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诗话的辑录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之外,清何文焕《历代诗话》收录16种,丁福保《续历代诗话》收录12种,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考察了或存或佚的宋诗话139种,《宋诗话辑佚》收录失传的宋诗话36种。新近出版的《宋诗话全编》进一步扩大"诗话"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遗产极为丰富,伴随着文学创作的发达,文学理论批评也十分活跃,留下了大量资料。在各种文体的理论批评中间,诗歌理论批评不但数量繁多,而且往往具有理论深度,尤引人瞩目。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异常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着重历史、理论探讨的研究论著;另一方面是资料的辑集、整理,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得完备、细致,则为历史、理论探讨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吴文治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话全编》,既收论诗专书,又从诗文…  相似文献   

3.
蔡镇楚先生的《中国诗话史》问世了,这是值得庆贺的。厚厚一册诗话史精装本摆在案头,犹如我的成果一样,我也在分享着他的一份幸福,感到甜滋滋的。是的,我们工作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为读者查找资料,并取得可喜成果的时候。蔡先生的成功有我们一份劳动,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和艰辛啊!我认识蔡先生是一九八三年七月,那时古籍部还在城南公园。蔡先生不畏酷暑,一查就是一个夏天,如饥似渴地翻阅他不曾读到的历代诗话。为了使他尽快收集好资料,早日成书,我们主动为他提供了《随园诗话》、《文心雕龙》、《渔洋诗话》、《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中国丛书综录》,以及其它书目等七十四部648册。其中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4.
《楚辞疏》的作者陆时雍,是明代末年思想比较深刻、有一定独立见解的学者和诗论家。他的《楚辞疏》论诗谈艺,多所会心,是明代楚辞学著作中有特色的注本。他的《诗镜》九十卷,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思想,是较优秀的诗歌选本;其《总论》对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既有所批判,又能肯定其长处,加以吸收,从而提出以"真"、"情"、"韵"为基本要素的诗歌主张,反映了诗在内容、形式和表现上的特质,殊为难得。其《诗镜总论》丁福保收入《历代诗话续编》,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先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伍《明代卷》(袁震宇、刘明今著)将陆时雍同谢肇淛一起列专节加以论述。该书《绪论》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求学时期,广泛地阅读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爱国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和《楚辞》,汉代的乐府诗,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诗、词、曲、赋,乃至鲁迅先生的诗作。而且还阅读过诗话、词话、章韵、词律以及他的战友朱德、  相似文献   

6.
1991年冬至1992年春,在匡亚明同志领导下,我曾参与制订全国占籍整理出版“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当时江苏占籍出版社所报的重点项目中,即有吴文治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话全编》。1992年5月,在北京香山B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全国有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在讨论中,曾有人对书名提出疑问,认为既然所辑大部分并非传统意义中的诗话,而是辑自诗文集、笔记、史书、类书中论诗2语,则似改为“历代诗论”较为合宜。那时规划的修订工作是由我具体主持的。我觉得,这一意见有一定道理,但我总感到,文治先生这样做,对古代文学思想特别…  相似文献   

7.
青岛图书馆收藏的山东诸城人王玮庆的论诗之作《澫舱诗话》(稿本一册)可能是该书唯一传世的本子.王玮庆是清朝嘉、道年间的高官,也是有名学者.前人提起王玮庆,多称其《澫唐诗集》和《沧浪诗话补注》,《澫舱诗话》却很少论及.《澫舲诗话》体现了王玮庆的诗论见解.他论诗主一“情”字,《诗话》中关于“情”的论述比比皆是.他对于时人时事的议论也见于书中.同时,该书还录存了不少当时人的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彩图古诗词典》,编选了从周秦至明清的民歌、诗、词、曲共302首,由中国诗歌源头《诗经》起顺流而下——汉乐府、南北朝古诗、唐新体诗及宋词、元曲等,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概貌和中国古代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博采历代所编儿童古诗集众家之长,选诗精良,形式多样,真可谓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李珥(1536-1584),号栗谷,又号石潭、虞斋等,字叔献,谥号文成公,朝鲜王朝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文章家,与退溪李混一起被称为朝鲜思想界的双璧。栗谷留有《圣学辑要》、《击蒙要诀》、《箕子实记》、《学校模范》诸多性理学著述。他还对中国诗歌有深厚的理解,曾按照风格将自汉至宋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10.
读《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67期,内有半窗同志的“大型工具书《尔稚诂林》已着手编纂”一文。文中介绍:“湖北大学语言研究室决定参照《说文诂林》以字分类的方式,按《尔雅》的分类,分别汇集各注家的著作和其它著述中论及《尔雅》的材料,编纂一部《尔雅诂林》。”可以预料此书出版,厥功非浅,嘉惠士林,恐不在丁福保的《说文诂林》之下。丁福保在古籍整理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一生以述代作,编辑了《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魏六朝名家集》、《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佛学大辞典》、《古泉大辞典》等  相似文献   

