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说说媒体本身的发展.在我看来,—个大变革时代不是技上的变化,而是基本发展思路、逻辑上的变化.逻辑上的改变则需要积累更多力量,包括危机.同前媒体的发展还在积累一些势能,还是一种看不出重点的发展.再来谈谈通讯社.一方面,网络强化了通讯社的可替代性,现有网络地方化信息的提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通讯社的某种功能.大量本地新闻的出现给通讯社带来巨大冲击,虽然网上的本地新闻与定制新闻相比还有差距,但对一些对新闻信息质量要求不高的媒体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通讯社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国内曾涌现大量通讯社,特别是地方性通讯社数目相当庞大。国民党内不同政治势力和派系为谋取自身利益,纷纷染指通讯社业务,他们或直接兴办,或暗中资助,很多省份的中心城市都先后出现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等系统创办的地方性通讯社。这些通讯社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所控制。国民党系统地方性通讯社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乱象及对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世界性通讯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争夺受众、扩大影响的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酝酿着一场新闻媒体的重大变革。在网络时代,世界性通讯社的内涵、外延、指标体系、采编方式、经营策略、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因此,研究和探索网络时代世界性通讯社发展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规律,对于把新华社建设成更大、更强的世界性通讯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们在述及美国报业所谓客观报道的由来时,一般都说它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通讯社成立以后的产物.由于通讯社的成立,新闻的商品性更为显著.通讯社发布的新闻,要销售给持有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办报方针的报纸,自然不能再让这些新闻渗透有某政党、某报人的主张.于是,这些新闻日渐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只提供材料,不表述观点,将议论、意见排除在外而叙述事实本身.应该说,这样一个解释是合乎逻辑的.问题在于观客报道并不单纯只是个报道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经常有一些假冒记者出现。这些怀揣着伪造的某某通讯社、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记者证或介绍信的“记者”,打着采访的幌子,向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行骗,其目的是骗取金钱财物。这些假冒记者的出现,不仅给一些新闻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危害了社会。 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以“记者”身份来干违法的勾当呢?细细想来,恐怕也有我们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 近几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也使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记者、编辑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伸手索取钱财;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不是  相似文献   

6.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主要原因固然有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作品字里行间蕴涵的浓浓深情,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使得这些新闻作品事过境迁却魅力依旧。由此可见,新闻不是无情物,在准确报道事实的同时,好的新闻作品也应包含感情色彩,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新闻有情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新闻不是行政命令,不能强迫读者读下去,可读性是新闻吸引读者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讯社的滚动发稿司久岳滚动发稿是通讯社加快新闻时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滚动发稿的熟练使用和手段的完善使通讯社的文字报道进入现场准实时发稿领域,以更好地为报纸、广播、电视服务,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便携式电脑无线调制调解器的出现,以及无线通讯和...  相似文献   

8.
通讯社号称是媒体中的媒体,为媒体提供新闻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微博兴起之后,通讯社的原发新闻或者说首创新闻,都在大幅下降。很多社会的热点,第一个引爆的,很多都不是通讯社,而是微博引爆的。微博有了第一条消息以后,这时候通讯社或者是网站,  相似文献   

