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晚上,不到3岁的宝宝一人在房间里玩积木。我喊他吃饭,连喊数声,都不见他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故意大声说:“这个房间没有人?关灯,去吃饭!”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人!怎么说没有人呢?”看上去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似乎还夹杂着几许不满。我一时语塞,继而惊喜万分!是呀,我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我又怎么能小觑这活生生的人呢?虽然他还不满3岁!于是我也学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由衷地说:“对不起,妈妈说错了,我的小人,我们一起关灯去吃饭好吗?”儿子抬头看看我,似乎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居然一反常态,毅然丢下心爱…  相似文献   

2.
四岁的卡卡上中班了,班里的小朋友都管他叫“毛毛”,那是因为卡卡说话带有明显的婴儿腔。他总是把睡觉说成“睡觉觉”,把吃饭说成“吃饭饭”,把酸奶说成“娃娃哈哈”。原来,卡卡的爸爸妈妈认为儿子说的“婴儿语”有趣,而有意模仿他,在家里还常常用这样的“婴儿语”与卡卡交流,使得卡卡说话总带着“婴儿腔”。  相似文献   

3.
据说张飞在做大将之前曾贩卖过小猪,一日,张飞挑着两筐小猪来到集市,刚放下担子。就有一个红脸大汉走过来说:“我要买你两筐小猪的一半零半只,”话音刚落,又过来一黑脸大汉说:“如果他买了,我就买剩下的一半车半只,没每张飞答话,又挤过来一个白面书生说:“如果他们两人都买了,那我就买他俩剩下的一半零半只。”  相似文献   

4.
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理解的。傍晚放学后,我一踏进家门,扔下书包就大声喊:“饿死我了!妈,饭做好了吗?先给我解决温饱问题吧!”“饿死了还会说话?快去洗手,马上开饭。”爸爸一边往桌上摆着碗筷,一边说。我快速地洗好手,坐在餐桌旁,拿起筷子敲着碗:“快点快点———咦,怎么又吃鱼?!”我看到爸爸端上来的红烧带鱼,忍不住嘟哝:“明知我不爱吃鱼的,真扫兴!”妈妈闻听,一步从厨房跨进了餐厅,手上还拿着锅铲。“天天,这是妈妈按菜谱亲手给你做的鱼,很好吃的,快吃吧。”边说,边用手中的锅铲铲起一块最大的带鱼…  相似文献   

5.
“大嘴人”     
一次,我和爸爸、同学“大嘴人”一起去吃饭。菜来了,原来是放满干辣椒的田螺。菜刚上桌,“大嘴人”就大声叫:“快点上饭。”说完,拿起筷子就把田螺往碗里夹,他左手托着田螺,右手拿着筷子把肉往外掏,再用嘴一吸,肉就乖乖滚进了他的  相似文献   

6.
周一课外活动过后,语文老师和我们聊天儿,我的前桌何小存说:“今天中午,我做了一个好梦,真是棒极了!我梦见……”他还没说完,女生柳萌萌笑着说:“你那不是‘白日做梦’吗?”何小存说:“我就是白日做梦呀!我梦见下了一场大雨,可是下的不是雨点,全是乒乓球!满街的乒乓球乱蹦乱跳,嘀里咕噜的,我四个口袋全装满了!我……”柳萌萌哈哈笑起来,说:“看看吧,由白日做梦到痴人说梦了不是!你真是个乒乓球迷,买不起球,到梦里来白捡啦!”“且慢!”老师说,“柳萌萌对梦的成语掌握得还真不少哩,现在咱还就算找着话题了。痴人说…  相似文献   

7.
四岁的卡卡上中班了,班里的小朋友都管他叫“毛毛”,那是因为卡卡说话带有明显的婴儿腔。他总是把睡觉说成“睡觉觉”,把吃饭说成“吃饭饭”,把酸奶说成“娃娃哈哈”。原来,卡卡的爸爸妈妈认为儿子说的“婴儿语”有趣,而有意模仿他,在家  相似文献   

8.
兰子 《良师》2003,(12)
“最大公约数”昂首阔步在数学大街上走着,他十分自豪,以为自己是“最大的”,尽管身旁有群自然数大院的老朋友,可是他仍旁若无人。众人见他一个人单独,十分奇怪。最小公倍数上前打招呼:“老弟,你单独行动会失去你的意义的!”“最大公约数”一看管闲事的是“最小公倍数”,已先有几分不悦,爱理不理地说:“难道你要限制我的自由么?”“老弟,不是我要限制你自由,”“最小公倍数”连忙解释,“因为离开了别人,你就不……”“最小公倍数”话还没有说完,“最大公约数”愤怒地打断了他的话:“谁是你的老弟?你这最小的竟然称我最大…  相似文献   

9.
“余三慢”     
“余杨迪”——学校里,同学、老师都这样叫我;“余三慢”——回到家,爸爸、妈妈又这样叫我。提起“余三慢”这个名儿,我就有气。气谁呢!唉,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爸爸总说我吃饭慢。每次吃饭,我只盛小半碗,可我总爱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常常看得入了迷,就忘了碗里的饭。就说今天  相似文献   

