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帮助超过千万个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想,顺利毕业。但是贫困大学生到了该还本付息时,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归还助学贷款,直接导致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严重影响了银行对高校助学贷款的信心。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角度,对高校助学贷款违约情况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高校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优惠贷款,受到广大贫困生的欢迎。但随着高校助学贷款的发展,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成为困扰银行和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贷款违约问题改善违约情况,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受贷学生、法律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解析违约问题的诱因,对银行、高校、国家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分别从学生、社会、银行和高校各层面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贷款违约的实质,同时,深入剖析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措施方面的优劣,并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实践,就如何有效降低贷款违约率和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灿芬 《教书育人》2007,(11):41-42
始于199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建立的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让全国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倍感温暖,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然而仅过了几年,国家这一“爱心贷款”遭遇尴尬。据统计,2006年全国助学贷款违约高达28.4%,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归还逾期的国家助学贷款,长期居高的违约率是银行无法承受的,先后有多家银行暂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无法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忧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主导的公共信用体系的缺乏,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性的低下,高校贫困学生资格审查和约束机制的薄弱,学生还款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及制度,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督促银行建立还贷监测系统,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高校应增强政策宣传,辅以诚信和感恩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强信念。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以来,2000年推行至今,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人,先后有108万学生得到贷款69.8亿元。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字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各经办银行因此暂停了不少高校的贷款业务,至今仍处在停滞的状态。据粗略统计,列入“黑名单”的高校起码有100多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停贷成为—个普遍现象。2002年第—批申请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了还贷期,贷款风险也首次凸现,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同年7月,中国八.民银行推出20种标准,即对违约率达到20%且违约人数达到20人的高校,  相似文献   

7.
邓清华 《文教资料》2011,(9):188-189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了数百万的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部分学生还贷意识薄弱、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理想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高违约率的现象。本文从政府、银行、高校三个方面探讨了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部分高校还贷违约率高达20%以上,使得银行纷纷缩紧银根,助学贷款走入低迷。大学生诚信危机成了各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应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同时在放贷方面采取一些合理而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贷款学生的违约行为,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出现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诚信缺失与实际困难,银行和高校的制度缺陷与人力投入不足.可考虑的解决的对策是,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人力配置,加强制度创新,调动还贷积极性,加强预防违约的硬约束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确保高等教育入学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高违约率始终成为这一政策性贷款执行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8所高校受贷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贷款偿还方式单一、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银行对贷款追缴管理不到位等多重因素影响着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的过程。针对以上因素,本文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降低助学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中所出现的严重的违约现象,力图从学校、学生及银行方面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些原因提出能够使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的办法,其最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助学贷款中的违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是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教育部提出的口号。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其中最显著且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银行从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高风险性如何防范。由于这个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学生违约率太高,银行为此承担了巨额损失。银行最终对此采取了强硬措施,从2002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贷款的“黑名单”。采取如此强硬措施,银行也实属无奈之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银行承担着遭受巨大损失的高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刘术永 《河南教育》2014,(11):52-52
<正>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是直接影响贷款违约率高低的关键工作环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十年来,学校助学贷款偿还及违约情况如下:全校共有11947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651人次获得助学贷款,总金额9360.72万元。2011年,学校贷款本金违约率为零,2012年、2013年度我校贷款本金违约率均在3%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贷后在校期间,持续强化诚信还贷教育诚信还贷是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于国家、银行、高校、学生等主体间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因素,进而在认识上形成了信用方式的贷款和商业贷款的矛盾,在管理上形成了额外的补充规定和繁琐的手续,在均衡性上形成了高校地域、层次的差别,在偿还机制上造成了违约现象,在各方合作方面呈现出了银行、高校、学生互相推诿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为更好地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的同时,学生应树立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以来,2000年推行至今,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人,先后有108万学生得到贷款69.8亿元[1]。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字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各经办银行因此暂停了不少高校的贷款业务,至今仍处在停滞的状态。据粗略统计,列入“黑名单”的高校起码有100多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停贷成为—个普遍现象。2002年第一批申请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了还贷期,贷款风险也首次凸现,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同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20种标准,即对违约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6.
何云江 《大学时代》2006,(12):18-19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近7年来,可谓一路风雨相伴。面对这项“德政工程”,大多数银行视其为“烫手山芋”,大学生亦“想说爱你不容易”。市场风险大、无利可图、大学生诚信差、还贷违约率高等等说法几乎成了银行的“共识”,至今一些地方助学贷款工作仍然举步维艰。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放贷工作和还贷工作早已步入良性循环,还贷比率高居全国首位。截至2005年底,大学生人数违约率和金额违约率仅为3.17%和2.6%,违约率远远低于全国乃至国际上15%的水平,且大多数高校基本实现“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助学贷款已基本实现“虚贷尽贷”。助学贷款本息回收难却始终困扰着助学贷款的发展。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抽还贷期,全国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接近20%。2013年2月,贵州省教育厅对该省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回收情况进行了通报:“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自付本息到期2103.95万元,实际逾期违约金额628万元,逾期违约率迭29.84%。”因此,高校要研究制定贷款本息四收策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本息能够安全回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链中银行、学生、学校、政府的行为出发,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供需矛盾的直接原因是学生还贷违约率高,回收风险大,银行操作成本高,收益小,根本原因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完善。同时,揭示了各种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被归纳为银行、贷款学生和第三方中介,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三方主体的决策取向,解释了目前的助学贷款政策施行乏力的现象。银行的经济人属性是其缺乏放贷动力的主要原因;信用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的还款制度是学生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而风险补偿金机制的引入使得贷款风险向政府和高校转移是第三方中介不积极支持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为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扩大高等教育普及范围、实现教育公平和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助学贷款制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其所起作用正日益突显。这种有偿的资助模式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近年来,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各地贷款经办银行慎贷、拒贷现象层出不穷。国家助学贷款体制的良性运行严重受阻。文章主要针助学贷款风险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风险规避机制以促进高校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