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教学参考书》(人教社1998年6月版,55—56页)补充了《水经注·三峡》一文,这无疑对我们学习《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大有帮助。但教参把“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注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当,阐述如下:急流、旋涡呈动态,它不可能看清倒影;绿潭呈静态,也不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将《三峡》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解释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种说法,于理未通,因为在急流和旋涡中是看不清倒映的景物的。从语法上看,“素湍绿潭”中的“素、绿”是形容词,它们分别修饰后面的名词,并各自组成偏正结构,是没有疑问的。但在“回清倒影”这一句中的“回、倒”两个动词与“清、影”两个名词在一起组成的是什么结构,则需加以研究。 “动词作形容词区别用”(杨伯峻:《文言语法》),在古文中是常见的现象,例如《滕王阁序》“腾蛟起凤”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级《语》上册《三峡》中有一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释“素湍”为“白色的急流”,释“回清”为“回旋的清波”。笔认为,教材的前一个注释是正确的。后一个注释是错误的。因为原中的“回清倒影”是两个动宾短语的并列,前面的“素湍绿潭”是它们的主语,是两个偏正短语的并列。把它们直译出来就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相似文献   

4.
访万泉河     
仙人潭,名字悦耳。潭面宽阔,呈半月形,故又名“半月潭”。潭深无底,潭水碧绿,水面如镜。天光云影,徘徊其中,绿叶灰壁,倒映其里,宛如一幅水彩画卷。潭的上游,水急流湍,滑岩跌落,状如白练,哗声震耳,流入潭中,却悄无声息,凝成一块硕大的翡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秋天的颜色     
芦苇爷爷摸着白花花的胡须说:“秋天是雪白雪白的。”枫叶阿姨摇着火红的小手说:“秋天是火红火红的。”松树哥哥拍着碧绿碧绿的胸说:“秋天是绿油油的。”葡萄妹妹吹着又圆又大的泡泡说:“秋天是紫油油的。”石榴笑得合不拢嘴,指着牙齿说:“秋天是晶莹透亮的。”清晨,我背着书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是千古传诵的写景佳作。清代李刚评之为“文家绝境”。该教材128页将其中语句“萦青绕白”注释为“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之相配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译文也将此句译为“青山萦回,白云缭绕”。笔者认为该注释大为不妥,“白”应指“白水”。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中有一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释"素湍"为"白色的急流",释"回清"为"回旋的清波"。笔者认为,教材的前一个注释是正确的,后一个注释是错误的。因为原文中的"回清倒影"是两个动宾短语的并列,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五册教学参考书译文中竞将“绿云拢扰,梳晓鬟也”一句译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鬟。”我以为不妥。《高中古诗文译注讲析》(金盾出版社1993年12月版)190页《阿房宫赋》一文的译注与讲析中,将“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译为“墨绿的云纷纷扰扰,是美女们晨起梳头啊”,尤觉不妥,美女的头发怎会成“墨绿的云”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庭园设计艺术中很讲究“借景”。所谓“借景”,就是将远处的景物,“借”,来纳入有限的个体庭园中,使远处景物和个体庭园在观赏者的视野里有机融合,构成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借景”手法,在我国古典散文的景物描写中也时有运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一例。作者在《小石潭记》中首先描写了小石潭本身的美景: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时动时静;树蔓——参差披拂;近岸——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可谓细腻生动之致。但是这些景物都仅仅是限制在小石潭的范围之内的。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遥远处的一幅绝妙景致:  相似文献   

10.
《语文知识》1994年1期发表的吴勇前《“淹回水而凝滞”之“回水”》一文,不妥之处甚多,下面分别进行辨析。首先,吴文对“凝滞”一词的理解有误。诗中的“凝滞”并不是凝固不动的意思。《辞海》:“凝滞,受阻而停留不进。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可见诗中的“凝滞”,是指诗人坐的船在回旋的水中受阻不能前进。因为回旋的水流可以使船只绕圈子不能前进,就好像一个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14页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 0 0万两白银 ,赔偿英商损失 2 0 0万两白银。”第 15页 :(《北京条约》中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如此表述有两处不妥 :其一是《天津条约》中的赔款与《北京条约》中的赔款之间关系不明确 ;其二是《北京条约》中赔付给英国的 80 0万两白银并非全部是所谓“军费”。《中英北京条约》第三款明确规定 :“一、戊午年 (咸丰八年 ,185 8年———笔者注 )原约 (指《中英天津条约》———笔者注 )后附专条 (有关赔款部分…  相似文献   

