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多数学生不是不愿学,而是不会学.即学习方法不对。初一时还能勉强死记硬背应付下去.到了初二,随着内容的增多、加深,学习就有难度了,最初养成的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就会越学越吃力,导致英语成绩开始掉队。  相似文献   

2.
任何人都知道,要学好英语首先要过单词关。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少人感到英语单词是最难学和最难记的一项内容.觉得“单词学得越多越容易混淆”.时间久了,有的还成为英语学科的差生.有的还甚至放弃对英语的学习。而一些人却觉得“单词学得越多越有兴趣,囚为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小断地发现很多规律。”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学习和巩固英语单词的重要性和采用正确方法记忆单词的重要性,如果方法得当,则会事半功倍,越学越好,成为英语学科的佼佼者.反之,则越学越难.甚至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3.
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一部分学生开始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学习上显得非常被动.怎样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呢?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少教多学”顾名思义是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长期以来,英语学习的后果是: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们被动学习、没有英语学习兴趣、不会自主学习。教师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无需思考什么,也不用去思考什么,最后懒得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6.
杨勇 《语文天地》2009,(11):16-1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的教学策略.培养阅读兴趣.语文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必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精心培养和激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多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摸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因此,尽量少教多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知识是现成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会学”则是人人终生受用的资本,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10.
一、兴趣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意义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瑞士著名教育家皮砸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发生了浓厚兴趣,就会把英语学习看成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反之,兴趣的丧失会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产生厌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董岩 《教育艺术》2010,(1):80-80,79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经常会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何吸引学生学习。让他们爱学、愿意学、快乐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打造“快乐课堂”能够营造出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或关心某项活动的动力倾向.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因,是推动学生爱学的内部驱力。事实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消极应付转为积极探索.从而学得生动活泼、愉快有效。那么如何激发并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我结合小学英语教材的独特优势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锦琴 《课外阅读》2011,(8):152-152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任何人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不会停止追求的脚步。对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中学生而言,一旦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越学越爱学。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学习氛围不怎么浓厚的民族地区,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培养起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如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学习心理障碍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文盲将是那些不能自我更新知识、不会自学的人。学习重要,“会学”更重要。然而“会学”决非朝夕之功,它涉及的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既有深刻内涵又有广泛外延的学习科学,按照先除病后强身的健康疗法,“会学”必须首先排除学习过程中由于人们长期轻学形成的心理障碍。“学习八忌”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提出的,只要我们注意对这些不良习惯的克服和相应优秀品质的养成,就一定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达到“会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剖析 1.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感受 现在大多数信息技术课堂都是遵循这一个模式进行: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老师辅导下完成类似操作的练习。课后,学生往往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无趣或认为学了无用。“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而这种情况令教育者感到悲哀与愁怅。因此,很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能够深刻理解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拥有知识的力最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许多同学而言,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是当务之急.在长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同学们的反映:化学不难学,就是听懂了不会用;而且与初中化学成绩相比不少人可能会有较大的滑坡.如何尽快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成绩呢?  相似文献   

19.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就算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在学校里,我们见到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哪科都学得不理想,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七个环节: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学生“插嘴”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应予提倡: 学生“插嘴”正好说明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并对老师所授内容动脑思考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