11.
昕玥 《军事记者》2002,(4):44-44
新闻立意是作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有选择的思维活动。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之重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图书馆藏明代无名氏编《诗渊》,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代诗歌总集。全书久佚,今存残本分订二十五册,收诗即超过五万首,且其中十之二三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数年前,书目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影印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孔凡礼先生辑《全宋词补辑》,主要援据该书。北京大学编《全宋诗》,于此书采掇亦多。笔者于1988年为纂辑《全唐诗补编》,曾将全书通检一过,录出唐人佚诗一百多首。  相似文献   

13.
刘次庄,字中叟(忠叟),生卒年未详。主要活动在宋神宗、哲宗时期。其所编《乐府集》,从宋人著作如阮阅《诗话总龟》等书的征引及周必大校订《文苑英华》的使用情况看,在当时颇有影响。但因散  相似文献   

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确,人生世上,难免有分别远离,特别是在交通不便、战乱频仍的古代社会,“生离”往往也即意味着“死别”:“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南北朝作家江淹甚至断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由于中国古代爱情诗歌远没有获得它在同期西方诗歌中所据有的“轴心”地位(恩格斯语),所以,离别诗作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能充分抒发和宣泄个人情感”、“最富于人情味、最能打动人,因而也最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品了。”《历代送别怀远诗歌选》(赵炳耀编注,  相似文献   

15.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张忠纲教授研治中国古代文学颇多创获,有誉学林。他协助著名学者萧涤非先生(1991年病故)校注《杜甫全集》十余年,披阅群籍,浏览甚广,收益良多。继《杜诗纵横探》(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之后,又推出了《杜甫诗话校注五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校注五种》),这是"杜诗学"研究的一大硕果。该书所收五种诗话,各本前均有简要"说明",意在介绍诗话作者生平大要,考辨版本源流,评其得失,而重点是"校注"部分。校勘就参校各本互校,异同一并列出;杜诗正文,多以宋刻诸本为准;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等,均改为现行规范汉字;注释重在明  相似文献   

16.
湖北辞书出版社是一个独立经营三年的小社。《小品精华系列》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第一批重点项目之一,共12个品种,包括《现代闲情小品》、《明清清言小品》、《明清性灵小品》、《历代妙语小品》、《历代山水小品》、《历代诗话小品》、《历代禅语小品》等。由于策划思想对路,该系列在陆续问世的两年多时间里,总印次达30余次,总印数4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7.
地理编辑李兆洛《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查检地名的地理辞典,它的编辑者是清代李兆洛。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江苏武进人。是有名的学者、地理学家。嘉庆时举进士,后授安徽凤台知县,此后没有再升官,仕途并不得意。罢官以后,便专门讲学授徒,主讲于江阴书院,近20年。他不仅长于地理学,对地理很有研究,还善于诗词,著有《养一斋集》。李兆洛编辑《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开始于道光二年(1822),这年他53岁,到道光十七年(1837),他68岁时才完成,前后用了1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和中国美学研究有关的著作,可以说浩如烟海。从掌握最基本的资料来说,我觉得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等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这四本书很有帮助。从理解中国美学的精神来说,我以为下面的十本书可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致力于古代名言佳句辞书的研究多年,发现此类之书差错中,有一明显特征:凡众人所编之书,书中必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处。即如近两年出版的8本:郭东斌等18人编《格言大辞典》(以下简称《格言》)、秦牧等15人编《实用名言大辞典》(简称《实用》)、尚和等25人编《中国历代祝词贺语大观》(简称《祝词》)、任道斌等22人编《世界生活妙语大全》(简称《妙语》)、吴健生等19人编《中外格言精华》(简称《精华》)、季镇淮等32人编《中国散文名句辞典》(简称《散文》)、吴丈蜀等13人编《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简称《佳句》)、刘云峣等18人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简称《中医》)。这8种书中存在其他问题姑且不论,仅例举这些书中前后说法不一、自相矛盾处,以述众人编书之通病。  相似文献   

20.
严首升,湖南华容县人,生于1607年,死于1682年,字颐,又字平子、平翁,号确斋。著有《濑园诗初集》《濑园诗后集》《濑园文集》《濑园诗话》《濑园遗集》《谈史》等。他的生年比王夫之稍早,在当时,名气也不逊于船山先生。近现代著名学者邓之诚在《清诗纪事诗初编》中选录湖南遗民诗人四家,严首升与王夫之、黄周星等人并列。如今,王夫之名震寰宇,而严首升在湖南却无甚名声,但名声与一个人是否有趣并不必然相关,严首升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