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心形纽扣     
那一季,我暗怀心事贴近你,不为占有,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小心翼翼珍惜分秒,不为度日,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余光中先生来江南大学讲学,江大策划了"海峡两岸《乡愁》情"的活动,我荣幸地被邀请在余光中先生面前执教他的《乡愁》诗.以下选择三个教学片断,并附余光中先生关于这堂课的评价. 镜头一: 师:现在有一个任务,我要朗诵第一节诗,需要配一些画面.如果请你来当导演,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是一首歌,那就是《最美》,因为"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如果你是一首诗,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因为"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但如果你是一篇散文,那必是《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我,早在大一大二时就领略过你的风采,但真正与你结缘却是在2010年大三下半学期的实习期间。那时身边没有熟悉要好的朋友和我  相似文献   

4.
烧伤     
如果生命之中有什么东西深刻地影响了你,帮你完成了自己对生活的描摹,那么我愿意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一种"烧伤"。这样的感受来自于苏童的一个同名短篇小说。说是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脸被烧伤了,百思不得其解,影影忽忽只记得昨夜与一个诗人朋友喝酒,那诗人朗诵了一首名为《火》的诗,他骂了诗人朋友,说诗全是狗屁,火就是火,又有什么好赞颂的呢?接下来的事,他就全不记得了。在医院里,医生问他何故将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香菱学诗一节中,作者通过黛玉的口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它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律......"由此可见,古人对朗诵学习法的看重。同样朗诵教学法在现代教学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朗诵教学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现实的朗诵课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谐趣吧     
《初中生》2013,(19):61
荷塘月色语文课上,老师抽查背诵课文,其中有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当抽到一位同学时,他来了句:"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全班爆笑。老师:你为啥将一盆水泼到小强头上?小明:他衣服没拧干,把水溅到我的头  相似文献   

7.
我在上《一夜的工作》之前,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总理呕心沥血,日理万机,为国为民的动人故事,并朗诵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使学生对总理产生爱的情感。《一夜的工作》中,关于周总理审稿有这样的描写:“他—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遍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我在分析了文章结构的同时,叫学生  相似文献   

8.
朗诵与写作     
从上小学起,我就喜欢朗诵。汉语的魅力在朗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好的文章会给人一种欣赏音乐的感觉.比如朗诵鲁迅的《雪》、朱自清的《背影》,你感觉是在听一首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而朗诵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勃的《滕王阁序》,你感觉是在听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9.
朗诵与写作     
从上小学起,我就喜欢朗诵。汉语的魅力在朗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好的文章会给人一种欣赏音乐的感觉,比如朗诵鲁迅的《雪》、朱自清的《背影》,你感觉是在听一首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而朗诵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勃的《滕王阁序》,你感觉是在听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旅行,不为跋涉千里的向往,只为漫无目的的闲逛;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怡然自得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则就是看心情——这样的你我不在少数,我们至今依然行走在语文的路上。——题记  相似文献   

11.
胡春玲 《教育文汇》2007,(12):30-30,4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选录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当我和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共同学完这两首感人至深的诗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眼前似乎闪动着摇曳的金色花,那圣花的神秘香气也袭上心头,闭上眼,耳畔就萦绕着我们师生彼此朗诵的声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还有全体女生那稚气纯真而溢满真情的话语: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同事们在办公室轮番朗诵画家几米的诗《懒人的愿望》,特定听众一人,是我。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读舒婷的诗,能背诵《致橡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他说是受我的影响,也对诗歌情有独钟了,还常在我面前谈席慕蓉的《缘起》。今年夏季放暑假的前一天傍晚,他和我在校园内的林阴小道上边走边聊诗歌。也许他是有备而来,竟朗诵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然,他停下脚步,郑重其事地向我表白……看他那涨红了的脸,我忍不住笑了,不过笑容在我脸上转瞬即逝。我佯装着心不在焉的样子,用脚轻轻地踢着地上的一只易拉罐。易拉罐在地上滚动的声音,让…  相似文献   

14.
主编的话     
《中学生天地》2009,(3):1-1
看央视“艺术人生温暖2008”特别节目,在《士兵突击》导演康洪雷以“相信”为题演讲之后,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朗诵起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了前面几句,就感觉鼻子有点酸,当听到最后一段——“陌生入,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读舒婷的诗,能背诵《致橡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他说是受我的影响,也对诗歌情有独钟了,还常在我面前谈席慕蓉的《缘起》。今年夏季放暑假的前一天傍晚,他和我在校园内的林荫小道上边走边聊诗歌。也许他是有备而来,竟朗诵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然,他停下脚步,郑重其事地向我表白……看他那涨红了的脸,我忍不住地笑了,不过笑容在我脸上转瞬即逝。我佯装着心不在焉的样子,用脚轻轻地踢着地上的一只易拉罐。易拉罐在地上滚动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生齐读。)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读的时候没有注意朗诵艺术及技巧。朗读与朗诵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诵一遍这首诗。(生再读,总体音量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17.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最近来穗讲学。在座谈会上,我有幸见到了斯霞老师,心情激动,写了一首小诗,在会上朗诵,并双手献给她。 霞,金色的霞,艳丽的霞。 凝聚了朝日的光辉,夕阳的绚丽。 人们称赞你—— 听你的课 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那生动的语言, 那活泼的神态, 那巧妙的提问, 使孩子们入迷!  相似文献   

18.
下面就创建朗诵活动进行诗歌探究性学习的案例作一些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激励探究】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以徐志摩先生的诗谱上曲演唱的歌,同时多媒体展示诗作师: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感受呢?(略去)师:好,那就请你把认为更喜欢读的那一首诗反复再读两遍。这一次读要求边读边思考怎样读能读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岁末,由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社等主办的"大地之爱"新教育专场诗会在北京举行。诗会上,一个沉静真挚的女声响起——教室,我的家园一个不大的地方聚集了一群孩子也就聚集了我的梦想从此我心无旁骛,为了梦想飞翔……这首由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创作的《教室,我的家园》诗作,经过朗诵者的演绎,直抵现场近两千观众的心灵。诗会结束,同台朗诵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肖云、陆洋、成雅等专家对朗诵  相似文献   

20.
烧伤     
如果生命之中有什么东西深刻地影响了你,帮你完成了自己对生活的描摹,那么我愿意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一种“烧伤“。这样的感受来自于苏童的一个同名短篇小说。说是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脸被烧伤了,百思不得其解,影影忽忽只记得昨夜与一个诗人朋友喝酒,那诗人朗诵了一首名为《火》的诗,他骂了诗人朋友,说诗全是狗屁,火就是火,又有什么好赞颂的呢?接下来的事,他就全不记得了。在医院里,医生问他何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