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三个特殊规则事关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落实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合规义务以及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文章从制度规范的角度剖析三个特殊规则的条文内容、制度内涵、法理依据以及实施要求,并分析三个特殊规则面临的实施困境。提出明确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前提条件,调整未成年人敏感个人信息范畴,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用户年龄验证管理平台,允许已满8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行使有限的个人信息自决权,明确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设立标准和适龄化要求,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是该群体在数字环境中所享有的自由阅读、生活安宁不被打扰、私密信息不被发现的权利,但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风险,亟需在理论实践上采取更加规范与实质的方案来加强对图书馆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本文从信息隐私权的概念入手,认为图书馆在保护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确立具体的保护规则,建立保护制度,并在风险预防原则、独立保护原则、实效性保护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增设义务条款、在内部落实合规责任、在外部优化协同模式等方法实现对未成年人读者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数字遗产继承中存在着与死者隐私保护相矛盾、网络服务协议直接排除数字遗产的继承等所谓现实障碍。但分析数字遗产继承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可以发现,保护死者隐私是为了保护其近亲属的人格权,网络服务商向近亲属提供数字遗产相关信息并不是侵权行为;网络服务协议中排除数字遗产继承的条款因与立法原则相悖而不能有效。数字遗产继承并不存在法律障碍,数字遗产的财产属性决定了其继承问题应纳入传统继承制度来规范。  相似文献   

4.
王伟亮 《青年记者》2023,(23):88-91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核心,且围绕该原则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媒体人责任特殊,应紧紧抓住“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这一主线理解、遵守、传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保护未成年人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儿童优先”是指导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鉴于历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有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专门标准,而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成人馆标准)中未成年人部分未受重视且缺乏专门研究,本文在“儿童优先”相关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所提出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与法律保护诸方面目标为依据,调查国内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实践现状,结合图书馆评估标准的特点,提出基于“儿童优先”原则的指标体系框架,引导儿童服务创新,推进儿童智慧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隐私保护水平决定了网络服务质量并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竞争手段。欧盟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通过之前,在竞争法规范中排除个人数据保护;《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通过后,欧盟关于微软/LinkedIn企业合并审查的决定是欧盟将个人数据保护纳入竞争法规范性构成要件的标志。欧盟的法律实践表明,数字经济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竞争法息息相关。首先,要针对数字经济市场构建以数据可携权为根本的法律架构。其次,应赋予数据主体个人对“用户画像”的拒绝权。最后,严格区分个人数据和非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8,(11):32-41
在时下的大数据时代,在线行为广告已被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隐私侵犯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对在线行为广告进行规制,以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隐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线行为广告的概念、发展简史和运行机制,之后详细阐述了其所带来的隐私隐患,以及对其进行规制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规制的重点应从用户转移到政策制定者和网络服提供商方面。具体来说,应通过立法手段要求从事在线行为广告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恪守以下几项原则,即确保数据的匿名化处理;杜绝敏感数据的收集;杜绝未成年人数据的收集;建立数据的访问、修改和保留制度;建立严格的追责机制;以及完善用户的投诉机制。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个人信息保护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在线行为广告和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涛 《档案学研究》2020,34(5):126-133
网络信息存档是指收集已经记录在万维网上的数据并将其存储的过程,确保数据保存在档案中,并使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将来的研究,它有助于建构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以被遗忘权为代表的个人数据保护权利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存档造成限制。为了在集体记忆与个人遗忘之间取得平衡,网络信息存档机构需要采用更具适应性的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坚持“通过设计保护隐私”原则,同时提升对被遗忘权的审查能力,形成与数据主体、数据性质、数据来源有关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解析欧盟区域安全观下的个人数据保护框架,研究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制定理论和具体内容,对于减少中欧跨境数据贸易摩擦,促进中欧数据交流与共享合作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以“新型区域安全观”为视角,构建、分析与评价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整体框架。[结论/发现]欧盟新型区域安全观下的个人数据保护框架,以“个人数据权”的宪法确权,采用“GDPR统一法+成员国立法”模式,以公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为重点支撑,遵循“长臂管辖”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形成了三渊源、六位阶的区域内外兼顾的综合安全保护框架。其《标准合同条款》逐渐成为全球数据贸易协作的样板,个人数据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兼顾已成趋势。[创新/价值]提出“欧盟新型区域安全观”,对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框架的解构,为促进中欧跨境数据交流与共享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调研国外有关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教育与数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当前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希冀现行教育制度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数字阅读,并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推动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04-112
儿童权益保护制度设计始终面临着平衡"赋权与保护"的挑战。作为儿童个人信息法律治理体系的核心,传统"监护人同意"模式存在固有的告知虚化、非理性决策、技术障碍、合规成本高昂等困境,在互联网语境下进一步加剧了包括"赋权与保护"在内的多方利益冲突。实践中需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保护为原则,进一步完善监护人同意模式,同时明确儿童赋权性规定和运营商责任。最后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实施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在信息资源检索下载、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传播、信息资源汇编等方面涉及诸多知识产权问题。有关部门应该从增强版权保护能力、坚持公益性原则、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争取合同的最大许可、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岗位、引入信息网络传播权补偿金制度等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化解知识产权风险,高效快捷地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社交网络服务是图书馆在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服务形式。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融合图书馆服务和社交网络方面进行的具体实践。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建立图书馆俱乐部,开发信息推送、图书搜索、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应用功能,为读者送去各种图书馆服务,以社交网络新模式开展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2020,(1):52-53
背景《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7%,手机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率达92.0%。网络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成长空间,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未成年人筑起网络安全保护的“绿色长城”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作为世界出版强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出版法律制度。文章从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与传统出版有关的法律规定,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规定等方面对加拿大出版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加拿大重视保护并推广本国文化,注重行业协会及相关组织的引导作用,重视对未成年人、数字版权的保护,对我国出版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李某某强奸案"为例,选择四家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深入解析网络如何在"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毫不避讳地传播,甚至刻意对其身份进行加工,以及专业媒体又如何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裹挟下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违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原则所进行的报道。在网络民粹主义大行其道、视听被混淆的当下,本文进而重申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服务中儿童权利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权利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基本理论之一。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实践中,儿童权利涉及三个主题:①儿童的平等权利,讨论图书馆及其资源对未成年人开放,平等地服务于未成年人的问题;②图书馆服务中的儿童优先,阐述儿童优先原则在服务中的应用,以及未成年人服务安全的问题;③对所有儿童平等服务,讨论开展多样化服务和服务设计与实施中向特殊人群倾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26年英国关于公共广播的政治决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制度意义上的公共广播电台。公共广播的制度设计最初是建立在一些不甚明晰的原则性理念之上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学理的总结,这些理念逐步清晰,并日益完善,这些理念是世界广播电视的宝贵财产。本文试图清理数字时代公共广播理念的和现实的变迁,以寻求公共广播的实质精神及其当代含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公共广播的理想信念的发展,其后说明公共广播实践的历史变迁,最后分析公共广播变化的概念和不变的价值——它的服务使命和核心制度。  相似文献   

19.
阳光电子阅览室管理服务实践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电子阅览室是武汉市14家公共图书馆在暑期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网络服务的场所.以武汉图书馆为例,阳光电子阅览室配置安全的网络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管制度、组织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浏览、娱乐休闲、多媒体辅助教学、数据库资源查询、信息素养教育等多项服务内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武汉图书馆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阳光电子阅览室.  相似文献   

20.
孙威 《图书馆学刊》2014,(3):108-109
立足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现状,阐述了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优势以及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读室、延伸服务到学校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培养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