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是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和凭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在课程改革中不仅不能贬低语文知识传授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应该在加强和改革知识传授上下大功夫.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语文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低层次上,缺乏对"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语文知识的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静态知识范畴里,一提语文知识人们的头脑中立即就是"字、词、句、篇"这些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场上来回奔跑的超龄运动员,而对语文知识的攻击也停留在对这些陈旧的语文知识上.  相似文献   

4.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的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还应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这些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很多时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由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在此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语文知识及语文知识的建构能力,以及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建构能力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思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课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课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丰富的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现在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语感,文字知识匮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知识的获得。教学没有语文知识的支撑,所谓的"对话""体验""解读""建构"就会成为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如何让"语文知识"这朵花,开而无痕,落地有声,真正扎根在学生的心田?建议运用教学新策略:形象教学和文本情境相结合,趣化语文知识;善于调用学生"知识经验",轻轻松松教知识;聚焦、裂变相结合,举一反三学知识;知识渗透与整体把握互为补充,完善语文知识;批判性阅读,在自主探究中寻找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8.
崔峦先生指出:"要努力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例子,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究竟为何而读,通过读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头脑中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读,一篇课文学完,学生的语文能  相似文献   

9.
理性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实践问题的能力。古诗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仅凭学生"反复诵读"而不去理性分析是无法"自然疏通"的,统编初中《语文》的部分古诗文注释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以这些注释为例,分别运用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加以分析、推理、判断,进而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思维概述 语文学科和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相比.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这是因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科知识为主导的.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就已经了解到这些内容的思维方法.但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并不是语文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言语实践的规律并为其服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语文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论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的工具性属性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今天,语文不再只是坐而论道的高谈阔论,也不再只是师传生受的简单的知识传递,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要在参与课堂教学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想,进而培养综合素质。这些特点都要求语文教学要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口语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只是教师将语文知识对学生的传授,而学生只是一味的授受,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而新课程则提出与之不同的新理念,新课程认为,语文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整体结构中是依附于选文而存在的。这种状况决定了教学语文知识,教师必须首先注意和善于从范文中提炼和抽取出有用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语言、言语"的社会性知识、他人言语经验中的人文性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程序性知识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知识"?笔者仅以自己的两个教学案例对"语文知识"的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知识含量非常高的学科,绝不只是认字和阅读这么简单。随着现代化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一个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精通很多"门外知识",比如书法、绘画、体育、地理等,且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炉火纯青地运用祖国的文字,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如何能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语文课程有没有必需的语文知识?小学生学语文,应该学哪些语文知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需要哪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厘清这些问题,不探寻出语文知识教学的最佳路径,就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雾里之花、空中之阁。小学阶段,面对语文知识随文编排的特点,我们选择了探索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话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展开讨论:"语文现场"板块,聚焦淮安市实  相似文献   

16.
钟绵城 《教师》2013,(24):74-74
"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的良好平台,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受益匪浅。在"语文主题学习"系列活动中,各校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语文知识不断积累,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课堂变成了学生阅读和思维想象的空间,学生走进了五彩斑斓自主  相似文献   

17.
七年级学生容易因为语文知识的缺失而造成答题概念不清、语意混乱。作为语文教师,利用课本和课堂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日积月累,学生才能够轻松掌握并运用这些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自然、家庭、社会这些更为实在的广阔空间促使学生来学语文,用语文,也就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语文课外学习。语文课外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外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自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从中获取知识技能,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七八年级统编教材的培训和使用,诸多的语文知识出现在了我们的教材中、作业本中,同时也贯穿于我们中考试卷中。这不得不引发我们语文老师的思考,思考如何教学,思考如何将语文知识融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方法,而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对课本中的文章只是讲解情节和主旨,却忽视了语文教学最核心的语文知识。作为九年级教师,更要深切地感受到必须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的迫切性,在我们平时的研究备课中,要紧跟统编教材引领的步伐,学习教材、作业本中出现的甚至没有出现的语文知识,将其带入课堂,跳出原先教学的"围城",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