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形象化再现”(在法制题材的电视报道中则称“案情模拟”或“案情再现”)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情景再现”较早地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在电视领域则较早地出现在政  相似文献   

2.
一 "再现",就是过往事实的再次出现.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无论是过往的事件或人物,它通过描绘、模拟和演绎,其最终所要表现的客体,就是还原当时情景下的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3.
“真实再现”:纪实类电视节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扮演”等虚构的方式将曾经发生过却没有记录下来的情景、事件重现出来 ,并把它运用到非虚构的电视节目中去 ,是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台正广为流行的做法 ,通称为“真实再现”。“真实再现”为丰富电视画面 ,提高电视收视率作出一定贡献 ,但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着力探讨“真实再现”出现在纪实类电视节目中的利弊得失 ,并概述其可能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的电视节目中,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一些记录片或者是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的、再现逝去的某一事件、某一过程。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媒体传播竞争激烈的今天,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电视媒体尤其如此,在此我想就新闻节目中的“情景再现”存在的原因及如何运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真实”是一种感受、一种存在,一种理解的存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的电视纪录片拍摄中,"情景再现"的滥用极易引起纪录片的失真,总体上看,纪录片"真实"与否,与是否应用"情景再现"表现手法无关,而与创作者的综合素养紧密相联,但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非虚构"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相区别的最后底线,正确把握利用"情景再现"的原则和方法,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内电视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收视率大行王道的现状,“情景再现”作为电视新闻弥补叙事断点、提升自身可视性与感染力的有效叙事方式,被广泛运用。本文拟从传播学、叙事学之视域澄清“情景再现”并非有违新闻真实,并就如何规范运用“情景再现”以保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审美思潮的改变,在知识娱乐化的年代,纪录片的社会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使纪实类纪录片的一些缺陷日益明显,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成为制作高质量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情景再现这一手法,可以在不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和影响力。本文就如何处理情景再现与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与“情境再现”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  相似文献   

9.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它是运用多元化的影视语言,使用主观镜头、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数字技术虚拟等多种表现手段,再现历史真实,营造过去时空,用意向性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递一种看似虚幻却又真实可信的气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对于电视消防新闻来说,无论是灭火现场,还是救援现场,又或者是重大地质灾害现场,很多珍贵的镜头并不总能被捕捉到。但是,这些被遗漏的镜头却又充满了令观众动容的新闻亮点,观众对这样的瞬间充满了期待。这种情况下,运用情景再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电视消防新闻报道来说,如何运用情景再现,  相似文献   

10.
陈伟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36-237
在电视节目当中,如何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讲故事?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被东西方电视界所认同的电视表现手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故事类、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当中,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情景再现的方式,分析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并对误用、滥用情景再现可能引发的表达危机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提示。  相似文献   

11.
各种媒体都存在一个如何把事件本体背景真实传达给受众的问题。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通过当事人的采访与录音、摄像、图片、音响动效、三维动画等手段,让背景真实生动的再现给广大受众。但是,人们对电视传媒的新闻体裁的背景再现争议颇多,焦点问题是:文字解说与图像两层皮,真实性上不可信。笔者对此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郝丁瑶 《视听》2016,(7):42-43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情景再现"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传递出些许负面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来讲,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将事实的原貌再现,而又使其充满正能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接触到“真实再现”这种电视手法,是从1999年济南电视台开播的一个名为《真实再现》的新栏目,采用的是用演员扮演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大多是案件),一般是分多集叙述一个故事,每集节目的头尾有主持人串联。这个栏目刚一开播,就以其独特的样式吸引了当地市民的关注。在欣赏这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一种画面与音响有机结合的传播媒体,比之书面传媒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电视新闻要求其所摄录的画面都应是真实的,现场的,因而是可信的。但是记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不可能有预见性,这就导致摄像记无法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电视记最大的缺憾莫过于痛失第一现场了。但这并非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场再现(模拟),就是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5.
记录片,顾名思义,它是以真实记录生活为基础的,区别于电影等艺术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质就是真实,画面、故事、人物、语言,经过时间的沉积,它的史料性和真实魅力愈发显现出来。但是,在当今的纪录片创作中却引入了一种新的创作手法,一般被称为“情景再现”,这种创作手法以其新颖、形象的特色得到许多纪录片创作者的喜爱,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带有情景再现的纪录片,同时,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理论研究者和观众的争议。究竟在纪录片创作中是否应当运用情景再现,如何把握情景再现在全片中的比重,这都是值得制作者潜心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吕建江 《视听界》2012,(5):82-83
"情景再现"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补充叙事手法,或称"情景重现"、"情景回放"、"真实再现"等。用"再现"取代解说或配合解说,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在新闻专题和社教专题中,并迅速蔓延。关于以事实为报道对象的  相似文献   

17.
情景再现是指通过后期设计和导演,模拟原始场景,再现已经消失了的现场、事件发生的过程、细节等,给观众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  相似文献   

18.
于春生 《东南传播》2010,(1):134-136
电视法制节目中运用“情景再现”,可以强化节目的故事性、可视性、现场感,深化节目内涵,但错用、滥用,会使节目沦于虚假、低俗,甚至影响司法公正、助长犯罪事件发生。兴利除弊的关键,在于结合法制节目的特点,把握好运用尺度,即务必合法,追求真实,坚持“情景再现”的辅助地位并予以明确标示,再现镜头宜虚不宜实。  相似文献   

19.
徐佳 《声屏世界》2010,(6):51-51
电视文献纪录片《红色特工》,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创作的献礼片。该片以抗战时期发生在浙江宁波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历史画面,向受众讲述了一则为了解放浙东首府宁波,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不顾生命安危、忍辱负重,  相似文献   

20.
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情景再现"及其特性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