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民族众多 ,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 ,只要是正义的、反对入侵的战争 ,战争中的这些杰出人物在当时当地可以称是“爱国”的 ,但是“爱国主义”一词是在近现代反帝侵略中形成的 ,所以只有近现代史上反抗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才适合用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来表述  相似文献   

2.
盛唐诗人岑参久历塞垣,其边塞诗往往是当时边塞战争的形象记录。这些诗篇的艺术价值已为人们所公认。对其思想倾向的评价,分歧颇大,有基本肯定的,也有截然相反的意见。据笔者所知,否定之说最先见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岑参和高适)写边塞诗是在天宝年间,这时候唐玄宗好大喜功,轻启边衅,天宝时候对外战争,一般是侵略战争;……高岑以肯定的态度歌颂这些战争,论者认为是爱国主义诗人,对外侵略怎么能说是爱国呢!”①近年来,有一些意见与此相似。②这甲姑且不谈高适,只论岑参。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首  相似文献   

3.
对唐代边塞诗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一方是极力赞美唐代边塞诗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所描述的边塞美景,一方则是无情揭示唐代边塞诗所蕴藏的反战、厌战情绪和边塞的悲凉痛苦:章主要通过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分析,认为唐代边塞诗深层的思想主题应该是民族和解,主旋律是呼吁或赞美以战求和的民族和解方式与途径。唐代边塞诗人们无论是歌颂边战还是反对边战,心目中的忧虑和诉求是:一方面要敢于勇于用战争来制止边衅、平定侵扰,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安民怀柔的边疆民族和解政策,以战求和,因和化战:  相似文献   

4.
唐代边塞战争是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代的战争,如何评价唐代边塞战争的性质,关系到对反映这段战争的诗歌的评价。本文认为,虽然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王有攻伐,但从战争的起因与发展来看,几次主要的边塞战争如唐与突厥、吐蕃等都是唐王朝受到侵略后才予以反击的,其反击的政治目的是“保境安民”,其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唐王朝的防御与反击属于正义之战,反映唐王朝边塞战争的诗歌多是充满爱田激情的好诗。肯定唐王朝的边塞战争为正义之战,肯定唐代边塞诗为爱国主义的好诗,不会影响今天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深为历代批评家所称道,也深为历代人民所赞颂。然而在湖北举行的屈原学术讨论会上却有人献疑说:屈原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从分裂趋向统一,又正是秦国肩负着统一大任的时代,屈原当时竭力维护楚国,反对秦国,是逆历史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唐代边塞诗,从历史的、哲学的层面把握其反映战争问题的本质。认为唐人边塞诗中充满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它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新边塞诗的文章曾有很多,但本文却第一次将杨牧、周涛、章德益等新疆三边塞诗人提高到哲学层次进行研究与剖析,认为杨牧以儒家意识为主,章德益则道家思想浓厚,周涛儒道相合并浸入古代的侠客精神。与此同时,本文还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新边塞诗在本质意义上的缺陷——缺乏革新的传统道德意识导致了新边塞诗在现代新读者面前的失败,最终成了匆匆的历史过客。 本文还对未来人性意义上的西部诗寄寓希望。  相似文献   

8.
关于南诏和唐朝之间爆发的天宝战争的原因,学术界或认为南诏在唐朝的逼压下不得不反,或认为唐朝不会坐视南诏的崛起,一定会进行军事干预从而引发战争。其实,前者“压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唐朝,看问题流于片面;后者“必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历史发展的必然,看问题过于简单。从南诏政权的建立过程及特点来探讨天宝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是南诏政权是在唐朝揠苗助长式扶植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野蛮因素存留较多,极容易走上扩张之路;二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较为顺利,容易迷信武力而走上掠夺之路;三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不能正确估计形势,错误地迅速走上与唐朝对抗之路;四是从天宝战争发生前的唐朝形势来看,南诏与唐朝发生冲突也并不偶然,是当时诸多类似事件当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9.
1941-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平原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倾国之力,动用了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动用的战争手段,其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前战争双方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亲密期。  相似文献   

10.
陈嘉庚是一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四个方面归纳评述他有关军事、战争、时局问题的基本态度观点、活动及其贡献:坚持和平与正义,反对战争与妥协;发表军事言论,预言战争进程;回国慰劳躬身前线,亲历战争了解军情;善用中国历史典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适当拓展陈嘉庚研究视域,在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观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盛唐边塞诗是对盛唐时代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反映,从其思想内容来看,它集中表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及戍边将士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爱国激情。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令人心魂激荡。  相似文献   

12.
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在边塞诗创作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历来受到比较一致的高度评价。但是,关于他的边塞之作是否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在近年来边塞诗讨论中则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论争。那末,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全面地评价他的边塞诗?本文拟在这方面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古代边塞诗起源于何时?论者或以为起于隋代,或以为起于六朝,或以为起于乐府古题。说法不一,皆未溯流探源,说中肯綮。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为特定表现内容的边塞诗的产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盛唐是边塞诗繁荣发展的时期。但论者说:“边塞生活不始自盛唐。”那么,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以及反映了这种战争生活的诗篇最早又始于何时呢?我们以为,古代边塞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源远流长的传统应该追溯到《诗经》时代。  相似文献   

14.
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既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又描写了边塞风光和民风民俗;既表达了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军中将领的腐败,又展现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洋溢着昂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边塞诗的思想价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要了解一个战争是什么性质,首先要弄清战争双方所抱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因为战争的性质是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而定。历史上的一切战争,依其性质而论,总是可分为正义的非掠夺的,为保卫民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非正义的即掠夺性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发动者英国来讲,在“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的边塞诗,虽为数并不算多,但却内容丰富,涵盖全面,它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盛唐边塞广阔的生活画面,并渗透着爱国主义的精神思想。而这一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其边塞诗中又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或抒写自己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或讴歌将士清除边患、保卫边塞的业绩,或抨击朝廷黩武、边幕黑暗的弊政,或展现征人思亲、思妇念远的深情,等等,从而体现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昌龄受当时激昂的盛唐精神和对边塞生活切实感受的影响,在他的边塞诗创作中,把自己个人的功业追求,对边塞奇异风光的欣赏,对戌边将士杀敌报国豪情的感动,对将士们艰苦寂寞的戌边生活的感触等情愫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他边塞诗创作的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不可或缺的要素,谐调对于民间舞来说,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到底什么是谐调呢?有人说谐调是身体的和谐动作,有人说谐调是身体规律,统一的美的运动,这些都无可非议,但是却没有表达出民间舞与谐调的准确关系。那么给民间舞的谐调下一个准确定义,其实它是一种内外统一的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战争的出现,无不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引发战争的导火线,有的却令人不可思议——在世界战争史上,引起战争的导火线五花八门,有时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使人感到:好像什么都能够引起冲突,导致战争。●辣椒引起的战争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热带。现在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通的蔬菜或调味的佐料。但是,在古代的欧洲,辣椒却是财富的象征,一度成为人们争相掠夺的珍品。公元408年,西哥特人因向意大利索取辣椒,没得到他们的答  相似文献   

20.
爱国,就是爱祖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包括深厚情感、价值理念和社会行为。爱国主义的内涵,应有三重限定——现实视角:祖国与他国的互动关系;历史坐标:历史上祖国与他国的互动关系;正义标准:以正义原则为判断性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