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涛 《大观周刊》2012,(23):41-42
毛泽东的一生是破旧立新、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为革命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成伟业。毛泽东青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刻苦努力,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而四处奔走革命,历经千辛万苦而矢志不渝,毛泽东的一生是立志、励志、弘志的一生。毛泽东一生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但在制度建设方面最终没有突破儒家文化的窠臼。以儒家文化的视角解读毛泽东的一生,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序跋■陈福季毛泽东手书:论诗词暨诗手稿毛泽东的一生是戎马倥偬、工作极其繁忙的一生,也是勤学不倦苦读为文的一生,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生与书与书的序跋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毛泽东的全集至今尚未编辑出版,他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序跋,现在尚无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与水相伴。他自解: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我自欲为江海客。伟人一生热爱大海,关注大海,激情澎湃的心潮随同大海的波涛一道起伏,毕生关注着人民海军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多重魅力的历史伟人,从他一生的言行中我们无不深刻感受到他对我党我军保密工作的重视和巨大贡献。认真研究毛泽东保密思想,积极学习毛泽东创造的保密办法和经验,对于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防间保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和部队又快又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舆论宣传大师和新闻战士。虽然毛泽东一生当中亲自创办的报纸并不多,但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时,也领导着中国的新闻事业。他一生写作并修改了大量的消息和评论文章,并对各个时期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引领2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群众观是对毛泽东半个世纪新闻工作思想的提炼,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参与或领导创办了十几个图书馆,将其视为一位图书馆实践家并不为过。2013年12月26日,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他老人家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笔者梳理总结了他一生领导或参与创办的几个主要图书馆,以期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付世魁 《中国档案》2023,(12):24-25
<正>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庭和个人生活与党的事业发展、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贡献一切,但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家教家风方面堪称典范。毛泽东生在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母亲文素勤忠厚善良、勤劳淳朴的品德对毛泽东影响很深。毛泽东曾在给好友的信中说,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位优秀的旅游爱好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热爱旅游活动,并积极参加旅游实践。旅游已成为毛泽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实践的重要有机组合体,这对毛泽东以后的革命成长和革命胸怀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将对毛泽东的旅游观和他的旅行经历等内容作一述评。一、毛泽东的旅游经历毛泽东一生有着丰富的旅游经历,并酷爱旅游活动。他的旅游实践以其早期青年旅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是博览群书的学者,是读报办报的先驱.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报纸、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共和国的报刊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我国报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一生.  相似文献   

11.
他曾给毛泽东和蒋介石写信.呼吁推行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至死与简化字相伴.一生在大时代中蹉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抓紧时间读书.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为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留下了丰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丰富多采的毛泽东新闻思想。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  相似文献   

14.
老新闻工作者龚志聪的《毛泽东新闻标题研究》一文是他最近研究的新成果。毛泽东同志一生撰写了不少新闻作品,许多篇目为大家所熟知。然而,专门研究毛泽东制作标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很少见的,读了此篇文章,会对我们如何作好新闻标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多重魅力的历史伟人,从他一生的言行中我们无不深刻感受到他对我党我军保密工作的重视和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郑保卫 《青年记者》2023,(23):50-58
本文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一生报刊活动的主要经历,指出毛泽东的报刊活动为成就其革命一生的宏伟事业、奠定其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培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推动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中国化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和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汪志新 《军事记者》2013,(11):60-61
毛泽东一生文韬武略,在军事、政治、文学、艺术领域均智识非凡。他的“毛体”书法笔力雄浑、独树一帜.冠杰古今。毛泽东又痴迷新闻与报业,对记者和报人有着天然好感。他为百余家报刊挥毫题写报刊名.演绎了许多佳闻轶事。如今.这少则二三字、多则五六字的伟人手迹.已成为收藏家追逐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称赵超构的评论和杂有高度平民性。说他是平民评论家,平民代言人。这里作为“之一”的1944年访问延安,对于他是极为重要的。他初次结识了毛泽东,写出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得到毛泽东的赞赏。此事影响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既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还亲自创办过图书馆,更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图书馆事业的最高领导者.文章从图书馆之于毛泽东和毛泽东之于图书馆两个向度对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关系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三座大山     
毛泽东概括自己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全国政权。第二件事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对此,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有不同见解,他将毛泽东的一生概括为:“第一件大事是,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二件大事是,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努力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里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旧中国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