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反手反撕弧圈球是一项近台的主动防守技术,这里的防守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反撕弧圈球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反撕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上旋。通常当对方的进攻质量不高时,自己可以在近台快速反撕,利用速度、落点优势压制对方,转守为攻。练习反撕技术的要点:准确判断来球落点;起手位置较高,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发力方向更加向前,充分摩擦。  相似文献   

2.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04-107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反面快带弧圈球技术的提法: 直拍快攻运动员反面快带弧圈球技术系指将正手快带弧圈球技术移植于反手反面的击球技术。这是在新的技术形势之下提出和诞生的。从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直拍快攻运动员(这里主要系指左推右攻型)在对付弧圈球技术上有了可喜地进步!正手在挡弧圈球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带、反拉和攻打弧圈球技术,反手在推侧旋、减力挡的基础上发展了加力推和快推大角度线路。这些技术丰富发  相似文献   

4.
年度技术     
年度技术:反手反拉弧圈球波尔使用的"反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最初给人的感觉是有点乱来、没有准,而且成功率不高,带有很大的搏杀性质。但是在不来梅世乒赛和中国队马林、王励勤的两场比赛之后,他的这项技术使用频率逐渐增大,使用效果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反手弥圈球,起源于欧州,它是根据正手弧圈球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也是横拍选手所特有的技术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摆动的幅度较大,好发力,力量大以及能发挥反贴的粘性作用,拉出强烈的上旋球,解决了在中远台反手攻击力不强、威胁不大的弱点,大大的提高了反手的威胁性。所以,反手弧圈球常常用来对付对  相似文献   

6.
就掌握乒乓球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动作要领;介绍了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反手以推挡、正手以拉冲弧圈球为主的直拍打法,是在学习日本的正手弧圈球和继承我国直拍快攻的反手推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这种打法具有发球抢冲好、抢拉弧圈球出手快、步法灵活和与反手以近台为主、正手中近台拉冲结合的特点,它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所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过良好的成绩(例如七十年代的郗恩庭、刁文元和现今的郭跃华、杨玉华等)。显示出这种打法的强大威力和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今后如何提高发展这一打法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后第4板的反拉要点: 1.接下施发球时迎前快搓,搓球要加力控制,提高质量,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球。高吊孤圈球进行反拉反剃,如对方快拉则可挡一板过渡。 2.步法尽量到位,反拉对方的高吊孤圈球时,击球点应该是球的上升期。 3.反拉不能光用手臂,同时还要用腰和身体的力量。对弧线短的球,步法要到位后再打,并注意身体用力要一致。图片说明 瓦尔德内尔发强烈的下旋球至马林的反手位,马林接发球时用正手摆短的击球时间快搓至瓦尔德内尔的反手底线,瓦尔德内尔用反手拉高吊弧圈球至马林中右位置,被马林反拉正手空当。 …  相似文献   

9.
横拍全攻型打法是我国乒坛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从七十年代初期到现在,横拍全攻型运动员逐年增多,打法也日臻完善和成熟。近年来,我国横拍全攻型运动员不但在数量上多于直拍运动员,而且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成绩。实践证明,横拍全攻型打法有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只要认真钻研,刻苦训练,勇于创新,它必将继续为我国在国际乒坛上保持领先地位作出贡献。目前,我国横拍全攻型打法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二面反胶,以正、反手拉弧圈球为主的横拍两面拉打法。第二种是反手使用防弧或长胶倒板结合弧圈球的横拍全攻型打法。第三种是反手使用生胶(或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横拍快弧打法。  相似文献   

10.
反手直接拉下旋是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反手拉球的技术有了很大变化。从前,我们通过反手拉下旋的方式直接上手,目的只是为了能抓住先机,然后在相持阶段找到得分的机会,而反手拉球几乎都是高吊弧圈为主,重在“稳”、“准”。如今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但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努力提高击球的威胁性,即使在击球点较晚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击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国家队选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先掌握摩擦、发力的方法,保证击球的稳定性,然后再进一步提高击球的质量。我们在学习反手快撕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摩擦和制造弧线的技巧。在反手拉下旋球时,击球原理与反手快撕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发力方向和击球部位上进行调整即可。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9,(6):114-115
在对付上旋来球时,高水平选手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反手快撕、反手挡,而反手弹击弧圈球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顿具威胁。反手弹击弧圈球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也并不十分广泛,但是这项技术往往会出其不意,彻底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要想保证弹击弧圈球的命中率,对击球点的把握十分重要。弹击时,我们必须抓住来球的上升后期或最高点,同时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在触球时要保证手腕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借用来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直拍反手攻球是我国乒乓球队的一项重要的先进技术。本文通过对三名少年儿童训练实践的观察和访问,认为反手攻球技术难度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经过短期的系统的专门训练,就能初步掌握和应用,并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笔者认为反手攻球必须具有连续发力进攻和攻打弧圈球的能力;对付强烈旋转的弧圈应能快带快拔予以还击,从而进入反攻和积极攻打弧圈球的一个新的技能境界,使直拍快攻打法具有新的实力。  相似文献   

