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南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水源区。双重调水将会对陕南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双重调水会影响陕南水文系统指标因子,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影响陕南农业供水的丰足程度而限制农业的发展;因对减排治污的严格要求等而限制陕南工矿企业的发展;政府环保费用的增加加大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压力。面对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陕南应在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促进陕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陕南地区循环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但因其价值的资本化转换存在着机制性障碍,难以形成投资引力和融资支持.在“生态资源-生态资本-生态融资”的分析框架下,陕南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融资主要应围绕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和生态产业开发等特殊问题展开.在科学把握各类项目的融资性质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准确预估三类项目的资金缺口并结合陕南实际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对于顺利开展生态融资和促进陕南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陕南发展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影响因素,并进行组合分析,构建陕南突破发展的SO、WO、ST、WT策略。从区域特征与地位出发,首要发展绿色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减少环境成本,借助改善的交通条件,争取国家生态补偿资金,构建西三角核心区节点城市,是陕南突破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陕南民间音乐器乐化发展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使陕南民间音乐的音乐表现形式丰富起来,从而使陕南民间音乐得到创新与更好的发展。主要研究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陕南民间音乐的个性特征,使得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融合,从而把陕南民间音乐转化为器乐的表现形式发展与传承。陕南民间音乐的器乐化发展赋予了人们对陕南民间音乐不同的形式美和独特的艺术美的普遍认知,这为陕南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关于陕南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分析基础上,探讨陕南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发展劣势及优势问题.对该地区传统体育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具有健身选择优势及自身独特的吸引力优势;(2)其发展也存在着被遗忘、被同化的发展劣势和市场经济理念所引起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6.
陕南红色旅游的发展既有资源、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资源保护缺失、配套设施滞后等方面的劣势;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陕南红色旅游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制定、特色凝练、设施完善、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陕南红色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生态敏感脆弱,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制约。系统剖析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工业与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张力,而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保护可实现内在良性耦合。为规避资源陷阱风险并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作为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协同的关键路径。通过生态资源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生态化整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高质量转换。但是,甘南州生态旅游还需从警惕旅游活动无序蔓延、重视农牧民参与和突显旅游地域特色三个方面发力,以实现持续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工业文明造成的发展悖论与发展困境,催生了人类文明范式的转型与生态文明新发展观的形成。生态文明既是对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共同建构,也是对社会文明与人本身双向发展要求的内在契合。作为生态文明承担主体的人,其自身的生态化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支撑。通过文化创新,以确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新规范,形成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机制,进而促进生存方式的变革和生态社会力的建构,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只有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才能实现该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目标。基于2010—2019年黄河三角洲6个地市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耦合协调度,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研究发现:从生态保护层面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水平呈先升后降状态;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层面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呈波动上升态势;从耦合协调关系层面看,整体呈缓慢增长状态,且各地耦合协调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度,既要加快建立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促进区域内各级政府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又要提升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构建协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南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融入到关中—天水经济区,接受辐射,互动发展,对陕南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陕南三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决定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中大有可为。两地应通过建立互动合作机制,提前布局互动规划,搞好利益协调,大力改善物流条件,科学实施产业转移,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积极搭建互动平台等措施,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互动、商品与市场互动、旅游与文化互动、技术与人才互动以及自然资源互动。  相似文献   

11.
陕南菜历史悠久,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决定了陕南菜肴不可多得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开发陕南菜肴,对陕菜的振兴及经济的发展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的客观条件和动力因素入手,全面探索了导致近代陕南城镇发展变迁缓慢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当前如何加快陕南区域城镇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3.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时代社区教育急需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型,实现内涵式发展,"点·线·面·体"发展策略意在探究"聚焦为点、连点为线、织线为面、拓面为体"的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和实现策略,深入剖析发展策略的内涵要义与操作要领,并重点在品牌项目、实验示范、学习型组织、平台资源、组织网络等社区教育五大重点领域作出应用探究,对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均衡、优质、创新发展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滑坡、泥石流、崩塌易发区20多个,面积约12.5×104km2,占全省面积的60.8%,对陕西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主要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分析,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一定客观依据,并针对这些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减少地质灾害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百余年间,陕南地区得汉江舟楫之利,汉白公路之便,加之政府和当地百姓的努力开拓,交通状况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使陕南商品经济有了几度短暂繁荣和发展。通过对汉江流域交通贸易的分析,考察了近代汉江流域水运、公路、航空的发展进程,论证了“商业是交通的先导,交通是商业的基础”的观点,从而为当前陕南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陕北民歌与陕南紫阳民歌中劳动歌曲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和陕南皆为陕西省民歌艺术非常发达的地区,但两地的民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陕北民歌与陕南紫阳民歌中劳动歌曲的比较分析,发现其分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是由两地地域条件和人民生活态度、精神风貌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以陕南2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建立了陕南县域城镇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运用spss17.0和ArcGI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从空间尺度对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发展不均一.针对研究结果,从环境优先,扶持特色城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加快陕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有利于陕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对于周边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断裂点理论计算了西安对陕南的经济辐射力,并与周边其他中心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西安对陕南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大,特别是对商洛的辐射最强,而且西安对陕南经济辐射与陕南三地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因此,应继续改善西安至陕南的交通条件,对陕南投资实行政策倾斜,积极搭建两地经济互动平台,科学推进产业转移,大力促进两地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陕南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因此,必须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有效的承接对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认为,陕南应提前做好生态规划,加大生态型招商宣传力度,争取成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区,应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注重培育生态型产业集群,同时要强化环境问责,落实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陕南以后 ,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初传时期、大发展时期、兴盛时期和从衰落走向复兴时期四个阶段 ,它对陕南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给后代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