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军事科技期刊内容的保密审查是国家和军队保密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强化保密意识。文章在分析军事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失泄密风险和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军事科技期刊内容的"五级保密审查制",即由作者及其所属单位、责任编辑、同行审稿专家、主编以及期刊主办单位保密委员会共同组成的分级设防、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多级保密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明确高校以各级文件保密审查机构为档案信息保密审查主体,在保密审查的过程中遵循"先审查、后利用"、"一事一审"和"依法审查"原则,分析保密审查内容、策略和程序,规范保密审查制度,提出"高效节能"、"监察纠错问责"、"评议举报"、"争议解决"四种保密审查机制,构建起保密审查体系,确保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的公正意识与出版公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顺奇 《编辑学报》2011,23(5):393-394
通过对编辑出版过程中各种利益的揭示与分析,认为:编辑的价值取向和公正意识的建立是期刊质量建设的核心,是编辑出版公平环境建设的推手;确立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发挥编辑的专业精神,同时加强编辑的道德约束和编辑部的制度约束,有利于科技期刊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编辑出版环境中健康、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鸥  李宁 《编辑学报》2011,23(2):148-150
分析合理注意义务的法律依据。以江苏省从事网络出版的科技期刊社为研究对象,阐述和谐社会视野下期刊社应在作品著作权、链接、网络广告、科技保密、政治问题等方面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认为从事网络出版的期刊社应重视与作者签署出版合同,编辑出版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审"和"三校"制,重视编辑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期刊社档案管理,从而防范法律纠纷,维护著作权人和期刊社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新闻出版审读环节的保密自审。对保密审查的法律依据,保密自审的定义、对象和重点、主体、原则、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论述。认为新闻出版行业应高度重视保密工作,新闻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应提升保密素养,切实加强审读环节的保密把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相似文献   

6.
遵循科技出版工作的一般规律,按照中物院科技年报出版的工作规范,建立起完善的保密审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对中物院的科技年报的组稿、审稿、编辑、排版、终审、出版发行、信息反馈等几个环节建立业务档案,使年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年报工作的整体质量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7.
浅析编辑出版类期刊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我国当前的出版事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编辑学科研究等方面,但是我国的编辑出版类期刊的现状与这一繁荣现象极不相称:编辑出版类期刊总体来说也有二十多种,然而有影响的期刊也仅有七八家,更多的编辑出版类期刊面临停刊……本文旨在从编辑出版类期刊的现状入手,分析编辑出版类期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导致出现问题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9月28日至29日,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委托,安徽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审查组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八所)申请的二级保密资格进行了现场审查。在听取有关电子八所情况介绍和保密工作汇报后.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7,(5):70-70
杨陵区人武部加大报道保密审查力度本刊讯董印选报道:陕西省杨陵区人武部严格执行《军队新闻保密审查规定》,坚持开展军事新闻宣传保密教育,积极落实军事新闻宣传保密制度,杜绝了失泄密问题的发生。这个人武部制定了稿件发表履行正常程序的审批制度,重大稿件由部主管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简要概括相关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探析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范围及保密审查和定密依据,分别勾画了高校财务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保密审查及信息分割流程,构建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工作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期刊修回稿再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曼 《编辑学报》2013,25(2):146-147
对高文字重合度的刊发文章的初投稿、刊发稿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和稿件内容进行比对,对本刊稿件和疑似源文献投稿时间和内容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刊期和编修过程是影响刊发文章学术不端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建议编辑对修回的稿件再次进行刊发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在科技期刊顺利出版的同时,有效防止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泄露,文章以科研院所期刊为例,分析科技期刊面临的窃密技术发展、保密管理制度不全、责任主体保密意识淡薄造成的泄密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网络安全、健全并落实期刊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保密教育等保密管理对策,为科技期刊的保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4,26(2):103-106
