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长久以来,我们研究和传授财政科学的人们不确知财政科学中各门学科的对象,财政学和其他财政学科的关系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目前,财政科学中各学科之间以及财政学科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分工不清,相互搅扰;而不少财政学科的内容又停留在简单地陈述旣成的制度、章则和业务手续的低级水平上。所有这些,严格地说,都是和财政科学的对象不明确有关的,实际上,由于对象不明确,就无法摆脱财政科学的教学工作中的混乱现象,并且,研究对象不明确,也不能说不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财政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管理学科和财政学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分离,特别是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或二级类列入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目录之后,划在经济学门类下的财政学科,应当循着“一体两翼”的思路建设和发展,将财政学科建筑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或者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同时,划在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学科,应当以公共财政作为学科建设主线并以此整合各个方面的公共管理活动。无论财政学科,还是公共管理学科,都应当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走学科之间互相融合或综合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政府财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而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则受到一定的财政思想影响。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主线,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从经济学、财政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思想在公共财政、分权、成本分担与多渠道筹资、公平、全面协调发展、法律保障等方面变迁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政学专业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学科,其培养的学生是财政部门的人才基础.然而,由于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改革和大学课程改革,使得财政学专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财政学专业存在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实用性逐渐减小、学生缺少财政实习机会、教师缺乏财政实践经验以及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等等.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就业率对高校财政学专业进行拨款,增加社会学、心理学、危机管理学等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核心课程,聘请财政部门退休人员作为财政学专业教师和改革财政专业教师考核制度,以及高校开设财政部门实习课程.  相似文献   

5.
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与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财政向高校投入了大量的重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笔者从专项资金管理角度出发,以北京市、广东省、辽宁省等情况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与学科建设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将资源配置与学科规划相结合等建议,以期对提高重点学科建设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源配置水平和管理效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陈少晖,1962年11月出生,祖籍福建安溪。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邓子基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学科博士点经济史专业学科带头人,经济史和会计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灵魂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它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表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并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相辅相成,而知识又主要通过教学主阵地—课堂获得,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聚焦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本文以"国家财政"一课教学设计为  相似文献   

8.
一门学科的教学改革关系到该学科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做好学科教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所任教的<财政税收>学科,认为教改不仅是编写教学资料,更应重视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贯彻动态的连续的教改方针,包括更新教材内容;建设习题库、案例库、资料库;丰富教师知识内涵等.  相似文献   

9.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科设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财政学科一直是中财大具有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2月23日,韩国教育部发布《关于2016年度大学人文学科强化项目基本计划的公告》和《大学人文学科强化项目基本计划》,决定从2016年开始实施大学人文学科强化项目。大学人文科学强化项目(Initiative for College of Humanities’Research and Education,简称CORE)由韩国政府给予财政支持,资助由各大学制定的"大学人文学科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学科产生伴随着知识分化,学科地位的高低又与知识分层密不可分,故知识与学科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一种知识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涉及到该科知识有没有分化并在大学得以建制,而一门学科的地位如何,涉及到该种知识的权力大小问题。从教育学知识及其学科权力的形成来看,教育学要真正突显其学科价值,就应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积极投身于大学科系统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探讨教育学的形成以及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形成,相较于就教育学谈教育学学科地位来说,更能说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学科是某一研究领域制度化与建制化的结果。基于学科内涵,成人教育学可被视为一门“形成中的学科”。在未来学科制度化的进程中,成人教育学应在建构学科范式、明晰学科边界、深化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等几方面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学科目录当中,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这种制度安排导致教育学看起来很受重视(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又非常不受重视(只有一个一级学科).在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关于教育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无论知识的生产者还是知识本身彼此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我国高校教育类院系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借鉴经济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有益经验,争取在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时,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教育类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学科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科的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是与学科的知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有联系的非本质属性。基于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应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和学科组织的建设与改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存在对学科建设认识不足,学科总体水平不高,优势特色学科不足,学科队伍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学科经费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学科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提高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优先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积极构建学科体系,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增加经费投入,完善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In the past month, an estimated eight of ten children worldwide have experienced violent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texts in which parents are more likely to use particular disciplinary practices is necessary to reduce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disciplinary practices and beliefs in cross-country analysis of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S) has been limited.Objective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of country-level stressors and household-level economic stressors with disciplinary behaviors and beliefs.Participants and settingUsing Multiple Indicator Cluster Survey data between 2010 and 2013, 231,221 parents from 32 LMICS were included.MethodsThe prevalence of past-month nonviolent discipline, physical discipline,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belief in the utility of physical discipline, and incongruence of 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belief were estimated. Country-level prevalence was regressed on country-level stressors (economic burden, economic inequality, human secur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dividual-level disciplinary practices and beliefs were regressed on household wealth.ResultsCountry-level stressors predicte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discipline use and belief in the utility of physical discipline. Lower household wealth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iolent 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belief. Lower household wealth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using violent discipline, even when the caregiver did not believe in its utility (OR = 1.63 [1.34, 1.98]).ConclusionsDiscipline use and belief in LMICS should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context of salient societal and household stressors.Parental disciplinary beliefs and practices reflect complex interplay with broader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to be defined by monolithic views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7.

The welcome new attention paid to subject teaching should have bridged the old divide between pedagogical and disciplinary research. Bu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ocus on subject, rather than disciplinary communities is part of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what is needed to re-energis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n inclusive new model of disciplinary education based on an engaged community's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Each discipline, it is proposed, will model differently its practices,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ts writing, its community. The model may change received ideas about the focus and central concerns of the discipline, and in modelling disciplinary learning will chang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The model will be discipline specific and, as such, will resist generic and imposed 'skills and outcomes' frameworks. Evolving out of practice, rather than an external agenda, it should link disciplinary and pedagogical research so that they are mutually in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等教育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争议颇多。高等教育能否作为一门学科,应根据历史的经验,参照学科制度化的标准,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名称如何———称为研究领域或是称为"学科",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已处在学科制度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使命与方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在学科体系、学科梯队、学科成果、学科平台及学科反思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谋划学科布局,明确主攻方向,构建学科体系,完善规训制度,创建研究学派。其建设策略是:着眼价值学科,丰满学科事实;着重应用研究,催生学科理论;着力人才培养,彰显学科功能;着实合作研究,打造学科精品;着手学科整合,构建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化树 《教育研究》2006,27(4):85-88
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大学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大学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立足创新、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发展应用、扶持新兴的原则,根据大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依托重点学科,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大学的创新能力;改革学科投资模式,发挥投资对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和学科竞争力的作用;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科学管理,注重制度创新,确保学科建设取得良好的效益;构建检查评估机制,加强学科评估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