原文句式下去,译文常常是不伦不类的翻译体欧化句,像是外国人写的中文;许多成语、谚语、短语或句式,常有一些较为传统的固定的译法,借用这些现成的译文时也要防止一味的依赖,必须根据语境与上下文在必要时做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是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显端倪的哲学流派。它认定本真的“个体”为其哲学的衍生根柢 ,在时间的三维 (过去、现在、将来 )整体性向度上 ,对“个体”的“可能性”情状予以重视 ,彰显出死亡逼近时的个体对于自身多舛的罹难体验 ,并以此说明了“存在”的意义。本文就“个体”的存在与有限 ,剖析了这一卓尔不群的人生哲学中的时间整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Tim McDonough analyz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in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ceptual map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m "culture." His examination of the discourse begins with liberal multiculturalism; mov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difference,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multiculturalism; and ends with what he terms "transfigurative multiculturalism." McDonough describes how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as a field of collective symbolic work has been arrived at through a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the concept across these different phases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 This review does not attemp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complex discourse of multiculturalism. Rather, McDonough charts a cours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eld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ransfigurative" multiculturalism, which represents a fresh approach in the continuing inquiry into democratic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论赋与《文选》赋分类定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不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和选赋定篇的唯一作品,但它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及选赋的较直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其影响不能估计太高,但也不能估计太低。《文选》赋分类定篇与《文心雕龙》论赋在“原始表末”、“释名章义”、“别体分类”与“选文定篇”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同或相异之处。其相同处表明刘勰与萧统赋学观上有一致的地方及刘勰对萧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不同则表明二人赋学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普遍存在着“大团圆”结局模式。对此现象,人们一般都持眨斥态度。同样。小说《歧路灯》的“大团圆”结局也遭到大多数论者的否定。然而从李绿园的文学观、创作目的、生平际遇以及小说的行文逻辑等方面来看,这样的结局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并苦心经营的,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五位一体"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各高校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层次不齐.本文从介绍双语教学概念入手,分析了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五位一体"模式,对模式运行中各因素存在的问题做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范式在科学研究中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在具体研究方法的层面或学科制度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显得过于宽泛。判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基本依据不是是否确立了某种范式,而是是否具有严密的范畴体系和以此为共同话语的学术群体任何一种研究视角都意味着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特定“话语系统”。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之争还会继续下去,而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也不会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中消失。  相似文献   

18.
19.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剖析了秦书田的"俳优"策略,要正确认识他在强权面前将抗争戏剧化的滑稽表演,指出这种韬光养晦是中国众多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一种外化形式,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经典"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