从"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和"小白鼠对环境条件变化的认识适应"试验出发,论述知识确定的重要性和相对性。认为人类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是连续和传承的过程,编辑(或者出版)的社会价值就是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探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知识发表的现状和导致知识确定性缺失的潜在原因,以及编辑对知识确定性保证的责任。提出编辑的应对策略:树立对现有编辑出版体系的坚定信念,在数字化出版中更好地履行保障知识确定性的义务;利用数字化数据库建立科学、动态的评审专家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建立读者评论体系;慎重对待论文所引用的电子文献,尤其是来自博客等自媒体的文献;集成各种数字化的专业工具,并将其运用于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提高知识确定性鉴别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知识发表领域建立由编辑主导的有效的纠错与删除机制,确保知识体系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张丹 《编辑学报》2019,31(5):582-585
审稿人队伍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周期。为此,培养一支优质、高效的审稿人队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为例,探讨英文科技期刊如何建立审稿人队伍,并通过提高稿件初审质量、加强与审稿人的沟通、加大审稿贡献奖励力度、满足优秀审稿人需求等方法来提高审稿人的满意度和审稿积极性,从而留住优秀审稿人乐于为期刊服务。此外,还介绍依托国外同领域优秀期刊,运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发掘出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并吸纳其为审稿人的方法,以不断壮大审稿人队伍,获得优质高效的审稿意见,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国外电子期刊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外电子期刊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电子期刊的超文本、超链接及多媒体特性和传统印刷型期刊大不相同,除了可省去储存空间、实时传送、提供个人化的期刊外,还提供资料库检索的功能。从资科使用的角度看,内容庞杂的期刊资料经过整理并建立起数据库后,资料的保存与查询将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就电子期刊的定义、特色及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后发表"修改稿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雅意  黄锋 《编辑学报》2016,28(1):53-54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网站被严重假冒的情况,分析这些假冒网站的存在形式和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认为科研、人事体制的不合理导致论文发表供需不平衡是假冒网站猖獗的主要原因,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商业搜索引擎的唯利是图,以及作者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则是助燃剂.探讨如何有效识别科技期刊假冒网站,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广宇  张宁 《编辑学报》2014,26(2):171-172
导读在报纸和科普类期刊中作为重要栏目被普遍设置,但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并未受到重视。文章对医学期刊设置导读栏目的现状作了调查,对医学期刊较少设立导读栏目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就医学期刊设置导读栏目的必要性和对编辑的要求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优势,引发学术期刊对微信认证服务号应用的重视.通过分析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在具体应用上的需求,指出学术期刊运营微信认证服务号的品牌优势、信价优势及安全优势.其中品牌优势在于认证期刊品牌,提高品牌到达率.性价优势在于用户分组,实现精准服务;客服接口,实现人工客服体验;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实现兼职低成本高性价比运营;支付接口,实现用户及运营方双方的安全便利.安全优势在于认证保护各方权益,授权提供更安全的信息服务.随着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铺开,认证服务号将是学术期刊运营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许育彬 《编辑学报》2021,33(5):539-540
作者被假冒网站诈骗事件时有发生.科技期刊编辑部在受骗作者查证相关信息时,应鼓励其理直气壮地面对诈骗者,建议其积极收集证据的同时应向当地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报案,并借助法律的强大威慑力,勇敢地与假冒网站进行交涉,严正指出其行为的违法犯罪性质,强烈要求尽快返还被骗钱款.科技期刊应对打击假冒网站违法犯罪、协助作者追损的成功案例进行积极宣传,一方面可为其他受骗作者追损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有助于净化期刊办刊环境和增强作者与期刊的亲和力,促进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服务的广泛应用与深度渗透,数据密集型科学出现。云环境中的科学数据既面临传统的安全风险,也遇到新型的安全威胁。从所涉主体的不同,云环境中数据安全风险的致因可分为4类:由研发人员访问科学数据库引发;作者通过云平台进行论文投稿并上传数据所蕴含;政府部门建立科学数据云平台并提供数据服务所致;别有用心的外国政府持续的监视活动。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治理范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技术治理、法律治理到复合型"技术+法律"治理的发展路径。我国当下治理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对策主要包括:大力发展云安全产业、构建数据保护法律体系和加强政府数据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