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看似十分简单易懂,但是却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实物,将诗中表达的乡愁具体化了,读者阅读时通过实物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情感,本文旨在对《乡愁》这首诗的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领会诗歌表达出的乡愁。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大家言必称"乡愁诗人",因为他1972年写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诗传遍了大江南北。余光中说,这些年来,《乡愁》几乎成为我的名片,《乡愁》在海峡两岸大受欢迎的程度实在让我感到惊讶。其实,他在同时期写的另一首诗歌《雨声说些什么》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而且《雨声说些什么》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成为乡愁诗的另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余光中先生来江南大学讲学,江大策划了"海峡两岸《乡愁》情"的活动,我荣幸地被邀请在余光中先生面前执教他的《乡愁》诗.以下选择三个教学片断,并附余光中先生关于这堂课的评价. 镜头一: 师:现在有一个任务,我要朗诵第一节诗,需要配一些画面.如果请你来当导演,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虽不长,却构思精巧,读了给人以全新的美的享受.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的美进行探讨,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一.情感美这首乡愁诗在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乡愁》一诗,侧重写诗人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后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游子的绵长的故土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相似文献   

5.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相似文献   

6.
《乡愁》一诗作为现代诗歌典范之作选进初中语文教材,历来为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的重要视点.然而,当下语文教学对其极具特色的语言运用阐释不足,学生对诗中字词的品析有待深化.为深入挖掘《乡愁》字词锤炼的妙处,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乡愁》一诗进行文本素读,发现诗中名词、量词和叠词的运用特点鲜明,为诗歌平添无限风华.因此,拟以名量叠...  相似文献   

7.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和赞赏。有趣的是,这首名诗在体裁风格上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8,(Z9)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每每读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总会被那炽热沉郁的愁思所打动。最浅的海峡那边,隔着最深的思念。乡愁,并非是他的专利,但他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乡愁的代言人,替千千万万颗滴血的心"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曾拜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很多诗文,其绵长悠远的韵味、  相似文献   

9.
“乡愁”是中国诗苑园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容旅居海外,乡思日深。他们继承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又新意叠出。现将品读他们的《乡愁》诗两首之偶得,不避卑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有幸教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作《乡愁》,这首诗人文气息非常浓郁,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本来我觉得面对的一帮“不识愁之味”的学生,教读这篇文章会有一些难度,然而,事实上那股令人揪心的乡愁不但没有渐渐淡去,反而越来越浓,好似一坛陈年老醋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1.
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读《乡愁》,常常沉醉于诗人绵长的乡关之思.教《乡愁》,又总是希望能把课堂化成一片"乡愁"的诗海.悠然的诗句经年历月光芒依旧,教师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所有的心都深深浸入这一汪乡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流淌着诗人浓浓的思念.三分诗,七分读,蒋祖霞老师的镜头里,也有一枚可以承载师生全部真情最后飞抵诗魂的邮票,那就是诵读.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天净沙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一篇抒情诗,作者马致远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悲曲。诗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妙合,堪称“乡愁“诗之经典。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感悟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2.通过与余光中的诗《乡愁》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期间,在纽约会见华人华侨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这几句被外界称之为“温氏柔情”的话语,引自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和国民党元老派于右任的《思乡曲》。这些诗在台湾颇为流行,被称为“乡愁诗”。本刊特约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作家丘峰为大家谈谈台湾的乡愁诗。  相似文献   

14.
“乡愁”是中国诗苑园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容旅居海外 ,乡思日深。他们继承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 ,又新意叠出。现将品读他们的《乡愁》诗两首之偶得 ,不避卑陋 ,以飨读者。一、意境美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都在深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 ,选取了借以寄托情怀的意象 ,表达游子思念故园的殷殷情怀。余诗选择了四个典型的意象来载情———“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同的意象与关情对象一一对应 ,把母子之思、夫妻之爱、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思乡之情巧妙地串连起来 ,一层深似一层地抒发浓…  相似文献   

15.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词,泪透纸背。又有多少游子离人羁旅他乡,梦归故里。那份深沉浓郁,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不绝。且不说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显雏形的《诗经》中的乡愁诗,也不说汉代得到长足发展、唐宋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乡愁诗,单说今天台湾诗人笔下的乡愁诗。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已半个多世纪,两岸同胞至今仍只能隔海相望,咫尺天涯,两地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乡愁也就成了台湾诗人情有独钟的创作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当我死时》《舟子的悲歌…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余光中先生为他的著名诗篇《乡愁》续写的第五节诗句——"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余光中先生笑着对《光明日报》记者说道:老来还乡多感慨,"乡愁"拐弯是担当。……随着回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都不好意思再有乡愁了,笔下也不再有当年那种忧伤绝望的愁情别绪了,我的新诗和散文几乎都是"拐弯"过  相似文献   

17.
“用我的《乡愁》这个架子,来搭一个架子,让他们的爬藤、让他们的花,能在这个同样的架子上绽开,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这是2010年北京电视台在北京太庙举行“天涯共此时,月上紫禁城”中秋晚会演出现场,当节目主持人递上十首仿《乡愁》诗时,《乡愁》诗的作者、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的一番话,对模仿者给予了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8.
现存杜诗中是否确有"乡愁"两字尚是一个需待考证辨析的存疑问题,在杜甫之前,唐代诗人张子容、岑参、钱起等人就已将乡愁二字引入诗中,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不是述"乡愁"的首创之作;杜甫一生并不是单用愁字就能概括,他蜀中时期的诗歌并非"愁字满眼","诗必言愁",也不是着重为乡愁。我国古代的"乡愁"诗源远流长,代不乏人,名篇很多。杜甫不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也不是以乡愁诗名世。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因其《乡愁》一诗而有“乡愁诗人”之称。乡愁,指对大陆乡土文化的怀念。余光中在台湾生活40年。最近20年居住在南台湾的高雄,临山近海.周遭的风景,常在他的诗文中出现。南台湾盛产各种水果,诗人饕餮之余,常有吟咏,写水果的甘美,颂乡土之可爱。最近台湾的果仙果后如莲雾、芒果,飞越《乡愁》所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登陆神州。大陆乡亲在品尝佳果的时候,不妨一读“乡愁诗人”的水果诗,感受一下他对乡土的恋慕赞美。  相似文献   

20.
《乡愁》作为余光中先生抒发浓郁乡愁的经典文本,既承栽着特定历史和政治语境下的特殊心理意绪,同时也包孕着自古至今人们心中普适性的乡愁情结。在以往的阐释中,诗中所抒发的乡愁之情往往被理解为由亲人分隔到民族国家分裂的重重阻隔而造成的无法纾解的愁情。但是,由诗中四个隐喻性意象的择取组合,可呈示出从介质性意象到阻隔性意象的表层结构模式以及从阻隔转化为介质的隐含可能性,通过这有意味的形式结构传达出来的,则是诗人的乡愁从可解至无解的表层情感结构以及从无解复归至可解的深层情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