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档案开放鉴定和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档案开放的必经程序,直接关系到档案开放的质量和效率,也是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档案开放鉴定与档案开放审核概念,详细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异同。其次,讨论了各地档案馆在档案开放鉴定与档案开放审核中的机制创新、制度探索和技术应用等实践探索。最后,从细化标准、技术运用、完善机制和加强学习等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鉴定与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路径内容,为深化档案开放鉴定与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必要性认识,推动档案开放鉴定与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动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是发挥档案数据价值、赋能社会治理的关键。文章梳理相关文献,阐释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的现实价值,探究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现状,发现存在政策法规缺失、部门联动不足、数据风险加剧等问题。对此,基于大数据视角,应从政策保障、协同共治、技术赋能等层面构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以期优化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档案数据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在政府数据开放运动背景下进行档案数据开放行动的阶段性历程,从中解析出其实践策略为:面向数据开放管理数据资产、打造综合治理的数据开放平台、以用户为中心优化开放数据以及兼顾开放与隐私建立数据安全保障。基于此,结合对我国实践现状的分析,从数据开放政策、数据资源建设、数据治理结构和数据用户服务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档案机构参与开放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档案开放是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厘清“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关系对于做好档案开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档案开放审核”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深入解析“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为人们区分档案开放审核与档案开放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档案开放鉴定也叫档案划控鉴定,是指档案馆对馆藏档案的社会开放范围的鉴定,它的任务是区分馆藏档案中哪些可以开放使用,哪些要控制使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百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利用需求不断增加,开放鉴定工作作为档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发挥档案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各区县档案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展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划分档案开放与控制使用范围,是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的业务工作。《档案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1999)、《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国家档案局,1991)等对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做了相应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是推动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阐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价值的基础上,基于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理念,围绕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的准备、进行与维护阶段,构建事前防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管控三者协调运行的监管机制,并从监管环境、监管主体、监管技术等层面提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的实现路径,以期助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档案开放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档案开放的前提是做好档案的开放鉴定。近年来,高校档案开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档案开放鉴定的滞后.档案开放率仍较低。本文拟对高校档案开放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做些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社会公开档案信息的迫切要求,发挥档案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长春市档案局(馆)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市档案局(馆)积极参与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市各机关上报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档案馆做好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服务。另一方面,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速,以需求为导向,由近及远地进行档案开放,即时上网,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衔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专门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主要领导担任主任,成员均由从事档案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工作实践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的人员组成。二是制定了《档案鉴定规则》、《馆藏档案划控范围》、《馆藏历史档案划控审查工作的方法与分工》,利用统一的业务标准,科学有序地指导该项工作。特别是研究制定了《档案鉴定细化流程》后,将整个鉴定开放工作分为初审、预审、复审、初步处理、集体会审、主任终审、最后处理七大步骤。对馆藏档案的开放、保存、销毁处置形成了“三堂会审”的格局。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做法,使档案开放鉴定、价值鉴定、数字化鉴定同时进行,并在流水线上完成档案鉴定、数字化、整理、上网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结合档案开放鉴定相关理论和学术观点,以及国内外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实践,总结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开放鉴定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索档案开放鉴定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黄富才 《档案学研究》2021,35(5):145-148
医院档案数据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信息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医院档案数据进入信息化治理时代,同时为档案资源的利用创造了机遇。随着全国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构建,医疗数据档案治理也从独立管控逐步朝着行业共享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基于区域性开放背景,对医院档案数据共享的基本概念、现状与区域性开放契合点以及共享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2014年相继出台的两部保密法律法规中有关涉密、不开放档案内容界定、涉密档案解密责任人及程序确定、涉密档案解密标识变更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涉密档案解密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作用,更好地协调处理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保密与开放的关系,实现不开放档案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已开放档案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王玉红 《档案》2022,(3):55-59
2020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对档案开放利用等条款进行了完善修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在新政策和新形势下,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尊重档案的价值实现规律,细化工作制度和标准要求,设计优化工作流程,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档案开放鉴定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将救济途径中的案例引起的档案开放问题化解于档案开放鉴定环节,保障档案利用主体的利用权,规避档案利用纠纷,把档案法律制度转化为档案治理效能,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最近.平江县档案馆向社会发布开放第四批档案的通告。平江县档案馆安排专门力量组成鉴定小组对馆藏已满30年的档案进行了全面鉴定,对开放和控制使用的档案进行了严格区分,按照《各级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做好开放档案的各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国家档案局于2022年7月发布了《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办法》从档案开放的主体与范围、程序与方式、利用与保护、保障和监督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办法》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贯彻了行政法定的重要法治原则,强化了协同治理的现代治理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未来仍需进一步明确相关概念,增加档案利用权利的救济条款,补充档案馆的免责规定,推动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划控开放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开放年限后经过组织鉴定审查、划控、审核、审批,向社会开放的过程。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国家档案法定程序进行,将有用的和可用的档案向社会开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宁燕子 《兰台世界》2022,(3):96-100
当前,业界对高校档案开放鉴定的研究较少,提出的开放鉴定方法较为宏观,操作性差。本文分析了高校档案开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揭示高校档案开放鉴定的概念,提出高校档案开放鉴定的原则并对相关要素进行分析,从构建高校档案开放鉴定模式、鉴定标准体系和鉴定实施三个方面提出鉴定策略,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档案机构规范、科学、有效地开展档案开放鉴定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满足校内外利用者对高校档案的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档案解密划控,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开放年限后,经过组织鉴定审查、划控、审核、审批,向社会开放的过程,是档案馆业务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国家档案法定程序进行,将有用的和可用的档案向  相似文献   

19.
开放档案鉴定工作是指对档案是否解除"封闭"而进行的甄别工作.它是开放档案工作的最核心环节.近二十年来,开放档案已成为常规性工作,但在实施开放档案鉴定的过程中,各档案馆对开放档案的内容、种类标准掌握不一,工作随意性大,导致开放比例过低、质量不高,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20.
李越  郭朗睿 《档案》2024,(1):9-14
随着新《档案法》的颁布,档案形成单位作为现行文件转入半现行阶段的关键责任主体,如何提高档案形成单位内部在档案审核工作中的质量与效能对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有效开放、有序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中的SFIC模型构建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中档案形成单位内部协同治理模型,围绕起始条件、领导推动、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层面分析了档案形成单位内部参与开放审核工作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路径,以期为提高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中档案形成单位的参与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