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小军 《内江科技》2013,(6):136+85
高压油藏面临作业难、压井作业地层漏失和油层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高压油井的不压井作业和油层的有效保护,研制了地层隔离阀。通过机械开关控制地层隔离阀中球的旋转,实现油管通道的开启和关闭,隔断了作业井筒与油层。现场应用3井次,作业一次性成功率100%,保护油层免于污染,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2.
李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350-35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在逐渐下降,由于作业洗井、热洗清蜡等原因洗井液对地层造成伤害,引起油层污染,导致油井产能下降、水井吸水能力降低,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防止地层污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油井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块的不断开发,采出程度的升高,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区块油井的出砂已经日渐频繁,常常伴随着砂埋油层油井不出,砂卡油井,个别甚至因为出砂导致油井套变,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为了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在总结以往防砂技术的同时,采取了超细固砂技术,实践证明超细固砂能够有效减少油井出砂次数,保证油井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杏六区东部I块主力油层(PI1-3)已转为三元驱开采。水驱油水井主力油层实施封堵,开发形势呈现出产液量下降,产油下降,含水上升的局面。通过对区块内30口水井采取细分调整,优化注水结构,在实施高效精细注水的同时适时对油井措施挖潜,有效地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改善了水驱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述胜 《内江科技》2013,34(5):48+112
水平井适用于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大大提高了集水建筑物与地下水非饱和带中的气体、地下油气的接触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流体的抽取效率。但是水平井的生产压差的确定成为了重要一环。由于同一油井各油层(段)启动压力也不一样,油井在不同时期合理生产压差不同,过高过低的生产压差都不利油井生产,随含水上升,生产压差要不断上调,以确保油田的稳产。  相似文献   

6.
郑海男 《内江科技》2011,32(9):120-120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井结垢现象日趋明显,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安全和正常生产。油层预置防垢剂技术就是将防垢剂挤进井筒周围地层内一定深度,防垢剂将吸附在岩石表面或滞留于近井地层内,当地层流体经过时,防垢剂将缓慢释放并溶于其中,从而达到防垢的目的。其优点是不仅可以预防井筒内和管道设备上结垢,还可以防止近井地带结垢,且能一次挤注,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7.
赵学珍 《今日科苑》2012,(14):119+118
在枣园低渗油藏开发中,常存在油层压力高而生产递减大,注不进采不出的现象。运用能量转换规律和管道流原理推论出大压差生产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得出在大压差生产情况下,在油井的近井地带容易形成阻流环,注水井的水驱易形成"蚯蚓流",损伤油层降低水驱油效率。分析结果与实际现象相一致,对提高低渗油藏的认识和开发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旭军  康健  张涛 《今日科苑》2009,(24):46-46
油田在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均可造成低渗透层油层损害。究其原因,均属油层本身的潜在损害因素,它包括储层的敏感性矿物,储渗空间,岩石表面性质及储层的液体性质等。在外在条件变化时,包括钻开油气层、射孔试油、酸化、压裂等,储层不能适应变化情况,就会导致油层渗透率降低,造成油层损害。对低渗透油层特别强调油层保护并不是因为这类油层比高渗透油层更易受污染,而是因为低渗透油层自然渗透能力差,任何轻微的污染伤害都会导致产能的大幅度降低,因此,低渗透油层的油层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滨425区块是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的一个低渗透区块,在油井热洗后容易发生油层伤害等问题,通过对油井热洗热洗成功率低的原因分析,研究与应用"低伤害"洗井方式,使洗井成功率提升19.5%。滨425区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利津洼陷的西斜坡,西邻平方王油田,北邻滨11、滨409井区,是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规模最大、最为整装的一个低渗透区块,多层开采油层不均质现象严重,平均渗透率16毫达西,平均矿化度15.3万毫克/升,单井平均日产液量2.0吨,是典型的"三低"区块。油井热洗清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稠油区块油井井下状况日益严重的情况,油井无法实施分层注汽、堵水措施,大大影响了油层的动用程度,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为有效控制套变对油井的影响,通过对油井实施填砂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和蒸汽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原油全烃色谱指纹分析技术,评价孤东油田七区52+3单元油层连通性。从全部原油色谱图C9-C17中精心选择了14个稳定性较强的环烷烃与支链烷烃,由此组合成8个色谱指纹对参数,绘制色谱指纹星状图。油源对比和星状图对比表明,该单元原油均来源于孤南洼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27排各井与左侧24-2295井和26-1226井的油层连通性好,与右侧31-2226井和31-274井的油层不连通,且后者也互不连通。由27N274井和7P11井注水对27排及其左侧油井有效,对其右侧开发井无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粘土化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造成油层伤害的原因;应用岩石学微观分析技术对储集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剖析及流动实验原理,研制了油层伤害过程判识、残余油可采性分析、油水界面识别等3项油层保护机理分析方法;指出了油层保护机理分析技术在油气层改造、钻前油层保护、高含水油层驱采和油水界面确定等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油套管穿孔漏失井,其漏失段地层水由套管损坏处流入油井中,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且易污染油层。为此,开展了套损井产量恢复技术研究。其工作原理是先下入丢手封堵管柱将油层与上部漏失井段封隔开来,然后下入上部泵抽管柱,泵抽管柱通过插入密封管插入丢手封堵管柱上部的密封工作筒中,在生产和检泵时能阻止套损处漏失水进入抽油管柱和油层,不仅能够恢复油井生产,还可防止油层污染。8井次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恢复套损井的生产,平均增油5t/d左右。  相似文献   

14.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裂是对由于油层物性变差、注水受效状况不好或油层堵塞等原因导致产量递减加快的油井实施的,用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井产量一种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兴隆台采油厂荣兴、大平房油田暴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投入开发的油田,结蜡区块油井低产低压,采用传统的水洗清蜡方式容易造成地层污染,影响油井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兴隆台采油厂先后在这两个区块上运用了多种清防蜡技术,利用它们不同的防蜡机理来解决不同类型油井的清防蜡问题,达到了替代水洗方式清蜡、避免油层污染的目的.本文对几种清防蜡方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后,得到防蜡降凝冷输剂适合荣、大区块的结论,并逐步向其它区决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路学宽 《内江科技》2013,(12):139-139,123
地层压力异常时注灰,容易出现无法按设计要求在预定深度形成灰塞,造成插旗杆、灌香肠现象,致使作业成本升高、污染油层甚至导致生产油井报废的后果,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将从导致发生水泥早凝的因素入手,结合实例分析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冀东油田高北浅层Ng6小层是低幅度、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由于储层疏松易出砂,底水上升快,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水平井开发是近年来实践出的有效开发方式,但底水突进是生产中的最大障碍,开发效果受储层的非均质性、水平井垂向位置、水平段长度、隔夹层发育状况、油层厚度及采液强度等因素决定。通过优化水平井设计,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在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控制采液强度生产,能很好地控制底水脊进,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层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干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从钻井到完井中每道工序都会使油层受到损害,井下作业过程中的试油、压裂、酸化、大修都可能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如果后一项作业没有搞好油层保护,就可能使前面各项作业中的油层保护工作所获得的成效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井下作业施工中油层保护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油层套管的漏失是油田开发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油层套管漏失未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油层伤害,甚至会造成油井报废,同时增加采油作业成本、缩短油井寿命,给油田开发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避免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因套管损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学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小燕  胡欣 《内江科技》2012,(3):159+182
陕北定边油区三叠系延长组中存在两类特征不同的油层,即高阻油层和低阻油层。根据导电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低阻油层的形成原因。认为低阻油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岩性、物性、水性、含油性及圈闭类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