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语文教师重视课堂精彩的开头,而不注重精彩的结尾。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法、设置悬念法、引人深思法、抒情激励法、联系实际法、首尾照应法等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结尾。这样,不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曹雪勇 《语文天地》2012,(24):33-34
如果把语文课堂的开头比作"开幕式",课堂的结尾则是"闭幕式",精彩的结尾能让人感到"课虽终,意犹在"。语文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探求的欲望、激荡的情感、收获的满足"完美谢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结尾策略。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街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笔者浅谈了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功能,以及语文教学结尾的艺术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同时也要有一个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结尾,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完美收束一节语文课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来设计语文教学的收尾,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有魅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中,导入重要,结尾同样重要。好的结尾不仅有利于生成课堂精彩,更重要的是还能延伸课堂精彩。教学中可采取发散式结尾,诱发学生思考;采取回味式结尾,渲染课堂气氛;采取延伸式结尾,激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导语"的设计,采取多种手段,或诗词、或图片、或音乐,尽量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希望学生进入一节课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一节课,除了有好的开头,还得有好的结尾.两者前后联系,成为课堂教学完整过程的标志.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一场戏,那精彩的导语就是戏剧的开场,而结束语就是戏剧的结尾.所以,结束语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的结束语呢?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感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五彩斑斓的结尾艺术,特别是一些感人至深的煽情结尾更是让人久久回味。数学课堂是否也可以借鉴语文课堂精彩的结尾艺术呢?这使我对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思考,发现在日常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后结尾部分明显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形式单调、模式呆板,二是语言枯燥、无所事事。由此可见,改变高中数学课堂结尾设计的现状,深入研究数学课堂结尾艺术,是当前实施课堂  相似文献   

8.
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课堂结尾的基本要求有:目标明确,语言精练,方法灵活。语文课堂结尾的常见方式有:总结式、呼应式、练习式、拓展式、悬念式、对比式、讨论式、激励式。  相似文献   

9.
合理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体现教师高超的教学机智,而且还可以化平淡为精彩,展现出语文教学的无限魅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细节,预约精彩;及时捕捉细节,生成精彩;适当拓展细节,延伸精彩。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之感,为语文课堂增添光彩。文章总结了总结式、呼应式、拓展式、悬念式、煽情式、激励式六种结尾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英 《基础教育研究》2015,(1):55-56,6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之感,为语文课堂增添光彩。文章总结了总结式、呼应式、拓展式、悬念式、煽情式、激励式六种结尾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开头和结尾的艺术要求合理设计课堂的导语和结语,充分体现首尾呼应,使课堂结构更加完整和精巧。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讲的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如果把语文整堂课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导语就是序幕,序幕表演精彩,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充分说明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为此,笔者把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作为掀起课堂高潮、拓展教学时空的一大亮点,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把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视为可以诗化、可以在学生脑中掀起波澜并积淀语文素养的一大亮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结束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空间。而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在体验和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为实践语文课程改革理念,把空白艺术融合于语文教学中,本文从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和文章结尾五个方面积极探索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的精彩在阅读。语文课堂教学犹如色彩斑斓的诗,朗读就是悠扬婉转的歌。语文教学的诗情画意通过朗读这扇窗口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显示器和镜子——读是根本。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缺失感悟和理解,缺乏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之佳法,语文教师要把"朗读"之剑舞得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6.
邹燕 《小学教学研究》2011,(8):71-71,73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解读文本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以教师解读为基础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解读文本、语言实践,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解读"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可以这样说,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刻,语文课堂就有多精彩!  相似文献   

18.
在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后.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焕发盎然生机,其实,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一直有着乐教的传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之音乐智能,在语文课堂上颇具教学论意义.在课堂的开头、过程、结尾分别引入音乐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快乐,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初就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应该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可谓是一个最佳的方法.因为精彩的情境可以充分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步入新课教学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实现的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