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主持人语:目前,我国共有地市州盟党委机关报近400家。这些地市州盟尤其是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如何在担负好地市州盟党委、政府的宣传喉舌的同时,又积极对接市场,整合以各地市州盟所在地为中心的信息资源、读者资源、广告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地市党报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壮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强势推出湖南湘西自治州《团结报》和四川西昌《凉山日报》面对西部地市州盟报的众多困难.他们是如何在“拐点”下突围和应对报业市场竞争的经验及做法,供地市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市州盟党报学习与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华文军 《大观周刊》2012,(7):244-244,240
当前,我国传媒进入由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竞争新格局。我们注意到,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国各级党报党刊纷纷改革创新,在巩固和发展党报特有的权威、高端、公信力、影响力的共性优势的同时,各显神通,努力培育各自独具的核心竞争力,寻求在林立的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使整个新闻媒体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新境界。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处于偏远地区的地市州报该如何作为?相对处于竞争劣势的地市州报该如何争得一席之地,发展前途在哪?这是各地市州报媒体工作者思考的一个共同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中,地市州报仍然具有相对独特的竞争优势,巩固和拓展地市州的发展空间,必须认清形势,做细做实做好媒体各项工作,将独具的竞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州党报的区域主流媒体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形成并确定下来的,承担着传达社会主流声音,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任。然而,随着信息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州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现实中迫切存在着面向市场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需要。对此,我们市州党报必须要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市州党报,常常习惯于闭着眼睛抱起鸡公给自己作揖,自我感觉良好;作为市州党报,虽有一套上级主管机关组织的阅评机制,但因各种因素,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一般也不会让一级党报过于难堪;作为市州党报,因囿于自身局限而满足现状得过且过,对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大趋势往往视而不见。如何在现行体制下,完善内部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报纸质量以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的确是摆在市州报面前的一大课题。近几年,荆门日报社面对媒体市场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服务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市州级党报在整个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龙头”。但是,只有“龙头”动而没有“龙身”动.整个“龙”也就“活”不起来、“跃”不起来、“灵”不起来。长期以来,市州级党报由于偏重做好“龙头”文章.忽略或轻视做好“龙身”文章,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市场的细分和圈领使这种竞争不仅仅在中央级、省级的党报党刊和都市报、行业报上表现激烈,地市州盟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市党报的发展和壮大,也同样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和竞争。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地市州盟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市党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办报模式也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最为明显的是一个个报业集团和发行集团的相继成立,报界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处于党报群中弱势地位的地市州党报该怎样办?本文在分析了地市州党报人才、投入、思维等方面的弱势之后,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新闻传媒承诺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地市州报在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的拓展,新的突破,新的天地。随着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各市州党报正昂扬奋进,凝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为贵州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中,主动嫁接、建设、融入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平台,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区域传播动力,努力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贵州景观",是各市州党报工作中的亮丽一环。《新闻窗》本期刊发专文,请全省9个市州党报的"当家人"畅谈共叙,讲述各自在推进媒体融合中的精彩亮点,描绘下一步的发展蓝图,向社会展示市州党报为提升我省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进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赖新蜀  陆莹 《新闻界》2002,(6):44-45
进入21世纪,媒体传播的多元化和报业间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将愈演愈烈,作为市州地方党报,在报业发展中所面对的情况是:一方面要受到中央及省级党报向下延伸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外来的市场报如晚报、都市报等的冲击,在这种情势下,地市党报如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何更好地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发挥好喉舌作用,在报业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带着这些问题,金秋10月,为了解乐山报业情况,我们走访了乐山日报。市委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市州党报是当地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当地…  相似文献   

10.
10月16—19日,四川省市州党报副刊出版管理工作研讨会在乐山召开,来自省内各市州党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和省报刊审读小组、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同志以及全国新闻出版署报刊处的赵旭文同志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魏善和传达了省委领导同志近期关于报纸出版工作的批示和加强全省市州党报副刊出版管理工作,使党报副刊健康、规范地发展的批示。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党报副刊如何争创名牌、党报副刊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新闻管理要遵循新闻规律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认为办好党报副刊,目的是为发展先…  相似文献   

