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因特网上新生活”是一句广告词,说明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网络也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网络环境下信息处理和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以及电子商务开拓的网络营销新途径,都给传统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出版业自身产业化、市场化的特点来讲,加快实现出版业的技术创新既十分必要,又意义重大;中国加入WTO后,必然面对国外出版商的竞争,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多出文化精品,快捷有效地传播文化知识,也是当代出版业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面对惊涛拍岸的网络化浪潮,出版业应当审时度势,奋起迎接网络环境对出版业的挑战,作为出版社“龙头”的编辑更要加强自已的能力训练,学会在网络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2.
李珊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84-185
网络不但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出版社带来了挑战和冲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技术使之快速传播文化知识,使出版业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出版业编辑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与数字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加工及应用成为决定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载体的出版物直接关系着知识传播的质量、速度和范围 ,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知识创新和知识加工与应用的程度。当前 ,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以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网络环境下信息处理和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以及电子商务开拓的网络营销新途径 ,都给传统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出版业自身产业化、市场化的特点来讲 ,加快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既十分必要 ,又意义重大。中国加入WTO后…  相似文献   

4.
把握时代机遇迎接网络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出版业这个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精神产品的行业,也随之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方兴未艾的网络出版越来越引人关注,必将掀起出版业最彻底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对图书出版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显著特征是将知识运用于知识本身。图书出版业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传播,是将知识运用于知识的产业,它原本就是知识产业。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创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产品结构等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也给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则是出版业目前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一、转变传统的出版资源利用观,把创新作为出版资源开发的重点以知识形态的出版资源为基础的出版业依赖于人类各个知识领域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知识经济的崛起为鲜明时代特色,出版业的分化和嬗变也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毋庸置疑,作为知识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承载着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知识的开发和创新,科学的普及和应用等重要职能。近些年我国出版业呈现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7.
数字网络技术快速渗透到出版业,并最终改变了出版业,按照今天人们的理解,出版更突出的表现为信息传播,将有益的信息传递给受益人的过程就是出版,也就是信息传播。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出版界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一分子,出版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巨大而严峻的.以传统出版物为基础的电子出版物具有令人震惊的冲击力;以因特网为平台、多媒体为工具的网络传播手段,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的横空出世,都对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给传统出版业旧有的出版模式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技文化和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出版业、出版物的期望也更高了.一方面,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知识信息量剧增,给出版业和出版物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知识信息社会的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装帧具有更高的口味,在选择出版物时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意识.这些都导致了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0.
李兴梅 《出版参考》2007,(6X):22-2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一分子,出版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巨大而严峻的。以传统出版物为基础的电子出版物具有令人震惊的冲击力;以因特网为平台、多媒体为工具的网络传播手段,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的横空出世,都对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给传统出版业旧有的出版模式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对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上新生活”是一句广告词,说明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网络也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网络环境下信息处理和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以及电子商务开拓的网络营销新途径,都给传统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环境对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的能力比尔·盖茨说:“您怎样搜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对图书编辑来说,策划选题是首要的任务。出版策划要以准确、丰富的信息作依据。如何获得信息,如何整理信息,如何使用信息,是编辑必须应对的功夫。搜集信息的方法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作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已成为继传统方式后的一种重要的作品传播手段.网络出版技术和传播方式给出版单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如何解决传统出版业对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就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出版业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强调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工具。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物,离不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载体,出版业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跨世纪的出版业如果技术先进,高效运行,顺利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那么就会与知识经济互动发展,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一、加快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现代化进程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网络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出版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与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从而不断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力影响力。面对新的文化使命,出版业须打造融合出版内容精品,筑牢出版事业发展根基,着力发展前沿出版科技,提升国际出版传播效能,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构建出版业发展新格局,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与现代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和软件的升级换代 ,对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给期刊编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电脑和网络是编辑的高效工具和得力助手 ,许多编辑事务有了电脑的参与变得更方便、更快捷。网络刊物正在不断涌现 ,并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编辑也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预计 ,在不久的将来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必将被新型的电子编辑所取代。作为一个期刊编辑 ,在不断提高传统编辑水平的同时 ,加强现代编辑知识学习 ,掌握计算…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数字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了什么?方正一贯在中国的出版业扮演者先行者的角色,在数字技术上,方正有哪些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刘坚 《科技与出版》2023,(5):130-136
出版业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起着赓续文化、启发民智、培养人才的作用。新文科建设是顺应国情和时代需求而提出的高等教育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价值重塑、科技进步及人才培养等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新文科建设对出版业提出了时代需求,也是其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文章从社会效益的践行、出版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前沿知识传播及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出版业服务于新文科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出版的优势及其引发的变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发展的网络出版 ,一方面源于网络自身的优势 ,对传统出版业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也给出版业带来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建基于媒介技术基础上的媒介化社会给出版行业带来严峻挑战,IP化由此成为当前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诉求。遵循IP化的创新、互动和平台等理念,通过打造内容I P、个人I P和渠道I P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出版业守正创新和切实履行出版业知识生产、传播和文化传承等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20.
文化强国建设中,出版融合成为新闻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传统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出版传媒融合、与数字出版融合、与文化娱乐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网络传播领域的文化品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