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卢梭更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去唤醒、  相似文献   

2.
优良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证,而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最基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模块,也是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是组成小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对汉语的学习了解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以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来看,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般的教学课堂大多还是以"灌鸭式"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变为了被动的学,课堂中只是教师一人在演着独角戏,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对于藏族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师品尝的是工作的艰辛。"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有血有肉,充满着智慧和活力,富有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的肩上承担着: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个人涉猎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人汲取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灿烂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陶冶自己的情操。可以见得,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引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顾琼 《考试周刊》2013,(35):52-52
<正>"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赋予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根据课表、大纲有关写字教学的要求,下面我说说在低段写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细处着手,定好规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注学生的入门教育是保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国家根本,关系着民族的繁荣富强。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基础性学科,是与人沟通交际的桥梁,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及加深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语文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语文素养的提高及精神世界的拓展。然而从我国语文教学现状看,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尚存在多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教学现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它强调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那么,小学语文课到底如何教?  相似文献   

9.
仓金龙 《小学生》2012,(11):51-5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为什么要做教师?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医生和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职业,医生是治身体的,教师是育人心的。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激发,然后是引导,每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不一样的,强迫每个人变成一样的人不但不应该而且不可能。中小学更是一个人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教育本没有输赢,只有成败。揠苗助  相似文献   

11.
刘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79+177
众所周知,教育乃国之根本。小学教育是学生教学的启蒙阶段,其影响力不可忽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完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成了"被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教学工作,"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材中颇富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中感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散文品读、诗文诵读等途径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怎么教学生?都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的层面上,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文教育,实质就是文化教育。语文教学,实质应该就是习惯教学。  相似文献   

14.
狭义地说,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在情感、意志、思想等精神方面与他人与众不同的特质,差异性是个性的最显著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个性",也是人存在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素质教育层面来说,试图抹杀个性是极不科学的行为,也否定了人性的基本内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能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是衡量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本文以下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展开研究,并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的人无往不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人的发展是以必要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因此,学校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  相似文献   

16.
闫淑姣 《考试周刊》2013,(57):52-52
<正>语文教育因其工具性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性成为学生实现自身社会化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课程。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的学习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是不能分割的。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缺乏活力,教学活动就得不到支撑。因此,我们有必要"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然而,我国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小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始,我校开展了"生命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生命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的"自主性"是人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重要驿站,让每个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成长,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追求。因此,学校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也就是说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师更应在语文课堂中努力探究、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那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贯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趋向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是大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孩子抓起。小学语文教程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爱国主义教育从来没有停息过。学习语言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使之延续就是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