10.
下午临近上课时,李小白哭着跑进了办公室,“张老师,您得管管他们几个……”我示意她先别哭,递给她一条毛巾。她擦了一把脸,抽噎着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自从《少儿研究》上刊登了一些校园童谣后,一些同学总喜欢拿她寻开心,刚才在操场上,先是孙龙冲她喊:“小李白乘舟不给钱,一脚把她踢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会游泳就玩完。”说完还扮个鬼脸,扭头就跑。李小白还没来得及去追他,张滨又摇头晃脑地吟起诗来:“床前麦当劳,地下肯德基。举头望汉堡,低头见奶昔。”而且还装模作样地冲她一鞠躬,满脸真诚地说:“写得不好,请小…  相似文献   

11.
说起“见饭愁”话就长了。“见饭愁”大名叫“小白”,是青青草原上的一只小白羊。它一见到香甜可口的饭菜就撅起了嘴巴。因此,它的家人就给它起了个绰号,叫做“见饭愁”。全家总动员起来了。羊妈妈用万般宠爱的口气对“见饭愁”说:“小白,你能把这碗饭吃了,我就让你玩电脑,玩个痛快!”“哇!太爽了!”“见饭愁”喊道。  相似文献   

12.
“垃圾筒”     
每人家中都有垃圾筒,我家也有好几个垃圾筒,客厅里的、厨房里的、房间里的……除了这些之外,我家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垃圾筒”。这个特殊的“垃圾筒”既不能丢纸屑,也不能丢果皮,但他在吃饭时就有用处了,他到底是什么呢?告诉你吧,他就是我的爸爸。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玩得一天,开饭的时间到了,我洗完了手,就坐上餐桌吃起饭来。我先在餐桌上观察了一番,发现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只能用筷子挟起一筷子青菜,吃了一口,感觉却像芥末一样难吃,立刻就把碗里的青菜放进爸爸的碗里。爸爸什么话也没说,只对我做了个鬼脸,然后就把饭和菜一起放进嘴里,吃…  相似文献   

13.
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  相似文献   

14.
“傻”爸爸     
爸爸吃饭不论早中晚,一律一碗半。如果吃玉米,只吃两根。开饭了,爸爸吃完第一碗,再添半碗。吃完了,他用手一抹油油的嘴说:“好了!”样子很滑稽。  相似文献   

15.
哦!烛光     
“啪”,停电了,屋里一下子暗了许多。我放下手中的作业本,兴高采烈地从小房间里蹦出来,爸爸也只好拔掉那只刚刚还在大声播报股市行情的收音机的插头,妈妈从厨房里探出脑袋喊着:“快把那支蜡烛点起来吧!”很快,一支红蜡烛就竖在饭桌中央,一团并不很亮的烛光让四周围泛着淡黄色的晕。妈妈端出几碗菜放在桌上说:“停电了,不高兴再烧了,都是些中午的剩菜,将就着吃吧!”爸爸说:“怎么能说是剩菜呢?那多没品位,应该说是烛光宴!”我忙替妈妈辩护道:“老爸,是你理解能力不行啦!老妈说的是圣菜,也就是很神圣的菜,不是剩下的菜…  相似文献   

16.
半张钱     
大学学费每年要五千元。“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谁商量。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自出去。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相似文献   

17.
叶悬冰 《四川教育》2003,(11):28-28
这是我看到的一则案例:老师布置了题为《梦》的说话作,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梦”。一个男孩怯生生地说出了他的“梦”:”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说完,其他孩子和老师一起哄堂大笑……10年后,昔日的小男孩已经大学毕业,成了一名法律工作,他给当年的语老师写了一封信,写出了那没说完的“话题作”: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中午,刚吃完饭,爸爸对我说:“咱俩来个喝汤比赛,怎么样?”我说:“比就比,我才不会输给您呢!”爸爸又说:“谁输了,谁就要洗碗。”我说:“好!”比赛开始了。妈妈给我和爸爸一人盛了一碗汤,一声令下,我们便喝开了。“咕噜咕噜”,爸爸仰起脖子一阵猛喝,不一会儿,碗就见底了。我由于怕汤太烫了,喝得很小心,所以输了。但是,我敢面对失败,也很乐意洗碗。和爸爸比赛喝汤$海口景山学校小学部二年级@覃梧桐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在外边生了气,到家气还没消。在饭桌上我一边吃饭一边说:“今天气死我了!”先生和孩子谁也没听见,照样有说有笑。我一下子火气蹿上来,把筷子一摔,碗一推,饭也不吃了。他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先生问我怎么回事,我没理他,躺到床上蒙上被子。他们被我吓坏了。先生轻手轻脚过来安慰,我把他赶了出去;孩子给我端过饭来,我也没吃。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重点写一写游戏怎么有趣、好玩,比如发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有趣的事情等,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今天下午的游戏课,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做了一次有趣的“反口令”游戏。首先,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反口令”关键是一个“反”字,老师喊出一个口令,我们得做出相反的动作来。说着,老师带我们先来了个模拟试验。老师喊:“站起!”大伙儿一溜儿都很敏捷地蹲下。老师见了,笑着说:“行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