9.
新闻贵在于一个“新”字,如果没有时效也就不称其为新闻了。因此,世界上不论是大通讯社还是小通讯社无不一直在为拼抢新闻的时效而进行激烈的争夺。争先抢发新闻固然是每一家通讯社的天职,然而,在国际新闻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已不只是光拼抢信息性的新闻了。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被公众认为是世界性的通讯社来说仍然在为新闻时效、发稿数量而进行艰苦的拼搏。然而,这正是走向世界性通讯社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发稿时效和数量上都胜别人一筹,才能站得住脚,才能逐步跨入世界性通讯社的行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世界性通讯社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世界性通讯社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我国各大报的国际版上,不但少见精彩的图片,而且即便刊用,篇幅也很小。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改革开放虽然增多了我国各大报社与世界著名大新闻机构的联系,但却至今没有交换新闻图片的协作。又如,虽然我们的国家级报纸、通讯社和电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派有常驻记者,并配有照相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文字记者,不仅没有受过正规的新闻摄影教育,也没有图片传真设备,根本担负不起向报纸国际版提供图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简史苏联通讯社——塔斯社,是一个后起的世界性通讯社。与法新社、路透社等通讯社比较,塔斯社是比较年轻的,至今只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有一个彼得格勒通讯社(普塔社)。这一通讯社是国内通讯社,它的新闻受着当时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控制。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摆脱了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影响,开始开辟获得国际新闻的道路。俄国最早的一个通讯社,是1894年在彼得堡建立的俄国通讯社。1902年,俄国政府另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先进的通讯技术装备已经成为世界各大通讯社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作为参与世界新闻竞争的“国家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要对世界政治形势、经济运作、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产生重大影响,除了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外,更需要以先进的通讯技术装备作支撑,采用以高科技为后盾的最新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使自己播发的新闻稿件最迅速地在更广泛的地区落地;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信息,并使这些新闻和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六十三年来新华社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新华社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通信技术领域发生的三次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这本书是我最近15年来有关新闻工作的部分讲话稿与文稿的汇集。其内容虽贯穿着我对新闻工作基本原则的理解,但不是对新闻学理论的系统阐述;虽反映了我对新闻采访报道的感受,但又不是报道经验的具体总结。它只是我从1983年以来在新华社领导岗位上进行新闻实践与思考的记录和成果。它包含着我对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新闻事业和改革新闻报道的某些心得,包含着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对新闻单位实行科学管理的某些体会,包含着新华社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和建设世界性通讯社进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三大通讯社中,法新社的总体实力是最弱的,但长期以来,却能在全球范围内同实力雄厚的路透社、美联社展开激烈竞争,并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新闻产品在国外落地方面占据着一定的优势。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法新社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针和灵活的推销之术。 时效加特色 对于一个通讯社来说,新闻产品质量的好坏、品种的多少,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占领新闻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关系着一个通讯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闻市场中能否立足。法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地市报的版面上,外埠新闻信息多起来了。这些地市报的报道触角,不再被地市区划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所制约,伸向埠外、大胆地伸向远方。这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有一类即是与本地市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最早的新闻机构,或通讯社,为了提供最快、最有趣的消息,千方百计地设法击败对手。这些新闻机构中,最后只有一个保存下来,这个新闻机构就是路透社。创办这个著名新闻机构的人朱利叶斯·路透并不是第一个新闻代理人,但他却是最最重要的。事实上,他对于世界新闻传播和报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几乎没有人能超过。朱利叶斯·路透是一位十分杰出的人物。他不仅聪明,富于想象力,而且很有主见。1816年,他出生时是一位德国公民,但他最后在伦敦定居,加入了英国籍。1851年,路透在伦敦正式成立。路透本人当时只有  相似文献   

17.
专业研究细分化是当今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所构成的交叉性研究就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新闻传播学虽然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但与其他学科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却始终存在着,因此,新闻学向其他学科的借鉴性研究就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新闻语言学、新闻文化学、新闻伦理学等跨学科研究也就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内研究的热门课题。尤其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专业研究细分化是当今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所构成的交叉性研究就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新闻传播学虽然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但与其他学科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却始终存在着,因此,新闻学向其他学科的借鉴性研究就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新闻语言学、新闻文化学、新闻伦理学等跨学科研究也就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内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多数国内和国际新闻由新闻通讯社供稿。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通讯社。通讯社可以使大报节省搜集国内新闻的费用。国家通讯社可由政府控制,筛选面向国人的消息。部分通讯社为地区性通讯社,即向本国和其他国家提供其所在国家、地区的新闻。此外,还有世界性通讯社,不仅提供本国新闻,还报道世界各地的消息。通讯社之间可有协议,互换新闻。现在,我们先介绍六大世界性通讯社。在全世界公众所得到的国际新闻中,有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