12.
城镇·水域     
课本第 70页《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中 ,将“大沽口”表示为城镇 (在表示城镇的图例小圆圈下写着“大沽口”)。大沽口是指大沽外的海河入海口 ,是一片水域 ,不同于一般城镇等地 ,宜标为“大沽”(在表示城镇的图例小圆圈下写“大沽”)或“大沽口”(写上“大沽口”即不能有图例小圆圈出现 )。与上举类似 ,课本第 89页《义和团运动的形势》图中“济南—胶州湾”同样不妥。胶州湾是一片水域 ,从位置看 ,“胶州湾”应是“青岛”。城镇·水域$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13.
陈虎 《语文知识》2004,(10):33-33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七(上)第十课《(论语)十则》中,将“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弘毅”解释为“强毅”(见教材第46页注解⑤),笔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4.
一焉耆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课《天山景物记》中有一个地名“焉耆”,课本给“耆”注音为qi,这是错误的。“焉耆”无论作古西域国名,历代府县名,还是作为解放后的自治区名,抑或是自治县名,“耆”字的读音不是qi而是peng。(见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第488页) 二繁漪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雷雨》,特地给剧中人以繁漪的姓氏。“繁”字注音为fan,殊为不妥。“繁”是多音字,在作姓氏用时,应注音为po。曹禺先生在给该人物定名时,是有  相似文献   

15.
一只小白鹅唱着歌儿,拍动着双翅,在湖面上跳舞,清清的湖水倒映出他的美丽身影。一群小鸭子从这儿路过,小白鹅长长的脖子,雪白雪白的羽毛吸引了小鸭,他们羡慕地赞美说: “多漂亮啊!那长长的脖子!”“太美啦!雪白雪白的羽毛!”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语文一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解释骆宾王的《鹅》这首诗的:起句连用三个“鹅”字,是儿童看到自己喜爱的动物时愉快心情的自然流露。“曲项向天歌”,意思是鹅弯着脖子,朝着天空叫,“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雪白的羽毛浮在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有节奏地划着清澈的池水,鹅在水中游动着。对于上述解释,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知道,诗的基本特点是:一、对生活做高度  相似文献   

17.
逛菜市场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菜市场买菜。市场里真是热闹非凡。吆喝声、叫卖声、嘈杂声……我看见菜市场里的菜可多啦!看,鱼摊那儿,有长长的带鱼,冻得硬硬的;有扁扁的鳊(biān)鱼,在水池里吐着泡泡呢;有红红的龙虾,张着大大的钳子,似乎在向人们示威,又好像在说“:谁敢来碰我?”再往前走,就到了肉摊,我看到了排骨、猪腰、精肉、肥肉。哇,前边的蔬菜更是琳琅(lín láng)满目!有碧绿碧绿的韭菜、红彤彤的西红柿、雪白雪白的萝卜、又圆又大的南瓜。真是眼花缭(liáo)乱呀!我和妈妈最后选了红红的龙虾、鲜嫩的青菜、雪白的萝卜、白白的豆腐,提着满满…  相似文献   

18.
正杜老师:人教版六年级《唯一的听众》一文中"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一句,我认为有些不妥。因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眼神"指的是眼睛的神态,不能比喻成"深深的潭水"。而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中也问: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所以我认为课文中这句话不妥。不知我这样理解对否,请老师指教,不胜感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冉启波  相似文献   

19.
横式结构这种方式就是把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点”组合起来,构成整个景物描写的总体面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角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  相似文献   

20.
赵永成 《语文知识》2003,(12):20-20
先看一段文字:“那个时期,天天要批阅学生的语文作业,修改病句,纠正错别字,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喜欢‘咬文嚼字’的习惯。”(《咬文嚼字》2003年第4期28页)这段文字中的成语“长此以往”用得不妥,宜改为“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