13.
女选手的相持能力都很强,由于女选手的相持多集中在反手半台,因此她们的反手技术十分过硬,尤其是反手快撕技术十分稳定。通常女选手在比赛中都是通过节奏变化、落点变化、旋转变化来打球的,她们打球的特点是回合多、球速快,通常都集中在近台进行相持。女子技术男性化概念为女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很多女选手都在加强进攻的意识和防守转攻的意识,在主要进攻手段上也逐渐从反手转向正手。女选手的站位离台较近,她们在反手快撕时更容易找到来球的上升期。但是女选手的力量小,旋转相对较弱,因此她们的快撕技术缺乏威胁性,即使可以抓住机会运用反撕技术,但仅仅是改变节奏的一种方式,而不能作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因此反撕后的衔接技术才是她们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的风格与特点 欧洲运动员把旋转和速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风格和特点为: 正手弧圈球旋转强、速度快,连续的拉冲范围大,拉出的弧圈球力度大,不易防守; 正、反手都能进攻,都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特别是反手拉球速度明显加快,威胁很大,因此,在发球抢攻的使用上,比较喜欢采用发近网上旋和不转球; 相持能力强,攻防转换速度快,反拉弧圈球的意识强,即使你在进攻,只要力量、落点、旋转稍有减弱,马上和你形成对拉或反拉,也可由被动转为相持或主动。 其弱点在于: 正反手进攻的落点变化不大,基本上是两条斜线为主,侧身有一板直线; 正手拉冲下旋底线长球较差,前冲少,高吊多,容易被对方反冲。  相似文献   

15.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4,(10):96-97
直板横打是一条出路,也是当下直板进攻型选手的必练科目,这不单单体现在体校和专业队。有相当数量的业余爱好者也在积极练习。本期我们选登了朱雪毅小队员的两项基本衔接套路的图片,与广大爱好者共同探讨。朱雪毅是两面反胶。正宗的弧圈结合快攻路数。她练的第一个计划是:反手位搓摆后接反手贴挡弧圈球,如果用多球训练的话,第一个球要给下旋。第二个球要模拟弧圈球。  相似文献   

16.
在亚洲选手中,吴尚垠的正、反手弧圈球堪称一流,尤其是他的反手弧圈球技术颇具威胁。吴尚垠的反手弧圈球速度快、力量大,弧线控制非常出色。对身高臂长的选手来说,具备力量大的优势可以理解,因为他的力臂很长,自然容易发力;但是要做到速度快,却十分困难。吴尚垠反手拉球的技术动作十分小巧,他的发力十分科学,其重点就在于,他的前臂是以肘部为轴来旋转的,配合腰腹的力量,真正体现出亚洲人的速度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反手弧圈球是两面拉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本文就儿童如何学好反手拉弧圈球,谈谈体会。一、动作要点和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 反手拉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击球前先引拍至腹部下方,腰部随之略向左转,肘部略前出,手腕稍屈,拍下垂拍面前倾,触球瞬间,腰部自左向右转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结合手腕向前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同时两腿向上蹬伸辅助发力。  相似文献   

18.
反手弧圈球是进攻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拉弧圈球不仅可以直接进攻.还可以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从而达到主动防守或防守转攻的目的。对于初学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弧圈球技术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身体协调性的调整,手臂、手腕的运用等等。任何一个教练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几乎都是理论教学,即使是“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也还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去体会真正的击球感觉。 反手弧圈球技术以反手拨.挡为基础,此项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摩擦”,通过摩擦制造弧线、制造旋转。  相似文献   

19.
分析影响乒乓球削球打法的不利因素,认为削球打法训练中应注意转、稳、低、变、攻,攻和削,凶练与稳练等关系,提出改进削球打法技战术的建议:提高削球的稳健性;降低削弧圈球的弧线;接好弧圈球;用好反拉技术;提高反手进攻能力;提高攻削结合能力;结合上旋球防守。  相似文献   

20.
横拍进攻型打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运动员经过多年的摸索,把旋转和速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他们的技术特点是:正手弧圈球旋转强、速度快,而且连续拉冲范围大,拉出的弧圈球力度大,不易防守;正、反手能进攻,都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特别是反手拉球速度明显加快,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