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一、教材再建构问题的提出1.教学现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深有体会,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之前,很多时候并非对新知一无所知,他们可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要求有所不同.初中再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入、提升,以及更严密的推理论证.因此,每节新授课之前,特别是前后联系紧密的新知和方法,教师总会设置回顾复习环节,以唤醒学生对旧知和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然而,  相似文献   

2.
该案例巧妙运用了整合策略,充分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很多小朋友在学前都接触过颜色单词,教师基于这一学情,在单词教学环节采用“小老师”策略,以生促教,不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和自主性。教师在复习、新授、巩固等环节。注意旧知、新知、扩展内释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复习提问旧知后开始讲授新课的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多数教师都遵循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针对将要讲述的新知,设计若干个对应的旧知复习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知内容,学生在旧知复习内容的暗示引导下,顺利地展开对新知的学习,以期取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复习提问”模式。笔者认为,仅遵循复习提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改革、创新。本文将探讨“问题思考”模式。“复习提问”模式举例及反思以一节“复数除法”新授课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①复数的几种表示形式是什么?实数是复数吗?并说…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同化的过程,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旧知作基础,学生学习新知就无从谈起.在讲新课时,导入的方法很多,但它一般上接"基本训练",下延"新知讲授",无疑要起"承旧启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组织导入新课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旧引新、推陈出新,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准备."以旧引新,推陈出新"往往容易使人误认为导入新课就是罗列一下与新知学习相关的旧知;其实不然,因为认知结构中有无可利用的旧知是问题的一方面,旧知是否已进入准备接受新知的状态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所以,导入新课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应致力于显露、突出旧知中蕴含着新知内核,设法使它"活"起来,对新知充满着强烈的吸附性、摄取性,增添同化新知的活力;而不应不管旧知和新知间切合性、交融性到底如何,仅简单地呈现新知.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旧知1. 看算式说得数(出示口算卡片),比谁算得又对又快.2.数数练习.让学生从0数到6,又从6数到0.3.说3、4、5、6的组成.(评析: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设计了三种导入新课的铺垫性练习,让学生口算、数数和讲数的组成,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为学生学习新知铺乎了道路.)二、进行新课1、认识数7.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三到位”双城市实验小学陈德民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的教学结构是:“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课堂练习。”教学中,每一环节都应“到位”。一、“复习旧知”要“迁移到位”。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寻求方法,铺平道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数...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正是这样,数学教学或是在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或是在复习铺垫、激活旧知中引人新知,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凡是与旧知联系紧密、在旧知基础上生长发展的新知教学,都适宜通过复习铺垫的形式引入新课。其关键是把握好复习铺垫的度,既不可将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降低学生探索、思考、发现新知所应有的思维力度,也不可过于"粗放",使新知仍然"高不可攀",给学生的探索和思考留下难以跨越的"思维障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复习,能够催生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火花,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准备,以顺利实现旧知迁移,使新知化难为易、化新为旧,使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新知,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和谐、持续的发展,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复习,能够催生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火花,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准备,以顺利实现旧知迁移,使新知化难为易、化新为旧,使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新知,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和谐、持续的发展,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课前要预习 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习要充分发挥自主性,课前预习就是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复习旧知,认识新知,即先“温故”后“知新”。  相似文献   

11.
所谓迁移 ,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说是 ,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 ,如何运用迁移规律 ,组织好迁移过程 ,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新知 ,提高教学质量呢 ?  一、正确确定赖以形成新知的相关旧知 ,做好旧知的复习巩固。  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则来编排的 ,应用题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通过认真备课 ,明确学习新应用题需要哪些旧知 ,新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这些联系是直接的还是隐蔽的 ;这些联系就是新知赖以形成的相关旧知 ,这些…  相似文献   

12.
温故启新式。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运用这种温故启新式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悬念诱思式。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两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  相似文献   

13.
<正>一节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而有效教学的实施,开课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开课阶段活用第一个五分钟,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复习提问开课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在第一个5分钟通过复习提问进行开课,联系旧知与新知,使新知在旧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新知。例如,在"植物体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广西教育》2014,(33):39-40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主要包括教学导入、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等环节。那么,教师如何在这5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凸显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对此,很多教师做过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知必须从旧知过渡,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讲授新课,特别是例题前,一定要作必要的铺垫。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例题前常设计三种练习,即基础训练题、准备题和尝试题。基础训练就是复习训练与本节新授课有着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备题处于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6.
1.温故启新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  相似文献   

17.
所谓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学习新知的牢固掌握,许多教师都爱采取从学生已有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去这种学习方法。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需要把学习迁移这种教学策略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必将可以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更加有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重准备——做好教学衔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是开启课堂的金钥匙,准备好才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一堂课的新授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与新授有关的旧知(新知的生长点)是很有必要的。“温故而知新”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从笔者孩提时的课堂学习到现在的课堂调研,新授前的“复习”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程序性节目。久而久之,这自然也成了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但是,这种传统性的复习,随着教改热浪的冲  相似文献   

19.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数学练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谈谈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习效果的五点做法。一、复习旧知铺垫练复习旧知,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起过渡、衔接或铺垫的作用。复习题的设计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和新知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调动和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和已经形成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适当的语言情境中建构新知,从而不仅获得新知,而且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享受体验和建构知识的快乐。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