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同学课间休息“抓紧时间”学习,不愿意到教室外活动,这很不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课间活动至少有三方面的益处: 1、脑功能得到调整和发挥,为下一步学习奠定  相似文献   

2.
有些老师上课常常因想多讲一点,拖了课,或因教学量的控制不当,不能及时下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课间休息。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得不到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很不科学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通过神经活动过程来完成的。而神经活动又包括兴奋过程即抑制过程,这两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说,兴奋过程可以转化为抑制过程,抑制过程可以转化为兴奋过程。刺激物过于强烈或者持续作用的时间过久,超过了神经细胞兴奋的限度,兴奋过程就会转为抑制过程。从生理保护的角度看,课间休息也是人体神经  相似文献   

3.
我的小发明     
下午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张老师宣布了全校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同学的名单,我也在其中。这以后的整个下午,我一直都很兴奋,这次我一定要做出让大家惊奇的发明创造来,要知道我一向是很聪明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在每节课之间,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让学生在课间休息中消除学习造成的疲劳,迅速恢复大脑的工作能力,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有的学生认识不到,总认为把十分钟的时光送走,这就是课间休息。所以我们用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巧用课间十分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神经系统活动分“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这两种过程无时不在进行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有规律性的运动。如果长时间地学习,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单调、持久的刺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势必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使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为了消除抑制,让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再处于兴奋状态,这就需要通过课间10分钟的自由活动来调节。从多学科的学习活动来讲,不同学科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侧重,有的学科运用具体形象思维较多,有的学科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较多,而思维方式的转换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排…  相似文献   

6.
ACD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会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学业成功的关键环节。那么怎样听课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一、课前准备要充分——首先要准备好学习用具。把课本、笔记本、作业本、文具盒等准备齐全,上课前只把与所讲科目有关的书本放到桌面上,其他书本放在书包里。其次,课间活动要合理利用。有的同学课间活动过于激烈,打闹得浑身是汗,上课铃响后,兴奋劲还没消失;有的同学课间10分钟抓紧时间做习题,大脑未得到适当休息,也会影响下堂课的听课效率。因此,课间活动应做些轻微的…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05,(6)
现在有一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大脑吗?大脑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需要休息。因此,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当然,不同的人,在时间长短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经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停地学习。其实这时候,大脑已经疲倦了,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坐的时间长了,就要活动活动身体。如果学习的时间过长,常常会连学什么都想不起来。长时间学习一个内容,会使大脑极度劳累。大脑其实是很聪明的,它感到疲倦,就向身体发出信号。身体接到信号,就感到劳累和不适。我们马上就知道,该休息一下了。如果压制这种疲劳的信号,神经会变得迟钝,全身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学生记忆的主动性当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学生自觉记忆的最佳动力。教师要善于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帮助学生制定其能力范围内的目标。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评价时就会感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某一种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兴奋且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开发孩子智力潜能,促进孩子智能的正常发展,我们应当根据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和规律,遵循五条生理原则。一、优势原则在大脑活动中,如果大恼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会形成兴奋灶。这一兴奋灶可以将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流派。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提升认知活动的效果。实践证明,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期刊发情境教学的系列探索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教师对学生要有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把课上得有趣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情感和兴趣,才能引起大脑的兴奋。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没有压力,而且会乐此不疲,记忆、理解、创造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打开知识的大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大脑中就会形成兴奋区域,他的各个器官也会因为兴奋区域的促使而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在学习中他便能高度注意,拥有最佳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状态。于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认真学。所以,英语课堂要想有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一、具有培养和发展少年儿童智力因素的作用   1 有利于调节大脑功能 ,促进智力发展。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 ,研究探明了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表明人的语言、数学、逻辑等是由大脑左半球负责的 ,俗称“数字脑” ;而图象、音乐及其它非语言信息则由大脑右半球管理 ,俗称“模拟脑”。而大脑皮质的活动表现为兴奋与抑制的过程。如果大脑的某个部分长期处于兴奋状态 ,就会引起疲劳而转化为抑制 ,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在紧张的科学思维之后有一个轻松的文娱活动 ,就能转换兴奋中心 ,使左半球大脑皮质迅速进入抑制状态 ,心理学上称为…  相似文献   

15.
王润青 《成才之路》2011,(15):90-I0019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兴奋中心的保持和转移是有规律的:课堂中前5分钟,学生仍保持课间休息兴奋,之后,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教学内容上,大约持续30分钟的时间,下课前10分钟,学生的兴奋中心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有抵触情绪,所以,中职英语教师必须下大力气精心设计导入,提起学生的精气神,乐意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上完一节课后,肌肉由于久坐而处于“静力性紧张”状态,因此同学们课间休息时最好把安静性的休息变成活动性的休息。除了做课间操外,课间休息时也要走出教室活动活动全身,这样, 不但能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和肌肉“静力性紧张”。  相似文献   

17.
提起考试,不少人会有一种厌恶感。但是,考试也能帮助我们发现不足,从而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记得一次音乐考试,老师要求我们表演舞蹈。由于要自己找同学做舞伴,我和我的舞伴只能在课间休息时排练。但是课间休息时间很短,我们每次只能抽出两三分钟排练,因此,这个舞蹈我准备得  相似文献   

18.
陈永乐 《河南教育》2005,(11):34-34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产生想要听懂的愿望,但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中有不同的需求层次,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希望速度快、句子长、词汇量丰富;需求层次较低的同学需要一字一词地教,以简单为好。如果实施同一层次的激励,那么就有可能激励了一部分同学的需求,而抑制了另一部分同学的需求。教读时,若速度快、句子长,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会感到有刺激,能引起兴奋,而需求层次较低的同学会因听不懂而丧失信心;反之,若句子短、一字一词读,层次需求较低的同学因能听懂而兴奋,但需求层次较高的同学便会感到乏味,认为在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9.
学习心理,简言之,是指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时的情绪状态。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感到疲乏寡味,可谓“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记》).原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以内,人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大脑兴奋中心是随时间的一维演进而呈曲线变化的,这种兴奋中心不是  相似文献   

20.
用脑常识     
人的大脑需要有张有弛,学习也应讲究高效率。一旦发现自己学习效果欠佳时,最好到外面去活动活动身体。每个人的生物节律不同,大脑兴奋时间、周期不一样,如有人夜晚学习效率高,有人早晨起来头脑清醒。要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在最佳时间里,抓紧时间,强化记忆,提高效率。不同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