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九一九年发生在天安门前的“五四”运动,犹如惊雷,犹如闪电,打破了中国隆冬般的寂寞,撕裂了浓重的黑暗,震撼了东方,震撼了世界。“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迎来了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的新时代。伴随着“五四”运动而进行的新文化运动,高举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大旗帜,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紧密地配合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为我国的革命新文化,造成了一个伟大的开端和战斗的传统。在这个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2.
1919年,在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这个运动发端于北京,当时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上海人民闻讯奋起,热烈响应,积极战斗,对胜利实现运动的直接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五四运动在上海展开的过程中,时任《民国日报》经理、总编辑和兼任复旦大学国文教员的邵力子,毅然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直接发动和组织复旦学生投入五四洪流。特别是运用他的笔,撰写了大量短小精干,寓意深刻的文章和“时评”,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及时分析形势,指点方略,促使上海运动深入开展,推向前进。可以说,邵力子在五四运动中不愧是一名反帝反封建的勇猛斗士,是五四运动中上海的一位有影响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3.
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发生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它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运动。其历史功绩和深远意义,已为六十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五四”文化革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对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从思想战线上有力地配合了“五四”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5.
1919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气壮山河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个运动发端于北京,当时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上海人民,闻讯奋起,以历史主人的姿态热烈响应,积极战斗。特别是“六三”后,上海工人阶级挺身而出,举行政治大罢工,奏出了五四交响曲的最强音,把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推到了高潮。这时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群众转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以一个独立的力最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的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一上海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中心,也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城市。在这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雄厚,青年学生队伍浩大(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有两万人),特别是工人阶级最为集中,其人  相似文献   

6.
周扬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作的题为《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曾经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延安整风运动是第二次,目前正在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第三次。而从一九四二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主要的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制造的关于马列的教条、第三国际的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大家知道,从五四运动开始的我国新民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风风雨雨、潮起潮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伟大复兴,中华职业教育社怀报国救民之热忱,秉改革落后教育之宗旨,以“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为社会生利”为目标,为倡导、研究和推行我国的职业教育而殚精竭虑,为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适逢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九十周年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九十周年之际,我刊编辑部特推出专题“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为社会生利—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90周年”,以记载并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九十年来走过的风雨之路……  相似文献   

8.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五四”文学革命,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六十周年了。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伟大开端,披荆斩棘,在斗争中成长和发展,发挥了揭露敌人、教育人民的战斗作用,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坚持文学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原则,正视现实,在创作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反映现实,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战斗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它完全是适应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兴起并为之服务的。当时,反对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的旧文学,倡导反映“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学,在创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伟火的五四运动六十五周年纪念。五四运动,是一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伟火的思想运动,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今天,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建设四个现代化,我们正面临着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任务。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纪念“五四”,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的爱国传统,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有两种涵义:狭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则是指这一天前后若干年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一般来说,其上限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的文学革命,下限则大抵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限.的确,“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前者的主旨在救亡,后者的主旨是启蒙。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鲜明的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为先导,对我国近代史上的封建文化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地冲击,它唤起了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给古老的中华文明带来了生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新文化运动不仅引发着我国文化思想战线产生巨大的震荡和变革,也使长期在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旧文化禁锢之下而显得干枯的教育事业生长出几片绿叶,如,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等。然而,就强烈幅射教育领域的新文化运动所提出或隐藏的教育思想来看,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之人格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却最能反映新文化运动的意志,体现新文化运动的特色。一“五四”时期,以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首,并在蔡元培、吴虞、钱玄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风云动荡的时代。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学发生了从未有过的伟大变革,展现出一派新的面貌。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五四”运动以后到一九二四、一九二五年间以劳动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 一 在我国古代的进步文学中,优秀作家们不同程度地揭露了自己时代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但是他们都没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真实感人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产生于宋元时期的“话本”以及明朝以后的“拟话本”中的优秀作品,以肯定的态度描写了市井细民。但是“话本”“拟话本”的主人公还只是限于大致属于劳动人民范畴的手工业  相似文献   

13.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五四”文学革命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一次空前伟大而彻底的反对封建旧文学的运动。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包括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也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作品。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旧文学日  相似文献   

14.
丹麦著名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曾经说过:“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当我们从心理描写这一角度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时,我们便可沿着文学发展的脉胳,捕捉到一条相互关联并贯穿始终的心理线索。它包容着极其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记录着中国人民深刻而悲壮的心灵发展历程。伟大的“五四”运动,涤荡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的诞生。“人的发现和个性的解放,这是‘五四’运动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活力的原因。”与之相适应,艺术上也由对现实生活的描写,逐渐深入到人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80年前的5月4日,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是其中最觉悟的成分)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反对丧权辱国,为争取民族独立,为维护国家主权,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起,喊出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心声。以血肉之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揭开了中国现代史上的新篇章。正如毛主席所曾指出的,“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又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八日在法国巴黎开始举行的“和平会议”,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宰割战败国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分赃会议。武汉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密切关注着这次会议的动态。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武汉人民就积极准备斗争。恽代英(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林育南(中华大学中学部高中应届毕业生)等同志立即号召全市人民起来纪念“五·七”国耻。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中西文化大会战、新旧思想大较量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使一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方向的转变,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便是其中之一.一“五四”前夜,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瓜分,国内军阀混战不已,使古老中华满目疮痍,遍体鳞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到国家民族这种危急状况,忧  相似文献   

19.
1919年爆发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震撼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伟大的爱国运动,而且也是一次震撼封建主义专制统治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中,广大妇女,尤其是知识界妇女,为推翻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求得妇女的解放,勇敢地投入了斗争,从而使妇女解放运动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本文拟就五四时期天津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一简介。五四时期天津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的青年女学生在全国女界中,是最先奋起响应的,且  相似文献   

20.
一四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和进步,立下了伟大的功劳。今天,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时候,搜集、整理和初步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权学说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历史材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十月革命以前,中国先进的有志救国的人,还只能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道路、资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