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是少先队的灵魂。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少年儿童的兴趣,激发着他们向上的精神,培养了他们乐观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下面略谈一下少先队活动的意义与方法。一、你追我赶,争做班集体的主人翁互相指责会分解团队的力量,集体努力能救衰败的国家。少先队活动在班里提出"零起跑线"口号,激发学生努力向上,让他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懂得和睦相处,懂得良性竞争,利用竞赛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利用明星栏"周明星""月明星",让他  相似文献   

2.
少先队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而思想品德课又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教育阵地。我积极探索寓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中,不仅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得以巩固,也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寓少先队活动于思想品德课中,不仅开拓学生的知识,调动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辅导。加强学生自主自动能力,受教育深刻,并充分发挥了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是少先队的灵魂.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少年儿童的兴趣,激发着他们向上的精神,培养了他们乐观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下面略谈一下少先队活动的意义与方法. 一、你追我赶,争做班集体的主人翁 互相指责会分解团队的力量,集体努力能救衰败的国家.少先队活动在班里提出"零起跑线"口号,激发学生努力向上,让他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懂得和睦相处,懂得良性竞争,利用竞赛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利用明星栏"周明星""月明星",让他们"比一比,谁最棒",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优秀的带动大家,激发落后的奋进直追.让所有人都能够自觉地成为少先队的主人,让集体紧紧凝聚,团结一致,并且力争让这种思想根深蒂固,长大以后必然是一个有为的青年.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课改理念来不断改进。农村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少先队辅导工作找出一条激发兴趣、张扬个性的特色之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既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少先队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契机。我想,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课程改革进行整合,把新课改的新理念与少先队的活动融会贯通,少先队工作将会有新的突破。一、校本课程成亮点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质  相似文献   

9.
正一、活动背景唐山市开平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现有36个中队、2046名队员。近年来,学校以"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作为办学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少先队的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少先队组织里进步、在少先队活动里成长。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培养孩子参与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立精神的舞台。以往少先队干部都是由班主任推荐产生的,大多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并且都是终身制。由于没有竞争  相似文献   

10.
正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活力,给校园增添了光彩。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紧紧围绕"阳光教育"这一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依托"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教育"的办学理念,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了独特的"三色阳光教育"活动,即红色美德、绿色书香、金色礼仪。1.红色美德,德育为先。传统美德包括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勤奋刻苦……这些都是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具体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充分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德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少先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少先队要想继续保持原有的激情和活力,就必须主动参与和推动教育创新,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索少先队工作的新机制,努力实现少先队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力对接。  相似文献   

12.
戴志梅 《语文天地》2012,(20):61-6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有情趣的作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不可或缺。引导得当,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近年来,受考试成绩制约,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带有严重的功利化思想,作文教学往往会直面"考试",把考场作文的高分数视为终极学习目标,为了"分数"而"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让学生有回家"想"的兴趣要让学生把数学带"回家",就必须要让学生有回家"想"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提出学生愿意去想问题,只有充分吸引了学生"想"的兴趣,学生在回家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开  相似文献   

14.
正读书不仅能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通古博今,还能无形中进入他人的世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力求在以下方面做好阅读教学的工作。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兴趣是最大的内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自觉阅读的前提。只有当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学生才能够自主阅读、探究,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地变成"悦"读。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  相似文献   

15.
叶建春 《考试周刊》2011,(16):158-159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确实让学生感兴趣多了。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谈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审视小学少先队组织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团队建设、团队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提出少先队组织建设、少先队思想建设、少先队组织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后,少先队成为小学阶段思想德育教育的主阵地。202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将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少先队员光荣感身上,力争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少先队员组织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少先队组织上网、工作上网、服务上网等工作,通过强化少年儿童、少先队相关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建设,提高全媒体时代少先队的思想引领力”。由此可以看出,构建合理有效的红领巾争章激励机制,是培养和提升少先队组织光荣感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分析网络空间对少先队带来的影响,以及以网络空间为依托展开少先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探讨红领巾争章功能打造和开发红领巾网络系统的初步构想,并针对“云争章”机制下少先队德育工作实践作出反思,为推动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说少先队和校本课程的关系,那么我想说:它们是一对亲兄弟,或者说亲姐妹,因为它们是如此密切。从教育理念看,新课程提倡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少先队的教育理念。从“雏鹰行动”到体验教育,少先队教育始终非常关注少年儿童健康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的主体性,并努力实现少先队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这与新课程提倡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让儿童回归生活、自然,追求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笔者认为,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  相似文献   

19.
曾庆成 《考试周刊》2013,(59):135-136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它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在新形势下,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主动树立新精神,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学改革初期,我们对历史课的改革曾有过种种顾虑和患得患失的情绪.例如,历史课不考试了,学生是否还能学的好这门课呢?课堂秩序会不会乱呢?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们除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只在如何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上想办法,广泛地搜集了参考材料,广看参考书和有关的历史小丛书.这种单纯追求生动形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法,虽然课堂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记住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由于材料过于"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