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土特色     
闲云 《乒乓世界》2010,(3):121-121
胶皮的黏与涩,这个问题既很有中国特色,又极具时效性。 为什么是中国特色?夸张点说,黏性胶皮的生存空间基本局限于国内,老外们极少有用黏胶皮的。请注意,这里的“黏胶皮”,定义是带有不完全硫化盖胶层的反胶,而一些微黏的外套相对中式黏胶皮来讲,完全可归于涩性之列。  相似文献   

2.
杜子宇 《武当》2005,(5):13-15
"太极功修法三重,得其真一万法通"。李派太极法分三重,称谓"三太极",即"外太极"、"内太极"和"真太极"。动盘拳法显法象于外,谓"外太极"。其诀是:"半个圈似月牙,三字诀上下插,颠与倒不离家,反复此乱如麻"。静盘功法造化内功于秘,谓"内太极",其诀是:"呼吸气一太极, 子午窟先天地,玄中玄秘中秘,升与降开与闭,河车灵三宝聚,炼神功呈妙技,莫妄传多仔细"。太极心法统领内外于心,谓"真太极"。其诀是:  相似文献   

3.
广西乒乓球男队现有队员11人,其中打正胶快攻的4人,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的5人,打削球的2人。72—73年时,打正胶快攻运动员的水平较高,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运动员的技术尚未定型。到了73—74年,由于打快攻的运动员中有的年龄大退出训练,有的有伤病未正规训练,技术水平提高不快。相比之下,打反胶拍的年轻队员,因为训练量大和经受了少年比赛及全国比赛的锻炼,在思想、意志、技术和战术上都有很大提高,目前,这些“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已成为我队的主流。因此,我们对这种打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一、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坚守"严"字诀1.立足课堂,民主立规要严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对体育课堂常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期初,教师应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共同对课堂常规进行分析讨论。如,针对课前的常规管理,师生通过讨  相似文献   

5.
挑打是一项应对近网短球的攻击型技术。颗粒胶虽然不像反胶胶皮那样容易制造摩擦和弧线,但对于这项需要突然性和杀伤力的技术来说,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探讨业余球友的动作时,并没有特定的好或不好之分。正如两位示范者。使用正胶多靠一些实力;使用反胶则多用一些巧劲儿。一个好的动作只要适合自己,有相对合理的比例,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3,(3):106-107
对于有一定球龄的业余球友来说,直板反手推挡在实战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反胶如此。颗粒胶也如此。在出球足够精确的前提下,颗粒胶的反手推挡往往会让人更“头疼”。 正胶推挡,稳定从容 从整体动作看,张红勇的正胶推挡非常舒服。  相似文献   

7.
门球技术的重中之重是撞击球的基本功。在队员站好位、瞄好准的前提下,按照“盯击点、控力度、屏呼吸、回杆直、出杆正、槌上抛”的十八字诀要领挥杆击球,效果颇好,现将具体方法赘述于后。盯击点——这个动作是在击球员确认已瞄好准之后, 眼睛马上集中在槌头端面正中心与自球的中心击点上,  相似文献   

8.
“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弟子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字,精辟、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劲点、劲法等动作要领,对于准确把握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严金辉 《乒乓世界》2010,(12):110-111
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对抗性越来越强。尤其对于男子,没有高质量的弧囤球往往难以在乒坛立足。横板两面反胶在正反手的弧圈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颗粒胶皮打法造成了很大压力.因为颗粒胶在主动制造旋转和控制弧线的能力上不及反胶。但如果颗粒胶皮运用得好,同样可以通过快速多变、出其不意的特点为自己赢得机会。下面我们将通过莫斯科世乒赛水谷隼对唐鹏的比赛片段为大家解析生胶选手的反手拉球后接反手弹击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2,(3):104-105
目前,大多数削球运动员的正反手都使用着不同的胶皮,一面为反胶;一面为颗粒胶(如长胶、正胶)。这些性能各异的胶皮不仅可以在防守端承担重要的责任,让削出去的球能够“变化多端”;同时还可以为“削中反攻”创造条件,并且在进攻端发挥各自“诡异”的特长,甚至将对手打到“混乱”的状态。本篇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组“反手长胶的削中反攻”套路。  相似文献   