11.
郑志荣 《新闻界》2003,(4):44-45
言论是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主要体裁,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抓住了言论宣传,就抓住了新时期宣传平台上的“利器”。市州党报是一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特殊的宣传定位决定了言论在市州党报中的特殊地位。市州党报的言论既是引导舆论方向的,也是为当地党委政府指导工作服务的,比其它一般宣传报道体裁方式更直接、更贴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克服思想障碍、指导目标方向、纠正工作偏差、明辨是非、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是地方政治舆论的“风向标”。市州党报的言论必须在吃透党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2.
曾天海 《新闻界》2002,(5):41-42
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的大约10年间,中国的地市州一级党报,基本上都由四开小报改成了对开大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个别还没改的报纸,也坐不住了。例如四川省,除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原来没有改大报的《巴中日报》也已于2002年1月改大报。在这一地市州小报全面改大报的过程即将完成的同时,我国整个报业正迎来国家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反思一下地市州小报改大报的经验与教训,理性地思考地市州级报纸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州报纸未来的发展道路,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大有必要。一、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市场的细分和势头的向下延伸,使这种竞争不仅仅在中央级、省级的党报党刊和都市报、行业报上表现激烈,地市州盟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市党报的发展和壮大,也同样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和竞争。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地市州盟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市党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黄鸣 《新闻界》2003,(1):49-50
当前,农村全面实行费改税,农民负担得到很大程度的减轻,促进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但给党报在农村的发行证订却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订的经费的严重不足。如何正视现实,谋划对策,迎接挑战,是摆在市州党报面前的严峻课题,直接关系到市州党报的生存一发展。现状据调查统计,省内各市州党报几乎都是处于中央、省级党报和县(区)报的双重夹击之中,原本不富裕的发行市场被分割得零零散散。一头是中央、省级党报党刊的发行任务必须确保,另一头是县(区)报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和部门利益驱动,“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州党报依靠行政…  相似文献   

15.
王璎 《新闻界》2006,(2):135-135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和晚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作为实力相对弱小的民族地区党报,发行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伴随经济全球化、资本多元化、传媒集团化、信息网络化、受众趣味多元化,作为当前最基层的市州党报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党报所受影响和冲击尤甚。那么。分布在民族地区、规模相对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党报,如何保持并增长发行量呢?  相似文献   

16.
王倩 《青年记者》2004,(9):89-90
近年来,省级党报的广告经营步履维艰,大部分地区的党报广告经营落后于都市类报纸,如何从媒体经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并主动借助市场机制配置自身资源,塑造属于党报自己的品牌,从而提高党报的广告经营水平呢?  相似文献   

17.
面临新媒体竞争和省级党报的挤压,地方媒体如何创新求变,以求得自身立足与发展空间?为破解这一课题,嘉报集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大胆探索,从2013年开始,作为"中国地市党报十强",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尝试个性化定制模式,先后与南湖、桐乡、海盐、秀洲等县(市、区)联手合作,创办一周五期、每期四版的地方党报,在同频共振中实施个性化媒体服务创新,在全国报界打响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今年开辟"访谈"栏目,邀请市州地媒体的负责同志,介绍媒体的相关情况,旨在引起大家对市州地媒体的进一步重视和关注,也为市州地媒体之间互通信息进行交流提供平台。《新闻窗》从今年第1期至第3期已刊登9家媒体的访谈,他们联系各自的实际畅谈媒体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杜道中 《新闻前哨》2009,(12):48-49
应对新媒体发展。实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市州报又好又快发展,要在三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市州报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媒体的主流化趋势对党报主流地位的挑战.党报的主流地位不可替代,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特点对我们党报主流地位的挑战,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邵其乐 《新闻界》2003,(4):54-55
副刊是市州党报重要的一翼,目前面临晚报、都市报的冲击,如何办好市州党报副刊,以吸引读者眼球,赢得市场份额显得尤为重要。要办好市州党报副刊,从我们的实践看,“上品位,创特色,抓服务”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品位,体现党性、权威性、先进性坚持高品位是贴近读者办好党报副刊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副刊的作品上档升级,从而深受读者喜爱呢?一、高扬主旋律,体现党报副刊的党性。党报副刊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党的舆论阵地。因此,在采写编发稿件时,我们要求编辑记者掌握这样一个尺度:不渲染生活隐私,不搞低级趣味。在社会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