11.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除了食欲不振和像中暑、腹泻等讨厌的夏季病之外,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的烦躁不安。其实夏季养生的诀窍就是一个“清”字,掌握了这个“清”字诀,您就会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个酷暑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道锦 《中华武术》2000,(11):34-35
螳螂拳的承传有所谓“字诀”,这些字诀是螳螂拳防御手法应用的总纲,也是螳螂拳拳法理论的骨干,对于螳螂拳学习者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虽然各个支派的字诀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朱修林 《武当》2001,(2):37-38
四句的总义,指气脉的升降与天字庄相同,着眼在升、降、一、吐、纳、呼、吸七字。升降口诀,升气用“嘶”字诀,降气用“嘿”字诀,“一”字的含义,是说架子肢体与内里气机要合一,所有吐纳呼吸四诀,与天字庄是一个用法。在吐纳法中,如因气机升得太高了,用回风法念“哈”字诀,去调伏它降下到丹田;气机不足,用加字法念“吹”字诀,把它壮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古人似乎对"三"这个数字十分喜爱: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日、月、星合称"三光",而在养生方面也是如此。以下这些古人养生的"三字诀"好学易记,我们可以潜心体会一下。1、三寡:即"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千万不能受损,否则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精亏、气虚、神弱则是生病与早衰的根源。2、三慎:即慎食、慎药、慎激动。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做到这三点。除了吃东西和服药要格外慎重之外,情绪激动的危害也  相似文献   

15.
孙建国 《武当》2010,(12):20-21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仙家之间秘传的一种吐纳养生大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其简单实用的功效而备受儒、释、道、医、武各家的推崇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六字气诀疗法是一种由6种特殊的呼气法组成的自我保健疗法。每一种呼吸方法均有特定的吐字口型,可相应的调整某一脏腑的机能,从而有针对性的发挥驱邪安脏的作用。流传于世的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2种:其中一种是明朝《休龄要旨》“六字气诀”法1.嘘字诀:坐或立势,怒目瞪睛,作念“嘘”字口型(不出声,以下各诀同)吐气;以鼻吸气时眼睛微开,口轻闭。可对治肝脏热邪、目赤多泪等。2.咝字诀:立式,双手擎起,作念“咝”字口型吐气;吸气时手放下。可对治肺病、胸膈烦闷、痰阻上焦。3.呵字诀:两脚开立,两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作念“呵”字口型吐气;吸气时…  相似文献   

17.
练功要诀     
本人年届八十有二。练功至今,总结八个字,即"顶、扣、圆、毒、抱、垂、曲、挺",也可称为"练功八法"。兹分述如后。顶字诀"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势;"舌上顶",有吼狮舌象之概(也就是同道人常说的"舌顶上腭")。扣字诀"肩扣",则气力到肘;"掌扣",则气力到手;"指扣",则周身力厚。  相似文献   

18.
黏饵的妙用     
垂钓实践证明,将诱饵与钓饵合一,是对黏饵的一种妙用。其妙用方法是:第一步:制作经久耐用的黏饵。其要求是:饵入水后不易散落,使饵能在水中持续一段时间。这种饵的突出特点,就是要黏性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3,(3):104-105
从本篇起,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组业余高手使用正胶和长胶的技术专题。为了增强对比性,我们将把示范者运用两种胶皮。在处理同一种来球时所展示的不同手法呈现在一起。希望通过比较不同的效果,加深大家对于颗粒胶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实战当中。  相似文献   

20.
翟国胜 《体育教学》2014,(11):70-71
校园花式篮球作为一个新兴项目走进校园,逐渐成为学生喜欢的健身项目。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每一个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校园花式篮球学习的"四字诀",经实践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